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在這行業30多年的經驗與觀察,預估往後10多年,將是電子產業的大多頭,這3年只是大多頭的起步。而在電子業的帶動下,台灣的經濟也會受惠。至少在2006年,台灣會比2005年好一點點。在家電、數位,以及無線通訊這三大科技的結合下,所創造出來的應用產品不但變化急劇,而且有著無窮與無限的可能。所以,現在家中客廳所看的液晶或電漿電視、車上所安裝的衛星導航,到手裡握著的智慧型手機,都只是演變過程中的過渡產品罷了。就以電視為例,目前全世界還在使用中的傳統電視機的數量,大約在5到6億台。先不談新增購的產品,光是淘汰舊有電視,換成液晶或數位電視,就要花上10年的時間。所以,電子業的前景有很大的成長性。
#@1@#在這一波趨勢潮流裡,從電視到手機,台灣廠商其實大都已「卡」到位。尤其是,台灣業者對於電視外銷,非常有經驗,也算成功。因此,若此次已有預先切入未來市場、卡到位,又能維持拚鬥不懈的耐力,也就有機會分享往後10年產業成長的果實。若再將時間、產業範圍聚焦在2006年的被動元件,我的預估仍然是:樂觀。日電貿做為通路商,對產業景氣的變化,也能最先掌握。由於,2005年歐美市場在耶誕期間,桌上型電腦(DT)較前年同期成長14.7%、筆記型電腦(NB)成長42.1%、電漿電視成長141%、液晶電視成長209%。製造廠商對於被動元件的採購自然是水漲船高。就產能來看,2006年NB、手機、液晶和電漿電視仍然持續成長,至少比2005年要來得好。再者,在國際大廠陸續開發出高階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後,也希望代工廠商能採用更高檔的零組件。例如,為讓電腦運算速度加快,英特爾(Intel)推出DT雙核心處理器的計畫,這使得一片雙核心處理器主機板要用到的固態電容顆數,最高達15顆之多,是傳統775 PIN所需6到10顆的1.5倍。除了DT,從NB、薄型DVD、LCD TV 到高階的VGA產品等,勢必將有更多電子產品的電容器將會使用固態電容,逐步取代傳統液態電容。尤其是,國際大廠在產品保固期年限延長下加強品質控管,因而指定品質較佳且高階的日本鋁質電解電容器,另一方面由於LCD面板產品價格持續滑落,可望刺激終端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預期將帶動LCD螢幕與LCD TV的快速成長,繼而帶動對鋁質電解及固態電容等產品的強勁需求。另外,在電子產品追求輕薄短小的趨勢下,所採用的體積小、相對電容量大、穩定性高的積層型陶瓷電容(MLCC)將在4月後,因供不應求而再度缺貨,預估缺貨的狀況可能會持續到年底。
#@1@#雖然,電子產業的遠景不錯,但台灣廠商則還須面臨小環境上的挑戰。在06年,我最關心的兩個議題是,三通與匯率。儘管,以政府目前的立場和政策,我其實對三通已不太有期待;但在現實環境裡,沒有人能否認,三通是影響台灣經濟最重要的議題。而我也相信,06年民間的經貿交流,會比05年來得更頻繁。在短期之內,中國大陸仍然是高度成長的經濟體。雖然,過去5年,大陸的工資、設備,乃至土地成本快速增加,多少影響廠商投資的意願。可是,對台商而言,之所以仍選擇到大陸發展,是因語文的便利。我曾估算過,把公司或工廠設在大陸,與設在其他國家相比,光是語文溝通的成本,就可省下30%。以前,到國外設廠,前5年虧損,被視為理所當然。可是,在台商到大陸去設廠後,只能容忍1年的虧損,在第2年就想要達到損益平衡,其憑藉的,就是像溝通等管理成本來縮短虧損期。對於,多半是中小型企業的台商而言,這非常重要。至於匯率,最近,匯率的波動似乎較大,尤其是新台幣、日圓等亞洲貨幣不斷升值,讓許多人覺得亞幣在今年會較美元來得強勢。但這只是短期的現象,因為每年的10月到隔年初,都是美元跌、台幣升的走勢。我想,過了4月到8月左右,亞幣應該會下滑。甚至,在過完農曆年後,就要從外資的動向,進行外幣部位的調節了。黃仁虎小檔案‧ 日電貿董事長‧ 代理全球第一大鋁質電容廠商Chemi-con的產品,及松下被動元件、崇貿科技PWC IC元件,提供主、被動元件的全系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