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冠大樓倒塌因果關係究竟為何?根據台南地檢署起訴書及各方調查資料顯示,維冠大樓建築設計圖說由維冠設計部繪製,再委由建築師鄭進貴、張魁寶擔任設計人及監造人,工地未依法設置工地主任,而鄭進貴、張魁寶建築師也疏於查核;在結構計算上也發生疏失,造成柱、梁構材設計強度不足,以致斷面尺寸及所配鋼筋量減少;林進輝擅自減少梁柱接頭配筋量及改變部分梁柱接合情形,再指示不知情的設計部繪圖員擅改結構圖說,又未重行結構計算;還有媒體討論較多的為增加樓板面積打通隔間牆…等,非一開始大家揣測因土壤液化所造成。維冠大樓早透露出倒塌危險警訊二○一四年八月,當時我出版第一本《挑房FOLLOW ME》,即整理出九二一地震設計與施工不佳所造成建築倒塌的危險因子。二○一六年初二○六地震,維冠大樓倒塌原因,幾乎與書中整理出的九二一建築倒塌危險基因相符,並且整理對照於二○一六年八月出版的《挑房FOLLOW ME 2》,如附表。維冠大樓除了結構立面沒有不規則外,其柱及鋼筋設計過少,所以沒有附表會造成短柱、短梁及梁柱鋼筋設計過密的問題。但在設計、施工上,原來就應用專業避免的危險因子,不幸它都命中了,和九二一地震倒塌建築相較可知,二○六維冠大樓真的可說是重蹈覆轍了!戴雲發的建築安全履歷 降低施工不佳人為因素施工過程因有「人」的變數存在,施工品質就難以掌控。因此我們花了十餘年的時間推廣「建築安全履歷」,使用「鋼筋系統化工法降低人為施工不良率」、「培訓及輔導鋼筋技術士施工品質從源頭做起」雙管齊下,最後再經由第三方查驗、品質觀摩會及拍照存證製作建築安全履歷的方式,達成全民監督,品質更具公信力。「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推動的「建築安全履歷」,對封閉的建築體系及台灣建築文化而言,是一項創新的思維與一大挑戰,如何在這環環相扣的作業過程中有效做到建築安全與品質,能易於被人接受、採用很重要,於是我們研發由工廠在現場組裝的「鋼筋系統化工法」,讓工地第一線施工的工人能簡單輕鬆完成鋼筋綁紮,相較過去靠蠻力辛苦掙錢,自然願意嘗試「改變」。為了讓新的施工方式能實際被接受與執行、品質能達到協會要求,「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輔導上游鋼筋加工廠商、混凝土廠商及鋼筋綁紮技術士,並頒發認證以表該產品或技術符合協會規範。目前已有多家鋼筋加工廠及建設公司合作執行建築安全履歷認證,不少地方政府也認同並積極大力推動,「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推動的「建築安全履歷」儼然已成為建築發展趨勢,未來幾年將快速成長普及化,盼能於下次地震來襲時,避免屋毀人亡的悲劇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