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北京城,來自蒙古高原的沙塵暴,讓整個北京城蒙上一層厚厚的黃土,成了名副其實的黃城,剛剛度過沙塵暴侵襲的北京市民,開始忙碌的打掃街道巷弄恢復家園,就在北京城不遠處的星網工業區裡,數十位搬貨工人們忙進忙出,停在工廠外還沒熄火的貨櫃車上,掛著斗大的「富士康國際控股」(FIH)的公司標誌,司機高聲喊著「快點!快點!下班貨機剩下不到一小時就要起飛了」,而貨車開出工廠的大門口,面對著正是富士康的大客戶,同時也是全球手機龍頭諾基亞的中國總廠,十足顯示著兩家公司休戚與共的緊密關係。不單單在北京城,遠在匈牙利的諾基亞東歐製造基地旁,掛著富士康旗幟的廠房一樣緊鄰著這家全球大客戶,隨時準備把諾基亞的手機,出貨到全歐洲的每一個地方。
#@1@#富士康的生產線雖設在中國大陸,但在股市的影響力卻橫跨了港台兩地。2005年2月在香港掛牌的富士康,在短短一年內,股價從3.88港元大漲了3.5倍之多,以今年4月中旬每股高達17港元的股價計算,總市值已經突破千億港元大關,不但是中國電腦龍頭聯想電腦市值的2.5倍,也超過了香港第一大航空公司-國泰航空的總市值。富士康這一波股價成長的力道,在第一時間也推升了台灣母公司──鴻海在台股的表現。持有富士康74.29%的鴻海,不但股價也漲了一倍,總市值更突破了8千5百億元,僅次於台積電。使得這一對母子企業,成為港台兩地股價連動性最高的代表。而除了鴻海受惠外,花旗美邦首席分析師楊應超預估,在比價效應下,也會讓台灣的手機股水漲船高。首先帶動的就是同類型的手機代工股,包括了華寶、華冠、廣達以及手機股王宏達電,另外相關的手機零組件廠商,包括了綠點、閎暉、美律、可成、毅嘉等業者,還有上游的手機晶片廠商,像聯發科、凌陽等等都會因此受惠。然而,富士康之所以能「牽動」鴻海的股價,是因為富士康一賺錢,就有一大部分會進到鴻海的口袋。以富士康公布的2005年年報,去年年度營收高達63.64億美元,折合新台幣高達2千1百億元,不但超越了電子五哥中的明基(不含西門子手機部門營收),更打敗了偉創力,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組裝廠。
#@1@#如果在以獲利來看,富士康去年的稅後淨利約為3.85億美元,每股獲利約為0.056美元,相當賺進了1.4個資本額,如果用台灣的算法,就等於每股獲利14元。「由於鴻海目前仍持有富士康高達73%的股權,只要把這些投資收益全部認列進來,鴻海就可以因此增加90億元的業外收益,每股獲利貢獻高達2.2元,換句話說,如果鴻海去年賺10塊錢,就有超過2成的獲利是來自富士康」,群益證券資深分析師簡亦君形容。但富士康能賺錢,又能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吸金」,則全出自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的「精心設計」,以及整個鴻海集團的資源支援。前身是鴻海內部通訊事業群的富士康控股,並沒有安排由鴻海老臣執掌印信,反而是由一位才進鴻海6年,卻能100%執行郭台銘策略的年輕人統率,這位在香港出生的外商專業經理人,他的名字叫做「陳偉良」。這位掛名為富士康董事長的陳偉良,香港出生、7歲就移民美國,之後曾在Commodore Electronics與Atari兩家美國知名科技公司工作。2000年在郭台銘的盛情邀約下,加入了鴻海集團,初期擔任鴻海光通訊「鳳凰」計畫的主持人之一。雖然後來光通訊市場的泡沫化,鳳凰計畫因此夭折,但是看中陳偉良能力的郭台銘,卻要他轉任鴻海集團採購長一職。
#@1@#陳偉良讓郭台銘「看中」之處,就在他的成本管控。曾經擔任Atari採購經理的陳偉良,進到鴻海集團後,雖然碰到電子大廠頻頻殺價,但採購績效仍然相當驚人。就以2002年到2003年來說,鴻海的毛利率只從6.72%降到6.2%,但同一期間業績暴增一倍的廣達,毛利率卻從原本的8.77%大幅下滑到只剩下5.9%。正因為陳偉良控制成本有一套,對於積極想進入手機代工市場卡位的郭台銘來說,就成為絕佳人選。為了奪下全球前三大手機客戶諾基亞、摩托羅拉以及索尼愛立信的訂單,陳偉良可是花足了所有精神。就以諾基亞來說,陳偉良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常駐在芬蘭跟諾基亞的採購人員爭取訂單。最後透過併購諾基亞的手機機殼代工廠芬蘭藝謀公司(Eimo Oyj),讓陳偉良終於奪得了諾基亞的手機代工訂單,而隨後郭台銘也用同樣的手法,陸續吃下摩托羅拉的墨西哥廠,以及買下奇美集團的手機設計公司——奇美通訊,順勢接下了摩托羅拉的訂單。然而,搶下了這些手機大廠的代工訂單不代表獲利表現就會好,像台灣目前最大的手機代工廠——金仁寶集團旗下的華寶通訊,承接摩托羅拉的訂單,業績雖然直線飆升,但是第1季毛利率卻只剩下8.97%,不但比起去年同期13.11%大幅下滑,也比去年全年毛利率9.43%來得差。「像華寶只接單一客戶的大單,不但風險度高,而且在承受客戶競爭的壓力下,毛利率想要維持其實非常困難,相對來說,擁有鴻海集團零組件資源支持的富士康,在營運上就比華寶好很多」,觀察兩家不同商業模式創造出的手機獲利,高盛亞太區首席分析師金文衡表示。
#@1@#與郭台銘做過生意的科技人都知道,鴻海集團賺錢的方式,就是上下游垂直整合。對於郭台銘來說,只要客戶肯下單,從組裝到設計都可以奉送,鴻海就只賺客戶的零件錢。「在郭台銘的心裡,設計可以贈送,產品組裝可以贈送,只要零組件能賺錢,就可以全部補回來。這種觀念和所有廠商背道而馳,也是富士康賺大錢的祕訣。」資策會市場研究中心(MIC)副主任秦素霞說。就以目前的手機市場來看,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所謂的設計代工(ODM),像是華寶、華冠、廣達就是承接這種訂單,從產品設計到組裝全部都交給代工廠來做,手機大廠只要求價格犀利,另外一種就是純製造代工(EMS),像是偉創力就是這類的公司,所有的設計在這些大廠身上,這些代工廠只要去掌握好零件、組裝與運送就好,兩者之間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但是碰上了郭台銘的富士康,除了有純代工製造的訂單之外,也透過了奇美通訊開始承接設計代工的訂單,再加上鴻海集團垂直整合的零組件實力,不但每家組裝業者碰到富士康都會搖搖頭,就連上游的零件供應商,像是綠點、閎暉也都深怕富士康的搶單。「在某些零組件的毛利率幾乎都高達四成以上,例如機殼、機構件、連接器等,挾著獲利的靠山去搶單,富士康當然贏過零組件廠的單兵作戰」,金文衡分析說。
#@1@#只是,台商西進大陸發展,早已進入資本密集的階段。尤其,富士康除了大幅拉開與台灣同業的距離,還要與偉創力這般國際級企業較勁,資本的需求,恐非鴻海能憑一己之力所能支應。「鴻海想要突破台灣資本市場投資大陸40%的資本上限,唯一的途徑就是走向海外搶錢,第一個目標自然就是離中國市場最近,資金又活絡的香港股市,」楊應超說。由於,港股這2年來,受到中國概念股的加持,吸引著外資持續加碼,早就讓郭台銘心動不已,雖然鴻海在台股早就是外資的最愛。但是在一片中國熱之下,如何讓早就在大陸布局多年的鴻海帝國可以收割成果,自然是郭台銘思考的方向。藉著富士康控股在香港的上市,不但可以讓鴻海集團的資金運用更加全球化,也能夠讓鴻海不單單只是台灣人的鴻海,進一步也可以成為中國人的鴻海。展望新的一年,日前手機龍頭諾基亞已經調高全年手機出貨量達到9.1億支,明年更上看10億支大關,而坐擁摩托羅拉以及諾基亞兩大客戶的富士康,也積極隨著客戶的腳步前進印度設廠,就是希望能夠掌握著下一波的業績來源;另一方面,富士康去年吃下的奇美通訊,承接來自於索尼愛立信的新訂單,也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出貨,成長力道更為可期。「雖然,富士康的競爭會讓台灣手機代工業更加嚴苛,但相對的比價效應,也會讓台灣的手機股水漲船高,大家都會有好處的,」看著富士康超熱的股價,對於台灣手機股的前景,楊應超非常有信心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