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架勢十足地,出現在工業電腦龍頭大廠──研華(2395)的經銷商大會上,宣布兩強合作的訊息;一個多月後,施崇棠吃下戴爾電腦的大訂單,被迫處理分家問題。施崇棠深黯動物哲學,先後以巨獅、銀豹、金鵝與常山蛇,一路帶領華碩由一家單純生產主機板產品的廠商,多角化的向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手機到網路通訊產業發展。趁著今年鴻海(2317)郭台銘併購火力暫歇,施崇棠突然展開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是與研華策略聯盟,再以股權交換的方式吃下網通廠亞旭(2366)。
#@1@#在這場研華的經銷商大會上,施崇棠幾乎是用主人的身分,喊出華碩和研華是雙磐石品牌,更要以華碩同規格的精實標準打造研華。然而,就在一個月之後,外資法人圈突然傳出,華碩獲得來自全球最大電腦廠商──戴爾的筆記型電腦大訂單,這也是戴爾的老闆麥克.戴爾,在台灣選出的第4家代工夥伴,喜從天降的華碩,是否因此一帆風順,可以藉此超越最大競爭對手鴻海郭台銘呢?但答案似乎並非如此。俗話說得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施崇棠想要從麥克.戴爾手上接獲每年超過300萬台的筆記型電腦訂單,勢必要付出代價才行;因為,按照過去戴爾挑選合作夥伴的慣例,就是向來不允許代工夥伴擁有自有品牌,專門研究電腦產業的美商高盛亞太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金文衡就認為,一旦戴爾決定要挑選華碩當夥伴,就勢必加速華碩組織調整的速度。其實當年戴爾也要把訂單下給宏碁(2353),宏碁隔年初就成立DMS(design & manufacture service)部門,也就是2002年2月成立的緯創前身,來避免與宏碁品牌業務衝突。
#@1@#其實,日前施崇棠在接受倫敦《金融時報》專訪時,就曾經坦言客戶給他的壓力極大,因此他也訂下了3年內分家的時間表,將一舉解決代工與品牌的衝突問題,當年宏碁解不開的難題,華碩同樣闖過不易。因為,當年宏碁就是因為IBM的大舉抽單,迫使宏碁必須處理分家問題。施崇棠一向精打算盤,心中早有定見。其實,早在3年前,華碩內部就已經完成所謂的虛擬分割,其中,主機板品牌的部分,是由資深副總沈振來領軍,代工部分則交給程建中,筆記型電腦的品牌部分則交給了葉嗣平掌舵,至於專門負責承接新力、惠普等筆記型電腦代工訂單的威碩,則是由來自於緯創的搶單老手鄭定群操刀,如果,再加上目前併入後的亞旭,所形成的網通事業,以及施崇棠最重視的手機製造部門——兆碩,未來3年之內,華碩的製造部門確實會變得相當龐大,的確會擠壓到品牌接單。
#@1@#然而,一旦接下了戴爾訂單,施崇棠勢必要加速華碩分割的腳步,但以未來一到兩年內,華碩在代工與品牌上的規模,究竟有沒有實力對抗筆記型電腦代工雙強廣達(2382)、仁寶(2324),甚至是台灣電腦品牌之寶的宏碁呢?就以代工訂單來看,華碩今年承接筆記型電腦代工訂單的數量,大概在300萬台左右,就算明年或後年能夠接下戴爾訂單,規模也不過500萬台上下,不但與龍頭廣達與二哥仁寶,明年至少2,000萬台以及1,500萬台的數量相較,成本上根本無法比,就算與排名第3、第4的緯創與英業達,分別高達千萬台的代工數量,也有相當大的差距;如果,林百里、陳瑞聰不想讓施崇棠因此坐大,威脅到自己的江山,選擇硬著頭皮殺價搶單,施崇棠過去一向強調獲利的華碩,面對股東們的強烈質疑,仍將是一大考驗。另外,從品牌業務上來看,雖然華碩在台灣筆記型電腦市場擊敗了宏碁,奪下王者寶座。但是台灣畢竟只是一個一年百萬台左右的市場,就算全部吃下,也根本無法在全球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華碩想要在全球市場衝出市占率,品牌戰線勢必要拉長,而施崇棠的首要目標,當然是離台灣最近的大陸市場。因此,在過去的兩年之內,施崇棠已經陸續派出台灣地區的品牌事業高手,先後登陸布局,但成果依舊有限,以今年來說,華碩在大陸的筆記型電腦排名,還在10名左右掙扎,因此,華碩想要在3年內,在全球品牌市場打出一片天的難度,實在太高,而日前在宏碁的法說會上,董事長王振堂,已經喊出兩年內,要讓宏碁在全球個人電腦的出貨量超越2,500萬台,其中,有1,500萬台是筆記型電腦,與華碩目前筆記型電腦品牌事業一年銷售不到100萬的數量相較,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1@#然而,華碩想要分家,另外有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而且是任何一家品牌與代工並存的公司最深層而且影響深遠的難題,那就是內部文化衝突與管理的複雜度,因為品牌經營要求創新與創意,容許各種火花的激盪。反觀代工業務則是要求軍事化管理,要求完全不能出錯,按照客戶要求確實執行。而且品牌經營先期都是鉅額投資,反觀代工的獲利雖然微薄,但始終還算穩定。一個公司如果是個人,這樣的結構,就像是一個有雙重人格的人,到底重視哪一邊,將永遠在心中掙扎。而這也剛好是,當年宏碁與被迫面臨分家的原因,也是目前廣達、仁寶等代工廠,就算有心經營手機自有品牌,但也不敢觸碰筆記型電腦品牌經營的癥結所在。
#@1@#此外,在衝刺全球品牌業務之時,施崇棠另一個頭痛問題,就是華碩目前最欠缺來自國際的人才,像宏碁當年吃下德州儀器筆記電腦部門,雖然虧損連連,但是卻因為找到了蘭奇這位業務大將,才讓宏碁在代工、品牌分家之後,人才得以發揮戰力。雖然施崇棠在過去的兩年之內,頻頻擴張招攬人才,還找來外資投資天后──蘇艷雪加盟,讓人耳目一新,但是始終沒有看到不同國籍的跨國性人才,在華碩組織中崛起。這樣以華人管理者為主的品牌,想要攻占全球市場,絕對是施崇棠提出分割計畫前的最大挑戰;因此,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之內,華碩是否會循著宏碁買下德州儀器筆記型電腦部門,或是像明基(2352)吃下西門子手機部門一樣的模式,造成全球資訊業的大地震,所有的投資人睜大著眼睛,仔細地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