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卸任的行政院長張善政拍板定案,有條件開放Apple Pay等國際行動支付來台,官方要求Apple Pay不要只綁VISA或MASTER等國外信用卡,也要讓國內金融卡與悠遊卡等支付工具上線,且必須在國內辦理清算,將稅收與數據資料留在台灣。這是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的新里程碑,卻也會為台灣金融市場帶來大震撼,讓低利率甚至是負利率環境下的金融業面臨競爭與轉型的壓力。首先,我們要釐清的是Apple Pay是信用卡的替代工具,它與支付寶等取代現金支付的工具性質不同。其次是台灣的銀行不但要分拆手續費,還要承擔大額系統建置成本,引入早期恐怕是弊大於利。再是Apple Pay一旦進入台灣,Google、Samsung等大廠也會積極探路登台,屆時不只是台灣金融業,就連電信市場也會大大受到衝擊。國內行動支付由於各家業者自立山頭,終端設備難以相容,造成商家的困擾。但Apple Pay沿用Visa payWave、MasterCard PayPass感應讀卡機,省下Apple和商家的麻煩。真正讓金融業者害怕的是Apple Pay掌握「會員資料」、「交易資料」、「接觸點」,就掌握了行銷籌碼,除了金融業與通信業,恐怕整體商業領域的遊戲規則都要被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