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震撼全球的金融海嘯,隨著美國聯準會一步緊似一步地升息、縮表,透露出經濟穩步走上復甦之路的消息。就在這個當兒,美國總統川普開出第一槍,對鋼鋁進口課徵二五%關稅,劍指中國大陸,使一場貿易大戰硝煙四起。面對這樣的挑釁,大陸不願示弱,聲言來而不往非禮也,一定奉陪到底;乃小規模地對進口的美國農產品課徵二五%關稅,希望美方不要擴大事端。川普卻絲毫不加理會,反而更進一步簽署三○一條款的備忘錄,針對自大陸進口的五百億美元高科技與資通產品課二五%關稅。直接受到打擊的大陸也立刻列出五百億美元清單,懲罰以中西部農產品為主的美國進口品。夾在兩強之間的台灣,進退維谷,卻一籌莫展;雙方都是台灣的主要出口對象,誰也得罪不起。而且一旦貿易戰開打,素賴以為命脈的出口必定飽受衝擊,只盼雷大雨小,在六十天協商期內,雙方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但情勢的發展恐怕不容樂觀。因為川普雖以消弭對大陸一千億美元貿易逆差為出師之名,實質上其矛頭正指向中國製造二○二五的規畫,意圖在其羽翼豐滿前一舉擊潰。川普真正目的是讓中國大陸這個強國不能崛起。川普所師法的,正是其偶像雷根總統故技。三十年前雷根以星戰計畫與蘇聯進行軍備競賽,一舉拖垮其經濟,終於導致蘇聯解體。另一方面則以廣場協議逼迫日本大幅升值而使它失落三十年難再起。如今大陸同時具備蘇聯的軍事強權與日本的經濟勢力,又極力在石油市場以人民幣取代美元,一旦成功,美國將立失其霸主地位。因此特別復用雷根的戰將波頓與萊特希澤,加上高倡制裁中國的納瓦羅,顯然已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處此困境,台灣自處之道就是低調、中立,絕不開罪任一方。同時則可覷空兩虎相爭出現的機會,一面大力拓展美國市場中大陸留下的缺口;一面則趁習近平大力開放市場,歡迎金融、服貿業進入的契機,增加企業的機會。更進一步,善加利用台灣不受雙方制裁的避風港地位,積極爭取台商回流,尚能因禍得福。但這一切都要取決於政府的決心與專注,竭盡所能引鳳還巢,方竟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