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人口老化問題逐漸浮出檯面,再加上勞退金新制上路後,各家壽險公司早已看好退休金市場。也因預期退休金市場大餅即將釋出,手腳比較快的富邦人壽,在94年起,特別成立了40人規模的法人業務部,專攻企業「職域年金」、「留才計劃」及未來的「企業年金」3塊市場。事實上,93年時,富邦人壽就在年金保險這塊市場有著亮麗的成績,保費收入至少2百億元起跳,遙遙領先群雄。到底退休金市場的這塊餅有多大?富邦人壽又是如何搶灘成功?
#@1@#據壽險業者評估,目前台灣就業人口約有730萬人次,其中,約有70%的人會選用新制,若以平均薪資35,000元來看,若雇主替勞工提6%,勞工自提至少3%的話,一年就會有1,70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壽險業可去爭取代管資產;而企業年金部分,200人以上的企業全台約有2,600家、180萬名員工,若薪水平均4萬元,此塊市場規模少說也有230多億元。富邦人壽法人業務部經理林舉仁則表示,基本上,國人的退休金準備可分3部分(圖1),不管哪部分的缺口都很大。從政府提供的國民年金、老人津貼來看,一個月頂多數千元,而國民年金最高1個月才8千多元,而且還有一定限制才領得到,而勞保最多也只能領189萬元(42,000元*45個基數),退休金若光靠這部分明顯不足。而第2部分企業提撥的勞退金,若根據勞委會的估算,舊制勞退金中,僅有1成左右的勞工可以順利領到退休金,而且就算領得到,勞工退休後每個月可使用的金額,最多也只有退休前平均工資的1/4(假設45個基數)。而新制的勞退金雖說領到機率比較大,但若只有靠雇主提繳的6%退休金,平均投資報酬率必須達到5%以上,才能與勞退舊制領取相同的退休金。也就是說,勞退新制公提、自提兩塊加起來,「退休後每個月領5萬元算是高的了!」林舉仁道。因此他認為,不管選擇舊制還是新制,國人的退休金都還至少有75%的缺口。
#@1@#僅管可預見的退休金市場很大,而且目前企業年金只有9家壽險公司(國泰、新光、富邦、台壽、全球、ING安泰、統一安聯、瑞泰、中央人壽)能承作,然而,林舉仁指出,由於相關稅法優惠尚未跟上腳步,比如說勞工自提的部分不能自當年所得中扣除或遞延課稅,少了節稅的誘因;再加上企業年金保單示範條款尚未公布,各家商品無法送審,無商品可賣,因此,企業年金這塊市場目前還無法進攻。換言之,林舉仁認為,第1階段能爭奪的主要是「職域年金」與「企業留才計劃」的市場。所謂「職域年金」,也就是員工自己加買的部分,透過企業與保險公司的合作規畫,員工可以較優惠的價格取得保障。而「留才計劃」就是企業除了本來就要提撥的6%之外,額外再多提撥退休金給員工當作福利。這部分企業可與勞工約定一定年期離職才可領取,員工若提前離職,這筆錢就歸公司,企業藉此留才。對富邦人壽來說,由此角度切入最成功的案例,就是與工研院合作的案子。林舉仁回想當時,擁有6,000名員工的工研院,將員工退休金的規畫採公開招標的方式,立刻吸引來10家壽險公司來競標。事實上,富邦所提出的商品優惠條件,林舉仁自認為並非最好,但為何能擊敗其他9家?林舉仁分析,決勝的關鍵在於:「我們的配套服務、IT支援系統是最好。」為了搶到這個大客戶,富邦甚至可提供工研院專屬的查詢系統與方便的行政作業系統,「公司和員工隨時都可上網查詢自己的退休金帳戶價值是多少。」林舉仁舉例。當然,「公司的信用評等也很重要」,林舉仁認為,由於退休金商品是一種長期的契約,因此,保險公司的財務、經營穩不穩健就更為重要,林舉仁認為富邦信用評等為AA+,也是一個優勢所在。僅管如此,這個案子前前後後也談了2個多月才定案。
#@1@#至於在退休金商品的種類上,富邦初期是以4種商品為主打:變額年金、利變型年金、變額萬能壽險、變額壽險。以「留才計劃」來說,保費由公司出,員工可自行選擇商品,林舉仁表示,以工研院的經驗來看,大部分員工是選擇較安穩的利變型年金,但也有超過2成的人選擇投資風險較高的變額年金。不過,富邦在第一波退休金商品的主打中,並沒有包含養老險。林舉仁解釋:若以退休為主要規畫目標,並不推薦養老險,因為養老險是「生死合險」,年輕(20~40歲)時應注重死亡風險,怕太早走,因此應把壽險保障提高,多餘的錢可作其他投資或買積極型的投資型保險商品,等累積到退休時再換成年金。而年紀大(40~55歲)後怕活太久,生存風險較重要,可買些平衡型、資產配置型的變額年金,與風險較低的利變型年金。林舉仁最後強調,未來在市場開發上:亂槍打鳥是不會有效果的。還是先從既有的往來客戶、跟所屬保險公司關係良好的企業開始談成功機率比較大。由富邦第一步搶灘成功的案例來看,退休金市場餅雖大,但若沒有強而有力的技術支援與整體規畫,將難以受到企業主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