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六年的整合,位於台北市松山區的「永春都更案」,去年被法院判定程序違法而無效,市府雖上訴但遭駁回定讞,已經動工的工程被迫要停工,預估程序重來,大約又要多花一年時間,建商可說欲哭無淚,並讓其他都更案籠罩在悲觀氛圍中。但同樣都更卻兩樣情,位於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與新泰路口的「泰舍至善元」預售案,同樣也是都更案,建商卻只花兩年時間就成功整合一百五十一位地主,日前歡喜舉行動土典禮,就連七家銀行團主管都親自出席動土大典,以示相挺。都更不易 卻爆大量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大台北預計於今(二○一七)年推出的都更案量約一○五○至一一五○億元,若以最低標計,則較去年的六九四億元大增約三五六億元,年增逾五成。在諸多都更大案挹注下,今年房市熱鬧滾滾,儼然是名副其實的「都更年」。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今年都更推案量大爆發,是大台北有史以來都更案量首度突破千億以上,而今年公開的都更案,大都是前一波房市多頭時期所談成的案件,堪稱是「收割房市多頭果實」,且多數是規模不小的指標案;但在最差的時機推案,銷售成績好壞也是房市風向球之一。他說,預計今年釋出的都更案中,單一量體最大的是大安區「正義大樓都更案」,總案量上看三、四百億元,其次是新莊區「泰舍至善元」的二二○億元。上述二案在扣除地主分回戶後,可售金額應該還有總案量的一半(見附表)。但如此大的都更案量,卻仍有不少都更案前途仍是「卡卡」,永春都更案都已經到了開工動土,卻因為法院一紙判決而要重跑程序,預估需費時超過一年,如此一來,問題非常大,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客座教授莊孟翰就提到,因為明年「雨遮」不計入坪數,如此一來,建商可售面積變少,獲利縮水,勢必影響權利變換的分配比例,使得此案能否順利起死回生,還有變數在。釘子戶仍是都更最大變數何世昌分析,這股都更推案潮估可延續二到三年,但近兩年房市遭遇不景氣、房價滑落,都更成本難以轉嫁買方,建商參與都更意願已快速降低,政府作多都更的效應尚未在市場浮現。未來若都更條例修法遲遲不過、房市景氣無法復甦,政府又拿不出魄力解決釘子戶問題,都更規模恐怕欲大不易。除了釘子戶問題,目前都更還存在諸多困境待解決,因此,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郭子立、台北市不動產土地開發都市更新協會理事長游世一,及現代雜誌社社長王進祥等單位,於八月十五日共同舉辦「自主都更開發整合與可行性」研討會,除邀請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主講最新都更政策政令外,也針對「自主都更開發整合面臨之問題與盲點」進行研討,但也不用太悲觀,研討會另也邀請多位學者專家分享都更成功案例。目前都更除了公辦都更外,還有民辦都更(實施者大都是建商)及自辦都更(實施者大都是都更戶推派的代表),民辦都更常出現「建商暴利」「暗盤」等疑慮,而自辦都更雖沒有暗盤問題,卻常卡在重建資金缺乏,需要銀行團給予奧援。自主都更的十二大挑戰莊孟翰指現行都更存在十二大挑戰,包括一、前置費用來源沒著落,熱心人士當義工還遭誤解,二、對實施者與代理實施者混淆不清,三、都更各程序太複雜,都更戶聽不懂,四、不知獎勵值有多少,五、共同負擔費用有疑慮,都更戶易對事業計畫與權利變換前後不一致產生質疑,六、估價正確性議題,即使實價登錄也潛藏不實交易價。七、國產署售地思維用更新後房價回推,易有問題,八、買回面積要如何計價議題,九、信託與抵押混淆不清,十、更新後持有稅驟增,有些都更戶怕繳不起稅,十一、負債疑慮議題,以及十二、難解的家務事,長輩的都更意願與兄弟占用的分配爭議。雖然都更有整合失敗,或像永春案一波三折的,但莊孟翰提及水源路第四期及五期整建住宅就是成功都更案例,住戶們自己組織都更協會,每位住戶先繳一萬元做開辦費,接著,找建經公司當「代理實施者」寫企劃書,於事業概要階段則公開招標找建築師畫圖,並於事業計畫階段協定分戶比例,另也採公開發包工程,至於都更戶最在意的選屋規則,則達成公開抽籤共識,使得此案順利搭上「一坪換一坪」的都更獎勵,是住戶自主都更很難得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