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七日清晨,重慶和台北一樣濕冷,攝氏三度阻擋不住學習熱情,超過一百五十名中小學生擠爆重慶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的會議廳,這群孩子磨刀霍霍、專注的眼神,預備要在三天中汲取創意發明養分,來自台灣的發明家鄧鴻吉在開場白以親身經歷告訴孩子,「不要死讀書,把發明創意用到自己的興趣,會讓你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這是由重慶鄧鴻吉發明學院與重慶市南岸區教育委員會合辦的第二場發明創意研習營,去年七月,南岸區教委先派一百名老師來實習,獲得各界迴響之後,八月遴選一百位優秀學生來培訓,隔不到一年,南岸區七十多所中小學再挑選一百五十名在學業上、科學上表現傑出的學生前來受訓,意要讓發明創意從中小學開始扎根。開台灣發明教育之先 素有「台灣愛迪生」之稱的鄧鴻吉,三年前開始走進中國市場,二○一五至二○一六年間,擔任上海電視台「少年愛迪生」評審導師,指導中國大陸的孩子發明思維,「鄧鴻吉」三個字在中國大陸開始響亮,二○一六年被邀請至亞洲教育論壇發表教育主張,重慶南岸區人民政府認同鄧鴻吉的教學理念,邀請鄧鴻吉到重慶開設發明培訓課程。從此,原本以台中為基地的愛迪生創意發明基地,教學版圖延伸到對岸重慶。說起鄧鴻吉,或許你沒聽過,但是你一定聽過或使用過藍光DVD、藍牙耳機、門禁感應卡、伸手水就來的紅外線感應水龍頭等多件生活、3C產品,其實這些都來自鄧鴻吉的創意發明,截至目前為止,鄧鴻吉個人已經累積超過四百件的發明專利,世界發明獎獲獎無數,一九九九年德國紐倫堡發明展獲頒「特別成就天才獎」,二○一○年馬來西亞頒發「終身成就獎」,二○一四年被克羅埃西亞政府與WIIPA世界發明展組織譽為「全球頂尖三大發明家」。「如果一直在比賽,沒有成就感」,鄧鴻吉受訪時說,一九九九年在德國紐倫堡連續第三年拿到世界第一發明獎,當時台上的頒獎主席竟提出一個小小要求,「可不可以三年內不要來比賽」,鄧鴻吉才頓悟,開始思考將發明轉為教育,志願將畢生所學傳承下一代,打造台灣成為「發明創意王國」。第一位以技術破格升等為教授從紐倫堡回台後,想要推展發明教育,卻屢遭當時教育部官員及學校拒絕,原因是自己的學歷不高,不被採信。鄧鴻吉便轉個方向,二○○二年開始,每年帶領孩子飛往德國紐倫堡參加發明比賽。第一年沒有成果,第二、第三年開始拿回金牌、銀牌,小有成績。為讓孩子有曝光機會,不吝惜自掏百萬元邀請媒體前往紐倫堡採訪,看看孩子們如何在國外為台灣爭光,「真的,要不是當初這樣做,台灣還不知道什麼是發明創意」,他驕傲地說。鄧鴻吉回憶,「一個人好像唐吉訶德,想要顛覆台灣教育,但是很難」,所幸當時明道中學汪校長提攜,讓他先在社團裡教,帶出第一批發明孩子,經過媒體的宣傳,台灣社會及教育當局開始注意創新發明的重要。二○○五年彰化師大全校三十二個系主任舉手一致通過,鄧鴻吉以技術直接升等為教授,在彰師大教授發明創意,後續的幾年也被亞洲大學、朝陽科技大學以千萬年薪延攬開設發明課程。然而,心繫教育初衷,他堅持只拿車馬費,每年且把千萬年薪回捐給亞大、朝科大創立發明中心,培育更多的學生、老師走向發明創意。在當時只注重升學的風氣,鄧鴻吉不但開台灣發明教育之先,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個以技術破格升等為教授,一度讓技職教育出現曙光。鄧鴻吉以技術破格升等為教授,和前教育部長吳京及前工研院副院長薛文珍推薦函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吳京對鄧鴻吉更是厚愛。吳京重視技職教育,推動專科改制技術學院、科技大學,高職生始有深造之路,在當時瀰漫廣設高中大學的升學思潮是一股反推和平衡的力量。曾主持撰寫《台灣技職人的奮鬥故事》一書,內容囊括黑手陳朝旭、開堆高機的林水木、套筒版手工具製造的游祥鎮、污染防治的廖文添、發明家鄧鴻吉等十九位技職成功人士。鄧鴻吉自述,「吳京在病榻之前,叫我到辦公室,親自囑咐『十九人當中我最重視你,你要好好傳承,台灣必須走技職體系』。」這一席話,讓鄧鴻吉一直感念至今。台灣必須走向技職體系一九九五年台灣教育制度在台大教授陳武雄及中研院院士李遠哲的高喊下,推動四一○教改專案,廣設高中大學,打開升學窄門。二十年過去了,原本七:三的技職、大學比重,轉為目前三:七,大學生滿街跑、素質低落造成目前低薪的主因之一。更嚴重的是學界與產業脫鉤,企業普遍認為大學碩士畢業出來空會理論不能用,工廠開高薪仍找不到實作人才。「台灣島內沒有石油、燃煤、金銀等天然資源,有的只有『腦礦』,發明創意可以讓台灣立於不敗之地,像芬蘭、瑞典、瑞士、德國那樣製作工藝被全世界所重視,台灣必須重回蔣經國時代提倡七○%技職體系。」鄧鴻吉說。鄧鴻吉認為,發明是一切經濟的源頭,他拿起桌上的保溫水壺說,製造水壺要不開模具?要不要鈑金?要不要塑膠、噴漆?要不要運輸、業務銷售?一項發明帶動周邊產業鏈結,至少可以創造十萬個就業機會,政府應該在台灣島內多鼓勵發明,一味強調南向政策,只會讓產業、工廠外移更加嚴重,美化台灣GDP,對台灣百姓就業沒有實質幫助。「最底層、默默無聲的發明人,左右(撐起)台灣的經濟命脈,像我這樣的發明人,台灣至少有一千個,我只是比較出名而已」,他更直言,「要讓台灣經濟有起色,不要再喊南向,鼓勵發明創新,讓在國外的這些人(發明人)回來。」民國九○年代,鄧鴻吉加入國民黨,原本打算以不分區立委進軍國會,改革不合時宜的專利法和公司法(註一),使專利作價或買賣不因課稅過重而阻礙商品化,或直接被企業拿去國外交易,透過修法成就更多發明人在產業生根,台灣可以成為「發明創意王國」,無奈藍綠惡鬥,黨內人士造謠抹黑,鄧重傷落馬,「發明王國」夢碎。中國傾國家之力走向發明創意「現在的中國,在教育上急起直追」,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三把利劍,第一是政權,第二是經濟,第三就是教育,中國二○一五年起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傾國家之力走向發明創意,重慶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科學基地是一個縮影,中國已在轉型的線上,要扭轉文革以來過於僵化的升學制度,中國政府的思維在變,家長的思維也在變,目前已有高校自主招生,發展多元化特色教學,甚至有高鐵學校、造橋學校等專科學校出現。對於鄧鴻吉而言,醫療無國界,同樣教育也無國界,發明教育會使人類生活更美好,何況台灣在血緣上與中國不可分割,自己的祖先仍可追溯到漢朝赫赫有名的鄧禹,因此幫助中國孩子也等於幫助自己的國家,然而以台中為基地的台灣愛迪生發明學院也沒偏廢對台灣孩子的造就,培訓班仍在進行,甚至每年寒暑假重慶孩子飛來台中基地觀摩學習。重慶市有二十二個區,重慶鄧鴻吉發明學院在南岸區做為一個起點,未來二十一個區教委也可能跟進,目前還有四川成都、北京、上海、福建教委前來談合作,鄧鴻吉發明學院預計未來三年內在中國開設二百五十個分部點,打造重慶鄧鴻吉(台灣愛迪生)為發明創意學院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