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推出的自動駕駛汽車今年以來陸續傳出車禍事件,尤其是五月七日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的首例死亡車禍,使特斯拉引以為傲的自動駕駛技術受到不少質疑,而七月二十九日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大廠Mobileye發出聲明,將終止與特斯拉的合作,更引起市場疑慮。智慧車趨勢無法擋 影像辨識至關重要然而,邁向物聯網時代,智慧汽車可說是萬物互聯的最佳實現載體,自動駕駛是終極目標,這個趨勢已然形成,正在汽車產業引發新一輪的變革,只是何時達成的問題。ADAS是實現的第一步,國際知名品牌車廠無一缺席,Mobileye即使終止與特斯拉合作,與其他車廠的合作仍在持續,通用汽車是最大客戶。截至二○一五年,配套有ADAS的車廠包括AUDI、BMW、BENZ、VOLVO、TOYOTA、MAZDA、FORD等。自動駕駛的夢想要成真,概念上是讓汽車擁有眼睛與頭腦,從眼睛看到的行車道路影像,轉換訊號回傳給駕駛程式判斷,進而下達指令,諸如煞車、加速或減速、調整方向等。而在ADAS中,辨識精準的車用影像辨識技術,就是汽車的雙眼。車輛中心(ARTC)指出,ADAS的運作分為三個子系統:感測層、決策層及作動層。其中影像辨識技術在感測層中,主要用於辨識車輛周遭環境影像,效果比雷達偵測更直觀而準確;決策層中,由影像辨識晶片將拍到的影像處理後提供ADAS進行判斷;作動層將依據決策層判斷結果來啟動自動煞車等相關功能。特斯拉在美國發生的首例自駕車死亡車禍,正是因為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未能辨識出左轉聯結車的側面,導致車輛未能立即自動煞車,直接衝撞卡車輪縫間,而導致駕駛身亡。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有賴ADAS的精進提升,影像辨識技術及系統更為重要。穩定性與成像精準度 市場決勝關鍵影像辨識技術及系統包含光學鏡頭、IR濾鏡、影像感測器及機構外殼。除了光學鏡頭,其中的影像感測器負責感光成像,猶如眼睛的視網膜,現行類型包括CCD(感光耦合元件)和CMOS(互補性氣化金屬半導體),CCD影像品質優於CMOS,但CMOS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以及高整合度的特點,加上影像品質逐漸向CCD拉齊,可以看到CMOS逐漸滲透到車用市場。目前在ADAS當中架構有影像感測器的系統包括碰撞預防系統、夜視系統、偏離車道警示系統、後方碰撞警示系統及適路性車燈系統。車輛中心表示,一般CMOS若未具有清晰的成像品質,難以達到良好的偵測效果。車用感測器不僅決定成像品質,也影響到系統偵測的正確性與能力,攸關車內駕駛與乘客的生命安全。這表示,車用影像感測器的穩定性與成像精準度,將是未來市場決勝的關鍵。而特斯拉多例車禍顯示出的,正是車用影像感測器的龐大未來市場潛力。台廠營運催化劑 影像辨識商機大研究機構IC Insights指出,未來幾年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將促進汽車廠商為自家車輛產品導入更多CMOS影像感測器,預估CMOS影像感測器未來五年(至二○二○年)將以五五%的平均年複合成長率成長至二十二億美元。車用影像辨識系統的相關廠商,包括車王電(1533)、同致(3552)、華晶科(3059)、原相(3227)等。其中車王電包括CCD與CMOS攝像頭模組,同致、華晶科生產CMOS攝像頭模組,原相生產CMOS影像感測器。據指出,CCD影像感測器技術主要由日本廠商掌握,包括Sony、Sharp、Panasonic與Sanyo,而CMOS感測器國內則有原相、銳相、宜霖、泰視等,發展CMOS攝像模組的ADAS上較具有成本優勢。原相憑藉影像辨識發展經驗,切入成長迅速的車聯網領域,從主攻倒車感測器,到車道偏離警示感測、防撞警示感測等,目前已申請車道偏離警示系統感測專利,並開始投入自動計算車輛距離並提出警示或自動減速感測技術研發,預期今年下半年有機會卡位成功。ADAS成長動能可望成為原相長線營運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