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是猶太教、基督教的經典,也是人類的共同精神資產,即使在市場經濟體系,聖經的寓言、象徵、故事,仍然充滿著人性的是非、對錯、善惡、公正與不公正,是可做為領導與管理的殷鑒。公義與慈悲是聖經的兩大主題,先知彌迦說:「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主同行。」領導人所要實踐與捍衛的核心價值就是公義與慈悲,而核心價值來自價值觀與信仰,也就是體現在正直、使命感、仁慈、謙卑、溝通、績效管理、團隊精神、勇氣、公平正義以及領導傳承。聖經中超越苦難的心靈英雄是約伯。在歷經由盛而衰、由有而無的困境以後,約伯一方面體驗「人生在世,豈無爭戰」,但他未曾失去價值觀與信念,他說了一句令所有領導人為之振奮的一句話:「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是也會受禍嗎?只要我一口氣存在,我的嘴巴絕不說不義之言。」就是憑此豁達人生,約伯不但超越挑戰,還受到更大的祝福與成就。領導人的最高尚胸懷就是慈悲,具有悲憫的同情心。舊約聖經最偉大的君王大衛是慈悲的典範,當他成為準接班人以後,不斷被掃羅王嫉恨與迫害,但大衛卻饒了掃羅,那怕掃羅最後兵敗被殺,大衛予以厚葬,並恩待掃羅的孫子,大衛對他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予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大衛被視為「王中之王」,仁者無敵,正體現了「愛裡沒有懼怕」的高貴人性。謙卑是領導人的崇高素質,耶穌就是一個完美人格典範。耶穌以身作則替學生洗腳,以此激發學生的團隊精神與獻身行動,彼得先是拒絕,但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份了。」彼得受此鼓舞而說:「主啊!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耶穌正是以此人格感召而激發出無限能量,12個學生成為改變歷史進程的動力。第一流的領導者也必然是最優秀的教練。先知以利亞將交棒予以利沙時,以利亞問道:「在我還沒有被接走離開你之前,告訴我,我還能為你做什麼?」以利沙回答:「請讓我加倍繼承你的精神。」師生如此相互勉勵,相濡以沫,人生有比這更美好的事嗎?領導是相互學習的過程,領導者24小時要思考:「我的目標是什麼?又如何落實目標?」領導人也要一再自問:「我有沒有隨著年紀的改變而改變?隨著職務的改變而改變?有沒有讓別人有所改變?」聖經所呈現的價值觀與信仰,我們加以省思及實踐,可以回應上述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