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三財Sam,一九九七年十八歲,以台灣公費獎學金來台升學,至今二十二年。台灣高等教育改變了我的命運,我也用自己的能力積極回報這塊土地,由僑生至本地青年、公益投入甚至廣至東南亞偏鄉。很榮幸前兩年受《理財周刊》洪寶山社長專訪結緣,受邀在這裡開闢專欄,分享我觀察到的公益典範事跡!台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身為新住民的我深切感受到語言是連結不同族群的關鍵。二○○○年大學時期,我開始在校園組社團分享母語廣東話及香港文化,其後專門教粵語、越南文等小語種創業,次年創辦「維多莉亞韓語」,廣納在台修讀碩博士的韓籍生任教,也確立自己在語言教育的發展。二○○九年受惠消費券的發行及韓流日盛,事業漸穩,也慢慢地還清了學貸,感覺到邁向成功的滋味!同時香港的媽媽卻發現癌症四期,就此我一夜長大,擔起家族中長子的責任,除了協助母親的治療,時常每周通勤回香港去看她!最終母親還是離開了,在這陪伴的過程,突然發現「生命稍縱即逝,做什麼都要更及時」。因此我效法劉德華先生在母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捐出了二十萬台幣作為獎學金,希望開展對這塊土地的關懷!為下一代累積教育資源隨著事業的發展順利,我也加入扶輪社,也持續以母親名義在母校僑大、世新、香港可道中學、國立體育大學、暨南大學等校設立「就娣獎學金」,鼓勵清寒學生向上!二○一二年六月我成立「台北市香港華僑陳就娣女士紀念中心」,以基金會的形式更具體的投入公益!舉辦公益講座,定期邀請東南亞、多元文化、國際志工服務、公益等各領域專業人士分享經驗。我並認養一年份五種語言的《四方報》,捐予全台319鄉鎮圖書館,方便新移民就近閱讀。同時出資與時任《四方報》總編輯張正先生共創「五語+N學堂」,免費提供台灣民眾學習東南亞七國語言,除了積極培養在台新移民成為東南亞語言師資,期望東南亞新移民的朋友也能像我一樣透過母語教學擁有舞台,為下一代累積更好的教育資源,也提供台灣大眾透過語言學習,破除刻板印象,了解東南亞的文化民情,累積學員人次逾上千人,已是當今台灣新南向政策的民間人才寶庫。二○一三年我在台北車站對面成立「就諦學堂」,除了推動捐款免費學東南亞國家語言,也開始首度推出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地語及寮國語,豐富民間教育資源!二○一六年五月新政府上台以前,我們和「金甌女中」創辦「亞洲語文」中心,深入高中推廣東協十國語言文化;並對社會大眾推出免費學亞洲語言公益計劃,惠及基層需要的家庭。用「善」連結多元的台灣十年來持續到各地公益演講;捐書到偏鄉學校;推出免費公益電影;贊助大學的國際志工社文具帶到東南亞,前兩年也親自去柬埔寨做志工,並設立免費中文學堂;到緬甸抹谷設立圖書館、設立遊樂設施!並把經歷記錄下來寫成「抬頭苦幹」、「做自己的貴人」等三本書;受邀擔任「賽珍珠基金會」的董事後,投入關注新移民子女的發展,古人常說「不以善少而不為之」,希望協助更多人和我一樣「用教育改變命運」!二○一九年,中美貿易戰讓東南亞再度成為全球焦點,台灣是一塊福地,我相信很多新移民也可以跟我一樣透過努力找到自己的天空,也能站在大學的講台,也能自立自主!未來希望和大家一起前瞻東協、展望亞洲!用「善」連結多元的台灣!(作者為就諦學堂、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研究中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