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談貴賓:經建會主委胡勝正、東吳大學教授戴立寧、輔仁大學教授葉銀華每個經濟的成長,都有其景氣循環在。景氣衰退之後,就會變成資本市場的淘汰賽。
#@1@#2001年亞洲四小龍在歷經金融風暴後,台灣與新加坡的經濟呈現負成長,香港也僅有0.5%的成長率,只有南韓仍有3.8%的成長幅度。由於南韓政府持續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經過一番景氣循環洗禮,預估在2006年,韓國的經濟成長率將躍升至亞洲四小龍之首。輔仁大學教授葉銀華分析,在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韓國引進了國際貨幣基金,把它過去矜持的做法全部打掉,要求財閥、大型的集團瘦身,另外也吸引外資,除了對制度進行全盤的改造,也加強公司治理。在資訊的透明度方面,韓國引進了類似美國的企業責任法案;在公司治理制度方面,甚至要求大型公司,外部董事要占一半以上,一定要組成審計委員會,諸如此類的改革使得現在韓國股市,外資購買的股票市值,占整個總市值超過40%以上,股票市場也不斷創新高。
#@1@#韓國的內需市場其實跟台灣一樣很冷,但是韓國在經濟上與中國大陸作緊密的連結,對於經濟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葉銀華舉例,韓國企業以品牌、大型化的規模企業為主,台灣則是中小企業的體質,自有的品牌比較弱,再加上兩岸關係的不穩定,也牽制了台灣的經濟成長。他指出,以韓國的做法作為借鏡,政府扶植大型產業,吸納大量工作機會,在增加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將帶動經濟的成長。葉銀華進一步指出,強化兩岸經貿的合作以及直航,是振興經濟的方法。另外就證券金融方面,政府必須要幫銀行找出路。銀行並不是直接就可以國際化,任何亞洲國家的銀行國際化,都是跟著產業國際化。《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指出,現在台灣股市獲利的前10名的公司的前4大,它的60%的盈餘來自於大陸,政府扶植大型產業起來,但是企業為了提升競爭力,一樣要到彼岸去設廠。「現行法令規定企業對大陸投資只能占淨值的40%,但是利潤60%來自於大陸,這兩個數字相對照,會發現其中詭譎之處。」東吳大學教授戴立寧直指政府無法面對現實,所以浪費了很多資源,也犧牲了效率。
#@1@#針對與韓國相較,台灣有什麼迎頭趕上的方法?戴立寧語重心長地指出,其實我們什麼事情都沒有少做,只是多做了一些。過去所談的經濟是基層建設,但是今天台灣卻把政治當作基層建設,所以當然會影響到經濟!戴教授認為,政府首先要把不該干預的手先放開:「把市場交給市場,一切回歸市場面,然後才能談興利的問題。」經建會主委胡勝正則認同韓國是一個可敬的對手,韓國金融改革的速度的確值得借鏡,胡勝正指出:「快速的應變,經濟成長率就會快速的上升;而台灣做得慢,所以我們上升的速度就比較慢。」為了要提升經濟成長率、降低失業率,不僅朝要正確的方向進行金融改革,金改的速度更是刻不容緩!雖然,再好的公司治理,也不能避免金融犯罪的發生;但是完善的公司治理卻對強化經濟成長的體質有所助益,不但可以減少金融弊案的發生,同時增加外資對台灣市場的信任。(本文內容摘自超視「全民拼理財」節目;由《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主持的財經談話性節目「全民拼理財」,自12月起每周日晚間8點在超視33頻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