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爭取多年下,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在本月初正式生效,人民幣初始權重排在美金、歐元之後,但是超過日圓與英鎊,一舉成為SDR第三大儲備貨幣。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目前在貿易支付、外匯交易、儲備貨幣市場佔比仍然很低,人民幣未來可用來支付石油等進口貨款,打破美元一向主導的貨幣壟斷局面,世界各國外匯儲備更有機會增加人民幣存量,如此一來,人民幣匯率更加穩定,人民幣在國際上的需求逐步提升,國際金融業務操作空間更加廣闊,毋庸置疑。但是,人民幣能否一躍為強勢貨幣,與過去獨霸全球的美元相抗衡?研判還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主要的原因是北京政府對人民幣交易與資本控制一直沒有鬆手,抑制資本外流手段也備受爭議,市場接受度不會一下子大幅上竄。人民幣能否真正國際化,讓全世界願意持有並交易,除了取決於人民幣能否真正自由化之外,還是要看中國經濟的實質表現,如果國企改革、地方債、影子銀行等經濟危機陰影未解除,人民幣入籃恐怕只有助升助貶的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