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紳著名的五言絕句《憫農》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內容主要在描述農人務農時的辛勤勞苦,既傳神又寫實,因此傳誦千年。高科技技術力加持 傳統農業脫胎換骨不過,如果李紳能夠穿越時空到數百年後的未來,他將很有機會看到一個完全料想不到的農人務農情景。試想,在炙熱的大太陽照射下,自動曳引機正在農田裡穩定規律地來回運作,耕田、灌溉、除草、施肥、收成等各項階段性農務,透過一個指令,農夫們即可輕鬆搞定,完全無須親臨現場。同時,當輕巧的無人機在農地上方來回飛行,巡視農作物生長狀況時,所拍攝下來的即時影像,可全數近乎同步地回傳至後台農務系統管理中心,協助高科技農夫們以最快速度調整相關農務運作機制。另外,進一步於田埂上安裝感測器之後,即可隨時隨地記錄農地環境實況,加以量測農作物生長的高度與密度,以及追蹤穀物、果實的成熟程度等,與農作物後續所需施肥規模、生長期間長短等相關重要研判背景資料。碰上任何與農事相關的疑慮、問題,都可以立刻透過完整的追蹤、記錄資訊(包含:日光照射強度、空氣溫度及濕度、土壤乾燥程度、肥料濃度等重要資訊),據以進行最即時、適切的處理,進一步成功擴增、拉高農作物產量。那麼,施行傳統農業耕作活動的農夫們都到哪兒去了?此時,他或她只需要輕鬆待在系統中控室,透過各種廣泛蒐集、分析所獲得重要的農地現場監控、偵測數據及影像畫面,結合以往成功的分析模式、經驗法則,即可快速做出最有利農作物加速生長、結實飽滿,以及最低成本、效益最大化的種植農務(作)判斷決策。新世代農夫們的存在價值,已成功與傳統受體力勞動侷限、產出規模有限的辛苦務農模式解脫,藉由運用各項現代化資通訊、機械及電機高科技的整合效益而清楚彰顯出來。精準農業、自動化耕作 農作物產量將大幅成長前述所提及的記錄農地環境現地實況,量測農作物生長高度、密度,穀物、果實成熟程度,以及農作物生長後續所需施肥規模、生長期程長短,據以作出最有利農作物生長、成熟採收量體最大化、收割進度快速化等各項農務決策的新世代農業經營模式,其實隱含著「智慧農業」、「精準農業」的經營架構、營運類型,可有效提高農地耕作效率、減少水資源及除草劑及肥料的浪費,進一步顯著提升農務經濟效益、農業資源的投入與產出C/P值。「智慧農業」可大幅優化農田、物力、資源使用效率;「精準農業」則可有效協助農作物種植者,將農田進行級別化區塊劃分,依據不同區塊的地力豐瘠條件差異,進行不同的資源投放、農務作工方式操作,以達成「投入成本最小化」、「產出數量最大化」的最重要農作種植目標。精準農業中,重要的運作組成要素即為「產量監測」,主要透過設置於收割機中的感應器,以感測農作物數量的監控、計量方式,記錄特定農地區塊產量資料,協助農作物種植者達成「地力資源效益最大化」目標。根據「國際畜牧網及世界農化網」所作市場統計調研報告指出,「全球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將自去(二○一六)年九十億美元,大幅成長至二○二二年一八五億美元,期間複合平均年成長率(CAGR)約一三.八%。而「全球精準農業市場」規模,據「Research and Markets」產業調查及預測報告推估,將自前(二○一五)年二七.六億美元,持續成長至二○二○年四十八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約一一.七%。美國精準農業代表性大廠 近月股價已展現波段漲勢目前所施行「精準農業」系統包含幾項主要應用技術:農業專家決策支持系統(DS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NSS)、智能化農作變量機械(IFM)、遙感技術(RS)、變量控制技術(VRT)、農田信息採集和處理技術等。精準農業運作系統中,以硬體設備的市場規模最為龐大,主要包含:GPS/GNSS系統、傳感器、移動設備、顯示器,以及其他有助提高土壤地力、農作物生產力相關技術與設備等市場。全球「精準農業」市場相關主要代表性公司包括:美國農用設備製造商─愛科(AGCO)、美國農業機械設備及柴油引擎廠─強鹿(John Deere)、美國農業自動駕駛系統商─瑞農(Raven)、美國GPS應用大廠─天寶導航(TRMB)等,這些美系農務相關機械、設備、系統大廠,相繼採用差異性戰略如:業務擴張、合作、新產品開發等,全力搶攻全球產值規模持續成長之農用機械、設備、系統市場市占率。近期自八月中旬以來的股價表現,出現近乎同步式的明顯波段漲勢。自動化耕作結合無人機監控 精準農業資源效益達最大化當自動曳引機在農田裡穩定、規律地來回運作,配合其他農耕機具進行耕田、灌溉、除草、施肥、收割(成)等農務作業時,其實也就等於進行「自動化耕作」;進一步搭配「智慧農業」、「精準農業」經營架構、運營方式,農業資源投入成本將可以最低化,農地耕作的農作物產量則可以達成最大化目標。如此一來,隨著智慧化、自動化新時代農耕方式,可望因「農事活動效益最大化」而受到農務工作者歡迎而日益盛行,相關「自動駕駛」、「無人機」、「智慧自動化」高科技農務輔助裝置,全球市場需求量也將大量浮現、不斷成長。同時,透過系統管理中心的農地資訊監控、農業資源整合、農耕機械協同運作,以「自動駕駛」方式運件的農耕機具,結合「無人機」空中的影像掃瞄、監測,進行農業種植相關各項農務活動時,所應用到各種高科技資通訊、電機儀控、機械元件及模組,其所內含的各式整體結構、子系統,主要包含:「導引系統(GPS、無線網路)」、「驅動及轉向系統(精密機械加工、電機、馬達、動力模組)」、「傳感器系統(光線、影像、溫度、濕度、動作、煙霧)」等,以及各式偵測器及微機電(MEMS)模組、顯示設備(器)、農場管理軟體及監控系統等,預料也將有望為台廠「自動駕駛」、「無人機」、「智慧自動化」相關概念及供應鏈族群股。如:光學鏡頭廠華晶科(3059)、航太次系統及精密傳動零組件廠晟田(4541)、砷化鎵及氮化鎵及磷化銦三五族化合物磊晶專業廠IET-KY(4971)、資訊及工業電腦&自動化系統整合服務廠樺漢(6414)等,帶來有利後市營運成長契機。另外,據「Tractica」市調機構所作研調報告指出,「全球農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自去年三.二萬台,巨幅成長達二○二四年時五九.四萬台,期間複合平均年成長率高達四四%。全球饑餓人口總量持續增加 補足農糧需求缺口刻不容緩根據聯合國九月中旬發布,由轄下「世界糧食計劃署、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衛生組織、兒童基金會」等機構共同撰寫最新調查統計報告指出,隨著地緣政治暴力衝突事件不斷增加,以及全球氣候日益暖化衝擊影響,全世界饑餓人口總量持續增加。聯合國公布報告顯示,全球去年吃不飽、營養不良人口總數多達八.一五億,約占全球人口一一%,較前(二○一五)年饑餓人口數多出三千八百萬。報告進一步顯示,全球饑餓總人口數八.一五億人中,亞洲地區即高達五.二億人,非洲則占二.四三億人。英國《每日快報》報導專家分析看法指出,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全球總人口數預估將高達九十億人之多,屆時,全球糧食供應能力將無法滿足大量新增人口消耗需求。可想而知,隨著全球人口的持續成長,原本即已存在短缺、正日益擴增的農糧食物供給缺口,持續有待各地農業(糧)工作者努力補足的同時,其實也同時提高對「智慧農業」、「精準農業」等,有助增加農作物產量、可有效減少農務資源浪費的新時(世)代農務方式應用需求,也將間接拉高「自動駕駛」、「無人機」、「農機智慧自動化」等高科技農務輔助裝置市場需求。預料也將有助於各種高科技資通訊、電機儀控、機械元件及模組,其所內含的各式整體結構、子系統:「導引系統(GPS、無線網路)」、「驅動及轉向系統(精密機械加工、電機、馬達、動力模組)」、「傳感器系統(光線、影像、溫度、濕度、動作、煙霧)」等,以及各式偵測器及MEMS模組、顯示設備(器)、農場管理軟體及監控系統等,相關台廠概念及供應鏈族群股,增強未來營收業績、營運獲利成長動能。圖表一 圖表二 圖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