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產業結構正在改變,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我們的文化、經濟、生活,也正在急遽的改變之中;台灣若能妥善運用下一波的明星科技,掌握住投資契機,將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聰明!
#@1@#《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分析,電子、資訊、電信等科學突飛猛進,其他新興的產業例如3C或半導體也改變了台灣的產業型態,這些改變對人類的經濟、社會以及文化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怎麼樣利用這些資訊科技的能力來提升台灣的產業競爭力,及創造高品質的數位台灣乃是當務之要。由此可見,數位產業是當前政府施政、產業發展的重點。數位產業包含的範圍很廣,幾乎所有的科技產品都強調數位化,我們所熟知的幾個數位產業包括數位內容、數位相機、數位電視、智慧型手機等正如火如荼的在世界各國發展,台灣當然也不例外。而這個產業的輪廓以及它的發展性到底有多大?過去是PC時代,在2004年開始,全球手機的產值已突破1,000億美元,超越PC,而且未來10年只有數位電視的成長率會高於手機,數位產業未來成長力道很強勁。每一年台灣都有許多廠商參加全球資訊與通訊領域一年一度的最大展覽─漢諾威展,今年台灣是除了主辦國德國以外第二大的參展國,悅智全球顧問董事長黃河明在展覽中發現一個重要的趨勢,漢諾威展本來是以電腦相關為主題,但是隨著數位科技範圍的延伸,除了手機類的通訊產品,還有各式各樣數位家庭的產品。舉例來說,數位家庭的核心是數位電視,現在有很多家庭在做更換平面電視的準備,在此同時,許多消費者一次把它換成數位電視,在歐洲特別是英國,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已經在收看數位電視,而未來汰換的速度有加劇的趨勢。據估計,在2007年,全球數位家庭的產值,將達到一千億美金的規模,在數位電視建置之後,有些家庭就會有自己的數位影音媒體中心,可以利用個人電腦錄影、錄音,除了儲存節目,也可以將DVD以及遊戲等同時納入管理。
#@1@#對於未來最看好的產業,台大商研所教授游張松分析,台灣最需要的是全球市場,現在全世界都在建無線寬頻的全球無線網路,網路是不需要政府給許可的,所有的設備可以帶著走,等於掙脫了之前的束縛,隨時可以帶著身上的所有配備,包括筆記型電腦以及智慧型手機,未來的生活將會愈來愈便捷。究竟未來手機的市場會有多大?研究資料中顯示,2006年將是手機穩健成長的一年;在2005年手機的成長率是13.3%,預估今年成長率是10.7%,依舊維持穩健成長的水準,而MP3手機可能是下一個明星產業。台北市今年年底寬頻無線的建置將超過九成,以後打電話不只是用大哥大打電話,連一般的無線網路手機都可以打電話,梁碧霞表示,由於無線寬頻的商機,在未來的一兩年內將全部引爆,台灣無線寬頻相關業者的成長力道將值得預期。針對數位家庭、數位匯流以及手機的趨勢潮流,台灣的廠商到底可以掌握到多少商機?台大商研所教授游張松認為,如果台灣能夠把握這一次的新革命,未來將大有機會,原來台灣就有很好的個人電腦,現在筆記型電腦越做越小,同時也開始做手機;以前的手機只能依附在傳統電信下面,現在手機是走無線網路,由於台灣有很完整的電子產業供應鏈,因此占了相當好的競爭優勢。在網際網路跟個人電腦部分,以前台灣在網路方面的做法,也是幫國外大廠做代工,隨著數位家庭的發展趨勢,筆記型電腦、個人電腦、手機與無線網路結合,而今無線寬頻的所有相關隨身設備,台灣目前已經有許多傑出的廠商,將台灣的東西賣到美國市場,現在全球最大的無線網路的供應商Linksys,創辦人就是台灣人。
#@1@#台灣的核心競爭力仍然在電子產業,然而目前已走到品牌與代工的矛盾中。IDC董事總經理曹志堅表示,品牌跟代工各有發展的體質與競爭優勢,代工業者對於客戶掌握能力,以及技術研究發展上,如果能掌握好抓到新興發展趨勢的話,代工業者還是具有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而對於品牌業者來說,對終端消費者的掌握程度很深,在國際的布局比較有全球市場的角度。品牌業者在下一波的電子商品產業裡,比較有競爭勝出的機會;至於台灣廠商是否發展自有品牌,曹志堅持不同的看法,在代工的部分,台灣廠商已經做得非常好,但是做品牌卻需要多一些時間的觀察,也是台灣產業較為弱勢的地方。曹志堅認為,未來產業趨勢將往通訊或是數位家庭的電子製造廠商,台灣的競爭力仍在電子製造業,製造的商品從傳統電腦的零組件,到手機或網路設備、數位家庭的裝置。數位家庭的部分則包括了數位電視、機上盒、MP3等,都隱含著無限商機。他認為,台灣整個寬頻的家用市場,還有蠻大的成長空間,根據IDC的研究資料,現在整個市場的滲透率還算是滿低的,預計在2005年到2010年這五年間,大概平均有將近5%左右的毛利成長空間,電信業者現在所做的一些促銷動作,包括中華電信或者是其他的固網業者,都開始提供類似MOD的服務,以提高整體家庭寬頻的用戶數。要提高家庭的寬頻基礎架構,曹志堅認為一個市場能夠成熟,除了硬體的價格誘因之外,最重要就是內容的部分。內容是否可以吸引觀眾,牽動著整體產業是否能成長的重要關鍵。台灣的寬頻市場如果要起飛,這兩個因素缺一不可。他強調,只有把家庭寬頻市場的基礎架構建構起來,LCD TV、薄型TV或者其他周邊的產業才會一起跟著起來。
#@1@#梁碧霞指出,發展電子產業有兩個重要觀念,第一個是硬體價格要便宜,讓每個人都可以買得起,第二個就是數位內容要夠吸引人。之前日本曾經宣誓要成為數位內容大國,NTT DoCoMo開始將他的手機做成數位廣播內容,而這部分是台灣相對弱勢的地方。依據行政院加強台灣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推動方案的方向來看,台灣數位內容產業預計在2006年將達到新台幣3700億,另外中國的網路遊戲出版市場從2004年到2009年將會成長5倍,達到109億人民幣。數位內容的商機層面很廣,但是台灣主要的發展重心在哪裡? 卻值得仔細評估。舉例來說,韓國的遊戲產業可以蓬勃發展還是因為它們本身在面板有很強的競爭力,從硬體到軟體都一直在發展,所以它有獨特的競爭利基存在。黃河明表示,數位內容這個產業有二個方向要進行,一個是原來做內容的產業如電視、平面媒體等等,要轉型數位化,另外政府也要積極栽培純粹是電腦製作內容的產業,譬如說動畫、遊戲這一類,這部分台灣和日韓相比落後很多。台灣有非常強的資訊科技基礎,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像台灣一樣,不但有便宜的資訊產品,還有眾多的科技人才,在數位內容的投資上,應該訓練一些人才去做遊戲與數位動畫,從這個新的領域來發揮。發展數位內容除了科技外,在質上也需要加把勁,譬如說中國很多古典小說,像是三國志、水滸傳等早被日本與韓國拿去註冊商標,登記成為日、韓遊戲的名字,所以在這些領域上,我們還要急起直追。曹志堅強調,台灣的優勢在於龐大的科技人才,以及優秀的科技基礎,但在運用的層面上卻只囿於某些產業,這是人力運用上比較可惜的地方,當台灣進入數位化環境時,數位內容是另一塊可著力之處,然而屬於「軟體」的地方,卻一直遭到忽略,另外,當企業要創品牌,要走到終端消費市場時,我們的人才行嗎?有科技能力是一回事,要說服廠商用我們的料件,一個優秀的工程師能輕易做到,但要工程師說服消費者,就是另一個難題了,科技的行銷,除了一般銷售能力,更要專業輔助,這一點是我國要努力的方向。
#@1@#電子業未來的兩大趨勢,一是數位匯流、數位家庭,另外一個就是汽車電子。梁碧霞表示,汽車是全世界三大產業之一,現在汽車內部使用大量的數位電子零件,以及世界汽車大廠也積極將生產要移到亞洲來,這是台灣可以掌握的趨勢與機會。現在各汽車大廠估計,電子成本佔汽車成本的40%,預計2010年將有50%是花在電子成本上。黃河明指出,汽車電子運用範疇相當廣泛,過去是車內音響、電視及衛星導航,現在越來越多電子產品安裝在安全及驅動部分,例如輪胎的RFID系統,這種無線射頻,可自動偵測胎壓,甚至經過收費站,連收費站的人都可以警告駕駛車壓的狀況。 游張松也認同,數位匯流是未來電子業最重要的部分,舉例來說,以前電視機很大,但現在的數位電視,扁扁的貼在牆上,給家庭增加許多空間,再來是手機,可以聽音樂、看電視以及無線上網,這世界正在改變。現在公車上有電視看,或許將來連進電梯都看得到電視,當數位在生活中無所不在時,這就是台灣的機會。梁碧霞總結表示,台灣在數位內容上,屬於較晚進入這塊市場,台灣的優勢在於強大的資訊科技作為後盾,然而在內容的「質」與「量」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牽涉到人才的培養及運用。至於未來電子產業的主流,將以數位生活及車用電子為主,特別是車用電子的發展,將汽車進化為電子產品,成為電子業不可忽視的新興市場。而未來電子業的主流,也將環繞著「生活」為主軸,向外拓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