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由經濟數據的角度來看,全球經濟是生病了,但是若由股市的角度看,卻又感受不到病情的嚴重。主要是因為金融市場的類固醇干擾,這個類固醇指的就是QE。眾所周知,醫藥領域的類固醇有其使用規範,隨意或超量使用將引來不小的副作用。當然,貨幣政策的QE是有其不得已的背景,因目前全球經濟增長遭遇阻力,製造業活動持續低迷。美國二月份ISM製造業指數五四.二,低於預期的五五.八,創二○一六年十一月以來新低;歐元區二月製造業PMI初值四九.二,為二○一三年六月以來首次跌破榮枯線,創六十八個月新低。中國二月官方製造業PMI為四九.二,低於預期的四九.四,連續第三個月位於榮枯線下方,續創二○一六年二月以來新低。日本二月Nikkei製造業PMI終值四八.九,為兩年半以來首次進入收縮區間,並為三十二個月來最低水準。韓國二月製造業PMI四七.二,創二○一五年六月以來新低。日前歐洲央行忍不住開第一槍,率先打開資金的水龍頭,不但明示今年不升息,更將於今年九月重啟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也就是重回QE之路。事實上ECB才結束二.六兆歐元購債計畫不到三個月,馬上又要打有副作用的金融市場類固醇。以日本為鑑,日本央行已持續實施貨幣寬鬆長達二十年,何時退場遙遙無期,經濟增速與CPI一樣拉不上來,非常有可能是債務堆積沒有解決,沒有經過去槓桿的過程就缺乏擴張力道。根據ING經濟學家將經濟成長率、通膨、短期利率、人口變化等考量在內的研究模式,歐元區自二○一三年開始就有「日本化」跡象。瑞士Lombard Odier資產管理公司資深投資策略師聖阿諾德(Charles St-Arnaud)也表示,目前歐元區的狀況像極了日本失落的十年。如果歐洲也失落十年,美國或亞洲能獨善其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