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地篇共一千餘字,約佔《孫子兵法》全文六分之一,側重戰略戰術的考慮,不同於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作戰之前,先行分析作戰目標及決戰地區地理形勢,強調造成敵人分離,實施機動與奇襲,以及運用戰場心理,激發士氣,以贏取勝利。<讀友思考題>:戰爭用兵之法的客觀形勢並不只限於地形,請讀友您思考在金融投資(機)獲利經驗的戰略運用有哪些?一.道段:九地用兵之法~戰爭的客觀形勢並不只限於地形。孫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 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諸侯自戰其地者,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為輕地。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 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 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以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圍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是故散地則無戰(爭),輕地則無止(舍),爭地則無攻(擊),交地則無絕(斷), 衢地則合(結)交,重地則掠(資),圮地則(速)行,圍地則謀(生),死地則(決)戰。*勝敵之地~九種從國境內到國境外戰略地形:「散、輕、爭、交、衢、重、圮、圍、死」地。1.境內決戰:散地、輕地~應把握「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2.戰略目標:爭地、交地、衢地~不能單持武力奪取,必佐以外交手段。3.境外決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克服困難。九地篇中將地形分為九種,是以軍隊所處的態勢不同作為劃分標準;闡述的角度則是從深入敵國作戰時,在不同地區,因官兵的心理狀態不同,在軍事政治經濟外交上應採不同作戰原則和處置。二.天段:主客之道~集中攻擊敵方弱點,獲取我方作戰優勢。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 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 敢問:「敵眾(嚴)整而將來(攻),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意指憑恃的利基),則聽(我操控)矣。」兵之情主速,乘(敵)人之不及(反應),由不虞之道(指戰略),攻其所不戒(備)也。凡為客之道(指進軍敵國的兵道),深入則專,主人(指地主的敵人)不克(指很難對抗);掠于饒野(指豐饒的敵境),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 併氣積力(指凝聚士氣,積蘊實力);運兵計謀,為(敵)不可測。投之無所往,死且不(敗)北。死(士)焉不得 士人盡力。兵士甚陷(危境)則不懼,無所往則(軍心)固,深入(敵境)則拘(束),不得已則(戰)鬥。是故其兵不修而戒(指守法),不求而得,不約而親(指歸順),不令而信(指守紀),禁祥去疑(指摒絕祥瑞迷信,除去謠言疑慮),至死無所之。 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指淚濕衣襟),偃臥者涕交頤(指淚流滿面)。投之無所往者,(專)諸、(曹)劌之勇也。 *避免正面進攻強攻可能無濟於事,唯有迂迴側擊方能收效。「山海關」扼滿清南下之「爭地」清太宗六犯明疆,沒有一次做正面攻擊或繞道內蒙,或繞道冀南、魯。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軍事行動貴在神速,乘人不急,攻其不備。主客之道~「主」:國境內地形交戰--內線作戰要訣-各個擊破,在中央位置,面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方向之敵來作戰。「客」:國境外地形用兵--外線作戰要訣-分進合擊,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向,向居中央位置之敵發動攻擊。三.地段:齊勇剛柔一體。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恆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埋輪(使之不動),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形勢)不得已也。*軍隊強大的戰鬥力來源於團結。軍隊宜像「率然」之蛇,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這樣互相接應,互相配合,敵人便沒有辦法。孫武想說的道理,是要讓軍隊齊勇剛柔一體,讓他們同舟共濟,結成榮辱利害的共同體。四.將段:九地將事。將軍之事,(冷)靜以幽(邃),(嚴)正以治。能愚(指蒙蔽)士卒之耳目,使人無知。(更)易其事,(變)革其謀,使人無(透)識;(更)易其居,迂(迴)其途,使人不得慮(指意圖)。帥與之期(指任務),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意指像擊發弩機射出之箭勇於直前); 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于險(境),此謂將軍之事也。九地之變(指九種地形的不同戰略),屈伸之利(指攻守退等的利害得失),人情之理,(將帥)不可不察也。*統帥軍隊的兩大要點: 一是清靜簡易,幽深難測;二是以嚴明公正治理軍隊。九種地勢的靈巧運用,因利制權的機變以及人性本質的法則,都是重要的用兵之道。五.法段: 九地為客之道~領導統御作戰指導。凡為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渙)散。去國越境而師者,絕地也;四達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淺者,輕地也;背固前隘者,圍地也;無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將(統)一其志;輕地,吾將使之(連)屬;爭地,吾將趨其後;交地,吾將謹其守;衢地,吾將固其結(盟);重地,吾將繼其食;圮地,吾將進其途;圍地,吾將塞其闕(口);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戰死)。諸侯之情:圍則禦,不得已(意指無路可退)則鬥,過則從。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九地)不知一,非王霸之兵也。夫王霸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是故,不爭天下之(結)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指戰略意圖),威加於敵,故其城可拔(取),其國可隳(滅)。施無法(意指超越慣例)之(獎)賞,懸無政(指打破常規)之(號)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犯之以(軍)事,勿告以言(意指謀略意圖);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故為兵之事,在順詳敵之意(圖),併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妙)能成事。是故政舉(指作戰)之日,夷關折符(指封鎖關口,銷毀通行證),無通其使(者),厲(謀)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意指做出戰略決策)。敵人開闔(隙),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意指不要輕易約期決戰)。踐墨隨敵(意指破除成規,因敵變化),以決戰事。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