繼出口連七月衰退,近日外銷訂單更出現連五月負成長,金額年減八.三%,今年經濟成長的前景也更加難以樂觀。其實這只是坐實了我們多年來的憂慮:由於中國大陸執意關閉世界工廠,數年來劍及履及的努力終底於成。這不僅抽走大陸的主要成長引擎,周邊與世界工廠緊密連動的國家,如我國與南韓都大受衝擊;尤其台灣二十年來身為世界工廠主要原材料零組件供應者,其衝擊格外猛烈。最直接的指標,就是對大陸市場出口劇降,拖累整體出口衰退,南韓如是,台灣尤為慘烈。連七月出口衰退時,還有人樂觀期待第三季即可扭轉回正;如今外銷訂單負成長八.三%鐵證如山,自欺欺人的樂觀看法不攻自破。問題是,向恃出口為成長引擎的台灣,又要如何跳出泥淖?深心憂慮台灣經濟困境的央行總裁竭盡所能力挽狂瀾;因此當美元大漲、韓圜大貶,也採取「防禦性貶值」,台幣一日貶值二.七六角,逼近三十三元大關。但央行也直言不諱,不應以貶值為救出口的唯一手段。然而盱衡時局,除了貶值,主政者眼前究竟還有什麼對策?二十餘年來台灣出口高度集中於大陸的世界工廠,台灣經濟成長的動力也幾乎全部繫於對其出超的高速增長,因而一旦世界工廠關閉,立刻陷入萬丈深淵。其實數十年前即有學者諄諄告誡,李、陳等主政者更以戒急用忍、積極管理等力圖阻攔,孰料形勢比人強,愈是阻攔,依賴日甚。古有明訓,疏導勝於圍堵,大禹治水即知是理。但知易行難,情勢日益險峻,疏導未有寸功。如今大禍臨頭,的確除了貶值之外,要趕快另謀出路。出路之一,就是早日連結下一個世界工廠。東協整合腳步加快,其中越南挾人口、地利等優勢,接班之勢日趨明顯。尤其「五一三暴動」之後,朝野對台有愧疚之情;若趁此時機,整合國內外尤其大陸台商,運用金融機構浮濫資金,台越共同開發上千公頃加工出口區,援用台灣及廣東經濟特區成功策略,或可儘早開一扇窗,為台灣出口打一劑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