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加上美中貿易戰惡化影響,國際清算銀行(BIS)資料顯示,全球各央行今年已累計降息三十二次,不過,從利率交換(interest-rate swap)市場價格推判,這一波降息潮還走不到一半。隨著各國競逐利率的調低,債券殖利率也跟著降低,追逐殖利率的行為正在主導全球固定收益市場,投資人被迫將資金投入長天期債券,承受更大風險,賺得較高的報酬。尤其,除了美國保有相對較強的經濟成長動能,美債殖利率也高於諸多同等信評國家。在這種詭異金融環境下,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公債變成負殖利率。在全球貿易戰緩解或全球經濟前景好轉之前,債券殖利率可能會持續走低,以往債券市場的傳統規律已被揚棄,殖利率正出現螺旋式的下沉。弔詭的是,各國央行實行負利率政策,不被市場認為是刺激經濟,反而被視為政策的錯誤。因為,這種不正常的金融環境,不但減損了銀行的獲利可能,也削弱了投資與消費信心,產生景氣的惡性循環。這從長期處於負利率環境的歐洲可見一斑。降息並不能阻止經濟衰退,卻顯示聯準會貨幣政策已經失控。一旦公債市場出現泡沫化危機,後果恐怕難以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