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持續出現併購潮,但能否真正繳出亮麗成績單需要持續關注。與此同時,中國將全力推動十三五,計畫在人民幣匯改及經濟結構的轉型等操作中,朝向與美國並駕齊驅。國際市場持續動盪,無論是產業界或各國央行政策都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上周三(十月二十一日),中國拋出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達到人民幣一○五五億元(約新台幣五千四百億元),為中國期的資金寬鬆融通操作開始;周四,歐洲央行又釋出不排除在十二月底之前加大歐元區量化寬鬆的規模。再來,周五陸股收盤後,中國人行宣布降息一碼、降準二碼並且定向降準二碼,讓全球原本已經了無生氣的市場受到激勵,全球股市皆呈現大幅度向上噴出走勢,卻也造成了美國聯準會的類升息效果,美元指數持續攀高。併購灌營收 威朗如恩隆翻版先前美國企業已經表示強勢美元造成獲利侵蝕的現象,預估在這樣的反應之後將更加嚴重,而過去領先全球反彈的新興市場,受短期資金流入所帶動的反彈是否會因資金再次流出而呈現回檔,都將是接下來持續觀察的重點。雖然全球股市都出現強勢反彈,不過背後卻有基本面風險的陰影逐漸靠近。過去堪稱是對沖基金金童的金牌操盤人─艾克曼(William Ackman),卻在操作上遇到了企業風險而陰溝裡翻船,旗下基金持股最大部位的生技公司威朗(Valeant),因為被專門放空的研究公司Citron出具報告指控涉嫌透過假交易浮報營收,與當年的恩隆(Enron)手法如出一轍。這家公司過去三年多以來透過不斷的併購方式,市值從二百億美元成長到九百億美元,如此驚人的成長方式的確少見,這次的研究報告卻點出了透過併購來灌營收的模式,其實是不堪一擊的。簡單的以財報營收來看,也難怪會讓人懷疑,看看這幾年威朗的市值變成九百億美元的過程中,其EPS的成長相對有限,甚至還有賠錢的,股價卻持續因併購走揚,沒有看到併購之後獲利出現所謂的「綜效」,簡單說就是沒什麼賺錢,只是因為規模變大股價就漲。而太過於虛浮的財報就成為市場禿鷹狙擊的目標,其基本面的營運的確有疑慮。這只是有被禿鷹狙擊的其中一家,其他各產業現在都持續出現併購潮,但能否真正繳出亮麗成績單需要持續關注,然而這樣的時間差就足以讓「有心人」在股價上上下其手。更何況美國企業今年以來對於強勢美元以及企業的邊際獲利無法再次提升而開始陷入衰退危機,如今以併購方式企圖延緩企業因營運衰退而導致的股價下跌,也開始在投資市場中吃癟。雖說目前美國仍維持低利率的資金寬鬆環境,美國本土銀行卻已吃不消,一旦聯準會宣布開始緊縮,過去自恃寬鬆資金而做出無益於企業的各項投資決策可能都將一一面臨資金壓力,只要出現缺口,席捲美國企業界的將是比金融海嘯規模更大的危機。全球五大央行的利率政策本來就得因應各國不同情況讓利率有所升降,而非一味地同向表態,這次歐洲央行與人民銀行同時做出降息的決策,勢必讓美國聯準會面臨升息壓力。與此同時,美國的經濟數據與財報又突然傳出好消息,是否暗示美國年底前升息將不會有所改變?無論如何,美國企業庫存天數增加,邊際獲利持續下滑是不爭的事實,當全球又已陷入「凱因斯流動性陷阱」的同時,其實泡沫破裂風險將是一觸即發。全球失序 中國實則亂中有序另外,中國的五中全會更是全球注目,其中焦點放在「十三五計畫」的推行方向,且因為過去一季以來,中國經濟數據的變化牽動著各大經濟體的政策制定及產業前景,中國五中全會後所拋出的產業調整方向就值得觀察。十三五計畫初步規劃出的十大任務有:一、保持經濟增長;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三、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五、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六、改革體制機制;七、推動協調發展;八、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九、保障和改善民生;十、推進扶貧開發。這些項目主要目的都在穩增長,也就是穩住中國未來至少五年的經濟成長率目標六.五%,其中的生態文明建設首度被加到五年計畫,主要是將過去的環保建設再次升級,將地方層級的建設昇華到全國各地。可以發現,相較於十二五,除了生態文明建設之外,並沒有出現太多與產業相關的規劃,簡單來說,大部分的項目都在持續執行十二五計畫中的項目,包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農業以及改善民生等都是延續十二五的產業改革項目而來,其中在調整產業結構以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指的是十二五所規劃出來的七大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業以及新材料等,由過去以房地產、金融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而為七大新興產業,且在經濟發展方式,由過去以出口為導向轉而成為以內需為導向的經濟體,這兩項最主要關係中國大陸在未來發展的政策,在十三五計畫中將持續進行。推動十三五 與美國並肩齊步在十三五計畫中最重要的發展項目,已經不再是加入新產業創造經濟數據,因為十二五的新興產業早已把所有中國所需發展的產業一次規劃到位,到目前為止都朝著發展目標前進,無論是透過併購、入股還是引進外資,都可以明顯發現中國的新興產業持續蓬勃發展中,半導體、消費性電子產業或網路創新等在過去一年多快速崛起,且在全球占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接下來中國的目標,將是透過已高度發展的產業將觸角伸向國際,讓中國在全球占有與美國並駕齊驅的地位,這次習近平訪英所帶給英國超過四百億英鎊的商機,就是以中國產業實力為主要手段,最後竟然還提到要將中國一○%的外匯存底換為英鎊,其拉攏企圖之明顯,可見一斑。至於中國將以出口轉而為內需導向,除了本身的確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外,過去美國透過有計畫的貿易手段讓美國呈現長期的貿易逆差,因而向全球輸出美元,使美元成為全球計價的主要貨幣,現在中國也開始想要仿效,因此無論是在人民幣的匯改、中國的原物料交易所以及經濟結構的轉型等,無一不具有全球戰略思考的意涵。台股會不會出現資金排擠效用?在這過程中,要把內需市場結構打穩,就不得不透過各地政府,甚至推動中國城市群聚落,試圖再次將「十一五計畫」中的「打破行政區劃侷限,促進生產要素區域間自由流動」這個發展重點更進一步昇華,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出現六大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環渤海以及津京冀等,其GDP已經占超過中國一半以上,甚至有城市的經濟產出水準早已超過歐美的主要城市群,中國大陸要轉型就還得靠城市群的持續崛起,這年頭不只是產業要打群架,城市更是要圍毆才能得勝。以上包括資金面的寬鬆持續(歐元區宣示加碼QE以及中國降息、降準),以及未來中國大陸在產業轉型時的基本面利多,對台灣有什麼樣的助益?就資金面而言,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提到九月份外資已經從淨匯出轉為淨匯入,在證券劃撥餘額的九月數字中也看到增加,再者,央行發布的M1B及M2在睽違了三十五個月之後,又再次出現黃金交叉,都在在顯示出國內資金動態開始明顯恢復,同時,大盤也已經從七二○○點漲到八七○○點附近,未來到底該如何看待台股?過去台股加入新興市場資金行情,拉出一波強勢反彈,主要建立在美國聯準會不升息的預期之中;然而現在中國及歐元區的寬鬆卻間接營造出了「類升息」效果,美元指數出現強漲,接下來美元的強勢將會吸引資金回流,或是投入資金寬鬆的市場,對於過去反彈的新興市場而言恐怕將出現一股資金排擠作用,對於台股恐怕並不是好事!大戶法人獲利三部曲現在的散戶歸隊已經開始出現較為明朗化的跡象,對照過去只有外資、投信以及大戶的市場來說,開始出現一些轉變,前兩個月因為只有大戶在場內,而成交量維持不到千億,對於大戶而言只能在拉高之後,撐在高檔,設法讓散戶認為這波反彈強到可以轉為回升。這第一步,場內大戶們操作得極為成功,甚至讓月、季線再次出現黃金交叉且同時翻揚向上,形成中線轉多訊號,然後看到散戶信心開始逐漸升溫。第二步,就是再次利用國際利多行情拉高股價,將先前獲利的部位開始逐步調節,預估這段過程將會持續到總統大選結束,屆時籌碼應該有大部分都流到散戶手裡。第三步就是期貨開始轉倉空單,並利用手中所剩籌碼開始向下出貨,讓手中籌碼出清並透過指數的下跌在期指獲利。以上就是大戶法人在台股獲利三部曲,讀者應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