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你,今年以來台灣最賺錢的外資券商是哪一家?基於以往刻板印象,你可能會回答美林或高盛。然而,真正的優勝者將令你大感意外,因為,竟是麥格理(Macquarie Securities)證券。麥格理證券是誰?這個讓多數台灣投資人陌生的名字,竟能打敗美林與高盛這麼強的對手!它到底是何方神聖?
#@1@#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資料顯示,今年1到2月麥格理證券累積獲利為新台幣2.97億元,美林為1.99億元,高盛為1.59億元,麥格理的獲利能力顯然高過美林與高盛不少。若再與其他外資券商比較,摩根大通累計獲利為7,000萬元,德意志銀行為9,000萬元,而雷曼兄弟獲利僅為600萬元。換句話說,若說麥格理證券是今年以來台灣最會賺錢的外資券商應該不為過。既然如此會賺錢,那麼,麥格理證券的背景就更令人好奇了。麥格理證券隸屬於澳洲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這個以麥格理銀行為主體的投資集團,1969年在澳洲成立,是澳洲最大的投資銀行,而麥格理銀行也於1996年在澳洲上市。截至2005年7月29日為止,麥格理銀行總市值為110億美元,算是澳洲前20大企業之一。至於資產管理規模,截至2005年6月30日為止,共有710億美元。目前,麥格理集團在23個國家與地區均設有金融與投資服務,全球員工高達6,800多人。
#@1@#至於,麥格理證券的誕生,則是在2004年7月麥格理集團成功收購荷蘭國際集團(ING)在亞洲的現金股票交易、銷售交易等相關業務之後才設立的。透過這次收購行動,麥格理銀行以麥格理證券切入亞洲證券市場,包括台灣、香港、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都成業務重點區域。截至2005年6月30日為止,麥格理在日本以外的亞太區籌集的總股本,於各外資券商中排名第四,是亞洲金融市場非常活躍的投資家。換句話說,麥格理證券真正切入台灣市場是在2004年7月收購ING業務之後,但是,這個來自澳洲的外資券商,卻在短短不到2年的時間,好像澳洲袋鼠一樣,在台灣市場跳得又高又遠,快速崛起,威脅美林、高盛等一線外資券商。
#@1@#麥格理證券之所以能在台灣受到重視,主要是公司拜訪報告非常實在。經常閱讀麥格理證券報告的德勝安聯投信投資長吳宏圖,就非常肯定麥格理的報告內容,「寫得不錯!」因此,麥格理雖然因為在台灣市占率較低,被視為是二線券商,但是,比起美林證券全球化觀點,麥格理則是以區域研究取勝。這幾年來對台灣市場又非常用心,增加了台灣公司的研究,成為不少投資機構的參考指標。麥格理真正厲害之處,在於經常挖掘出一些中小型的飆股,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茂迪與喬山,讓麥格理一戰成名。去年年初,麥格里在茂迪股價約於200元左右,出了一份研究報告,一口氣將茂迪目標定在281元。當時,看好茂迪的人並不多,但是,麥格理的報告一出,極受矚目,買盤蜂擁而至;後來,茂迪股價還突破400元大關,足足漲了一倍。今日,茂迪能成為高價股,麥格理可說功不可沒。而這一役,也讓麥格理開始在台股嶄露頭角,對於股價有影響力。麥格理能夠發掘飆股,顯示研究團隊基本功做的很徹底,「我們研究了大家都會研究的公司,也研究了大多數人不會注意的公司。」麥格理證券台灣研究部主管杭奎斯(Chris Hunt)如此分析。
#@1@#據了解,一般外資一年所拜訪的公司約在60到70家左右,但是,麥格理證券的研究團隊所拜訪的家數,卻是高達110家左右,高出同業將近2倍,範圍非常的廣泛。然而,雖然拜訪家數比同業還多,卻絕非蜻蜓點水式,杭奎斯以自己為例笑著說:「同一家公司,可能一周見上3次。」麥格理研究團隊之所以如此勤於拜訪公司,主要是麥格理的選股策略是採由下而上,比較偏重個股基本面。「我們比較注重個股投資報酬率,例如股東權益報酬率、成本結構、淨收益、現金流量、負債比等等,也就是為資金找到最好的出路;我們最喜歡高股東權益或高股息公司,能夠給予較佳報酬率的公司,通常意味著公司經營的不錯。」杭奎斯解釋。
#@1@#也由於麥格理非常的重視基本面,對於個股的股價變化並不太在意,也對最常被當成投資指標的本益比沒有興趣。杭奎斯說,他們極力去避免從本益比或者是目標價去找股票,「這非常沒有意義,真的。」因為,本益比是以股票價格除以每股稅後純益(EPS)的比率,雖然具有參考的價值,但是卻容易受到股價波動,在計算本益比的時候,每股稅後純益通常會採用最近一年的每股稅後純益,3年前與3年後的本益比一定不一樣,而不同產業的本益比也會不同,因此,參考的意義有限。正因為非常用心作公司研究報告,因此,麥格理逐漸受到國際客戶的信賴,一位熟悉外資交易情形的人士指出,麥格理有很多單子都是來自國際法人,而非來自自營部,兩者之間差別在於:自營部容易出現自家人下買單情形,可是,如果來自國際法人,那麼資金一定是來自外部。國際法人透過麥格理下單,自然也讓麥格理可以大賺手續費。不過,麥格理善於推薦中小型股票,看在同業眼裡不免產生疑問。一位同業私下指出,這兩年,新到台灣的外資券商,像前年的里昂信貸(CLSA),為了快速製造市場知名度,都採取了和麥格理雷同的手法,「就是鎖定中小型股研究,然後在推薦報告中大力促銷,這些利基型的個股,只要準度夠,很快就引起注意,同時也很快建立起好的紀錄;之後,再推總經或大型股的報告時,才能與美林、高盛等券商競爭。」只是,「鎖定中小型利基股的操作模式,有時因會被暗指涉與公司派結盟,對經營公司形象也是一項考驗。」這位人士如此說。
#@1@#不過,麥格理證券並不在乎外界的看法。「我們的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成為最好的服務提供者,讓客戶賺錢才是重點。」杭奎斯甚至也不在意市占率。他嚴肅的說,市占率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你可以花錢去買市占率,但是,這對於我們的股東或客戶來說,並沒有實質的幫助,也不是發展關鍵。」或許正因如此,儘管麥格理認為進入淡季的台股,第2季沒有行情可言,但卻認為選對個股還是能賺錢,推薦了22檔個股,「我們對於挑選的每檔個股都非常謹慎,因為每檔股都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