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人口快速變遷,加以建地取得不易,合勤健康事業如何說服地主,以合建方式建構複合式開發經營模式,並將資產型態劃分為各自持有產權,以及部分出售、部分回租、部分保留經營日照中心,再透過物業經營管理來建構同鄰不同居的照護共生連結關係,可否將整個建案選址、規劃設計以及未來經營管理方面分別說明,俾便讀者更加清楚了解同鄰不同居的照護共生之發展趨勢。首先,建案基地必須具備交通便捷性,並且在產品規劃設計方面,除了服務內部之外,也要兼具服務社區居家照護的外共生關係,才能發揮同鄰不同居的功能,並建構全齡學習住宅環境。苗栗共生宅實務案例解析:一、苗栗共生宅地理位置─具有交通便捷性優勢隨著高鐵、西濱、台鐵山海線大幅提升苗栗交通便捷性,加上竹南綜合運動公園、苗北藝文中心落成,苗栗不再是國人刻板印象中的西部「後山」,因此,有不少退休族反而鍾情於苗栗獨特山水景觀,可以享受田園與現代化並重的悠閒舒適生活。另外,東西向以三條重要省道沿線分為台1線的海線、台13線的山線、台3線的內山地區;南北向則以三條重要橫向道路沿線分為北橫公路(台1己+縣道124替代道路)的苗北、中橫公路的苗中、南橫公路的苗南,各以頭份市、苗栗市、苑裡鎮為發展核心。二、同鄰不同宅的共生宅─兼具同鄰又能相互照顧之功能由大暐建設與合勤建設攜手共同投資興建的「合勤健康共生宅-苗栗建案」,是台灣第二個共生宅開發案,基地位於苗栗交流道往苗栗市區方向,路程約六分鐘,位居國立聯合大學對面,鄰近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兼具交通便捷與醫療需求。此外,在建築物規劃設計上係依據地形環境來搭配客群定位,分為前後兩棟,並以兩代宅同鄰不同居模式建構全齡學習住宅環境。本案是由三個合作夥伴共同投資,以大暐建設、合勤建設與地主共同合建方式產生第一個共生點,在此條件下將資產型態劃分為各自持有產權,以及部分出售、部分回租、部分保留經營日照中心的模式,另外,也與大學共同合作,提供莘莘學子以服務換取房租減免,而產生多面向的線型共生關係,最後再透過物業的經營管理來建構家屬與長輩同鄰不同居的照護共生連結關係。三、產品規劃設計─分棟同鄰共居,並兼具服務社區居家照護的外共生關係。本建案分為兩棟,前棟每層樓規畫有十戶一房產品,五個樓層共計五十戶套房,另外,一樓還規劃有便利商店、咖啡廳,地下室則有樂齡學習場域,整棟建築具備附照護服務機能的樂齡住宅,至於二樓及三樓則為小規模多機能機構,並具有日照中心、喘息服務的功能,進駐在此的居護、居服所辦公室,除了服務內部,也兼具服務社區居家照護的外共生關係。後面一棟規劃為每層樓六戶的三房產品,四個樓層共計二十四戶,分為首購小家庭產品,讓子女可以選擇跟長輩共住,或者也能選擇購置前棟樂齡住宅,藉此達到同社區分棟居住而又能夠相互照顧的內共生關係,以期發揮同鄰不同居的功能。此外,更以節能環保、永續發展為主軸,在屋頂架設太陽能發電系統,並將發電轉為該棟建築公設用電,也能轉為售出供台電調節運用。為考量銀髮族的居家安全,在緊急救護系統上,共生安養宅也在房內特別設置AI微電腦緊急救援智能系統、電流過載保護系統,以確保家電或電器的使用安全。此外,在無障礙環境空間中更重視介面整合,其中尤以不同材質、高程及排水系統最為重要,凡此都在本案開始規劃設計時全盤考量,讓整個居家空間都具有無障礙的舒適環境。由上所述,透過住宿、餐飲、活動三個元素以及共生宅設計原則,建構出各種不同型態、不同高齡產業發展與安養住宅的多樣化功能,主要是因為高齡者生命歷程不同、身體健康狀況各異,以致需求並不聚焦且充滿不確定性,所以必須透過跨界、探知、拼圖、升級,才能彈性動態建構出能夠滿足高齡社會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