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G市場的發展一直不是很順利,除了龐大的投資金額外,「假3G」及「虛胖」耳語也不斷地在業界發酵。使得電信三雄最近在3G的發展策略也出現差異,除中華電信仍積極投入外,遠傳及台灣大則相繼「停看聽」,減縮預算,靜候整體大環境明朗後,再進軍市場。然而根據工研院IEK分析指出, 3G服務今年已經正式起飛,目前全球3G用戶數已超過2億,其中WCDMA系統用戶數更超過3,000萬,成長速度極快。環顧各手機業者也莫不摩拳擦掌,不管在系統整合、產品設計還是專屬執照的申請,努力卡位,唯恐錯過最佳時機,無法在未來通訊市場擁有戰略制高點。
#@1@#全球手機隨著市場的飽和,成長力道已於2004年趨緩,但3G服務興起下所帶動的革新,決不是彩色手機、數位相機手機與摺疊手機在機型上變換所能相提並論的,3G所帶來的一種全新的通訊方式,它甚至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娛樂型態,成為繼網路後,另一項科技里程碑。根據統計目前全球共推出多達186款的WCDMA系統的3G手機,當中的 NEC上半年就占了總銷量的20%,諾基亞上半年則是以14%成為銷售亞軍,摩托羅拉、LG各以13%並列第3。IDC的調查結果也表示,雖然目前全球3G手機出貨量僅占全球手機10%,但在電信業者、手機廠商持續推動下,未來全球3G手機出貨量可望快速成長。2005年全球3G手機出貨量將達0.79億支,占全球手機出貨比重約10%,至2009年將達3.42億支;其中2005~2009年全球3G手機出貨量CAGR高達44%,遠高於全球時手機出貨成長率的5.2%。
#@1@#2005年對於歐洲的行動電話市場來說,的確是另外一個分界點,隨著3G服務的逐漸普及,消費者對多媒體內容的要求將日漸增加,並對作業系統及使用者介面要求更高.不在像以前一樣,換機只看外觀美醜,而是強調有無3G功能,IDC並預估今年歐洲3G普及率將達13%。但歐洲的3G發展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順利,2003年西歐的3G手機出貨量只占整體手機出貨量1%,進入2004年後,由於預期聖誕節開始提供3G服務,使得相當多的手機用戶,藉此升級或訂定新的合約,因此市占率已提升至6%,雖然在整體市場來看仍是少數,但真正令人訝異的是高達6倍速成長曲線。這主要都是歸功歐洲手機業者,在3G作業系統與介面軟體的積極研發與整合,就目前市場了解,主要的系統可以分為Symbian、Series 60、Windows Mobile與PalmSource3種,而採用Symbian與Series60的Nokia 6630,與採用Windows Mobile的Orange SPV C50更是市場熱銷的寵兒。面對歐洲3G手機市場,IDC更預言一旦市占率突破10%之後,3G手機將形成一股力量,迫使服務業者甚至手機廠商會更加專注在經營3G手機的服務.一方面3G將帶來市場重新洗牌的機會,另外一方面,3G所帶來的營收將超越其出貨量所占的比例,成為相關通訊業者的金雞母。
#@1@#從2004年開始,3G是亞洲地區推動無線產業的另一項重點。儘管業界普遍不看好,但3G系統的建置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像是亞太行動寬頻電信公司(APBW)在2003年7月底正式啟動了CDMA2000 1x網路商用化服務;而中國大陸則在同年度完成了第1階段W-CDMA、CDMA2000和TD-SCDMA 3種標準的3G手機,在模擬環境中的手機對網路設備的點對點測試。不過,目前在亞洲地區,真正啟用3G系統的地區仍在少數,目前為止的階段測試還是著重在各廠商之設備和終端的互通作業性、穩定性、成熟性和相容性。面對全球3G熱,兩岸打得算盤似乎各有不同。幾年前,台灣電信業者為了搶占先機,競相搶標第3代行動通訊系統3G,不惜耗費鉅資申請的3G執照,但時至今日,除了亞太行動寬頻已於2003年中營運,其餘各家都宕延在最近陸續開台,可以說是拖到開台時效限制的最後一刻。除了說3G目前在內容服務上,找不到吸引客戶的誘因外,繼續燒錢下去的做技術成長與系統整合,也是業者心中的痛。台灣大財務長鄭慧明就曾表示,現實的3G環境就是手機價格太貴,各家實際持有3G手機用戶均呈現偏低,因此系統業者在3G的資本支出及手機補貼上謹慎不無道理,沒必要浪費資源。且現階段各家業者在3G用戶數字上的競賽,已經變成造假的口水戰,只是發放3G SIM卡就能算3G用戶的定義也過於鬆散,必須以同時持有3G手機的用戶數來看待。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也表示,台灣手機市場卻因3G手機價位偏高,消費者預期產品仍會降價的心理因素影響,3G手機銷售並不如預期。同樣地,中國大陸也正面臨該用哪一種3G通訊標準、業者技術成熟度、市場消費力與執照專利金收取等問題,陷入3G發展僵局。不可否認,中國政府的確很希望扶持3G興起,根據中國信產部的研究指出,2005年3G用戶數將可達到1,310萬戶,雖然只占整年中國手機用戶數的3%,但2006年之後,中國3G每年都將快速成長,至2010年時,3G用戶數將可達2.66億戶。但目前中國真正有實力發展3G服務的只有4家,且技術面上並未完全成熟,偏偏中國政府又希望可以藉由3G強迫他們整合,提升技術層次,徒增業者困擾。此外,目前中國3G共有WCDMA、CDMA 2000以及TD-SCDMA 3種標準,最後到底要採取哪一種,迄今仍無定論;再加上中國政府對於3G權利金看得很重,並以嚴格規定國外廠商進入中國市場,因此中國想要如期完成3G工程,應該也是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
#@1@#為什麼3G會出現這麼大的發展落差和困難呢?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3G當初發展的時候,通訊標準並沒有統一,另一個就是新無限傳輸技術的興起。為何有不同的3G無線通訊標準?當初是為了因應全球在不同技術、開放頻譜與市場的現有情況下,如果通訊標準硬要統一看齊,恐怕會造成更大的反彈,所以只好考慮各別市場與業者的需求制定標準,並希望未來可以創造一個全球互通的環境,以支援日趨成長的各種服務,符合使用者的期待來推動市場持續的成長。但這樣良善的科技發展立意,放到以商業邏輯主導,贏者全拿的現實環境,就造成今日各家業者互不相讓的局面,終究大家可是投入了千萬美金的研發經費,當然不能輕易說放手。其實只要考量到基於商業利益,業者當然希望能研發出以原先系統為基準,自由移轉至3G的理想途徑,因此在現有頻譜配置以及新增頻譜配置上,想要將各有計算的業者不同的技術需求納入制定標準考量,就知道有麻煩了。因此,目前國際電信聯盟 ( ITU )希望透過第3代行動通訊夥伴合作計畫 (3GPP 和 3GPP2 ) 的產生,找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最大公約數,透過國際或地區標準制定組織的合作,因應市場需求,共同制定具備開放性且全球相容的規格。而3G除了先天不良外,後天也失調,在無限通訊的領域中,出現WiMax這樣的勁敵。其實3G最早的發展就是希望解決2G頻寬不足的問題,希望有較好的頻寬環境來發展行動商務,也就是說如果有人發展出比3G更大頻寬、更長傳輸距離、更省錢、更快速的通訊方式,那3G就沒戲唱了。偏偏英特爾研發出比3G更具市場競爭力的WiMax。
#@1@#首先,WiMax的傳輸速度就比3G快上數十倍,WiMax資料傳輸速度為50-100Mbit/秒,而3G只有1-2Mbit/秒,還要視不同系統而定;而WiMax的基地台可以提供的傳輸距離,可高達30~50公里的連線範圍,3G卻只能提供5~10公里,而且二者的投資金額更是天差地遠,因此面對WiMax系統的興起,3G實在很難找到繼續下去的理由,也難怪台灣的業者對於3G市場會抱持如此冷淡的態度。最後,空洞乏味的3G服務內容,也是一大致命傷!以日本市場為例,i-Mode 早在2.5G時代(GPRS)行動商務就已相當風行,原因無他,不過是人們需要它的行動內容服務罷了,再加上 i-Mode 與內容業者的合作機制策略得當,一時之間造就各種包羅萬象的內容服務百家爭鳴,適時地滿足各樣的消費者需求。但3G目前可以提供消費者怎樣的服務,卻無人能知,連帶地影響民眾願意購買高價3G手機,進入3G市場的意願。BOX1──什麼是WCDMA系統?WCDMA是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無線傳輸技術的一種。適合高速數據傳輸,可以支援384Kbps到2Mbps不等的資料傳輸速率,在低速或是室內的狀態下,則可提供高達2Mbps的傳輸速率,就算在高速行動的狀態,也可以提供384Kbps的傳輸速率。 而且WCDMA包含電路交換和分封交換的服務,因此,消費者可以同時利用交換方式接聽電話,然後以分封交換方式存取網際網路,提昇行動電話的使用效率。在費用方面,WCDMA因為是藉分封交換的技術,所以網路使用的費用不是以撥接的時間計算,而是以消費者的資料傳輸量來定。 BOX2──什麼是3G?3G就是第三代行動通訊的簡稱。它是一種新興的無線通訊技術,可即時高速擷取網際網路服務,增進並擴大我們日常生活的機動性。提供我們隨時隨地高速上網,擷取內容豐富的休閒娛樂、查詢資訊及從事行動電子商務,無須只靠個人電腦、家庭電腦或電視機才能享有這些服務。3G 也可將現代商業不可或缺的服務項目賦予機動能力:例如網際網路與企業網路的資料擷取、視訊會議以及互動式應用程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