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以來的台股行情,令人血脈賁張;這一股瘋狂的氣息,也已從號子裡竄出,悄悄地潛入了校園……5月4日,在政治大學的校園裡,一大清早,葉宏鈞並不同於一般大學生吃喝玩樂,然而他正在忙什麼呢?是上MSN哈拉聊天?還是到拍賣網站競標買有趣的玩意兒?其實都不然。此刻,他所盯的螢幕上跳出的是──個股的股價走勢圖;穿著運動衫配上刷白的牛仔褲,清新的外型,一副大男孩的樣子;但是,這時緊盯著股價變化的他,銳利的眼神卻像個投資家;「好,就是這一支!」,葉宏鈞在鍵盤上,飛快地舞動著雙手,迅速地敲進了創見,買下2張股票。再將鏡頭移轉至台北大學建國北路校區社團辦公室附近的教室。這裡,正在進行一場研討會。「從技術線型與產業脈動來看,下半年大盤的漲勢依舊看好,」台上這一名架式十足的講者,他不是證券分析師,也不是研究員,他是今年才剛滿20歲的大二學生陳培志;年紀雖輕,陳培志卻已有5年投資經驗;現在,他也是台北大學證券研習社教學長。陳培志在台上講的振振有詞,台下的社員們,則是奮力地作筆記。同樣是20歲,每個人過著不同的人生。有的淪為學生卡奴,被卡債纏身;也有的人,鎮日渾渾噩噩在校園裡晃盪;但是,葉宏鈞、陳培志等散落在各個校園的證券投資社的同學,卻已經懂得用錢賺錢。他們拿著數十萬到百萬的資金,鑽研股市,選定特定標的下單;有時,短短不到三個月,獲利就超過兩成;有些同學就在一買一賣之間,4、50萬輕鬆入袋;相較於上麥當勞打工,死命地站台,一星期下來,可能還賺不到1,000元,投資報酬率相距400倍。
#@1@#「台北大學證券研習社社員已經超過100人,且人數仍不斷快速成長,表示校園投資已經形成一股風氣,」台北大學證券研習社社長蘇硯農表示。首創校園證券研習社的淡江大學現任社長張震銘,也贊同這樣的說法:「不僅社員增加,實際參與社務運作的人數,也已達4、50人。」一股投資新勢力,已經在校園裡迅速坐大。從證券公司客戶層快速年輕化趨勢,也印証了這股年輕投資勢力崛起的事實。70年次元大京華公關林宜萱,也是從學生時代就隨著媽媽進出號子,她舉具體數據說明,元大京華20~24歲的客戶,去年四月底占總客戶數的6.18%,到了今年同期,已升高至10.18%;這個年齡層的開戶數成長率已達74.75%。
#@1@#這一群年輕的校園投資家,多半來自一個個投資家族。1940、50年出生的嬰兒潮世代,在他們年輕時,趕上了1986年開始,為期10年的股市大多頭;在他們中間,不少人活躍投資市場;當這些人為人父母,或是長輩時,也將這樣的觀念「感染」給自己的下一代。這些股市老手,每天在股市裡忙進忙出,將手中的股票殺進殺出,一幕幕鮮活的股市浮生記,烙印在孩子們的童年記憶裡。東吳證券研習社社長潘介瀚的投資啟蒙老師,就是他的姑姑;從姑姑身上,潘介瀚體悟出投資的樂趣。他清晰記得,每天上午開始,電視就是播放著股市行情,這時,姑姑忙得很;她忽而抬起頭看著電視畫面上的即時行情;緊接著,又低頭看著財報、各家報明牌的投資雜誌,一個上午,賺進了數千元甚或上萬元的買菜錢。在耳濡目染下,潘介瀚對投資也略知一、二;一滿20歲,他就為自己開戶,將存下來的4、50萬元零用錢,投入股票。這一群投資老手,不僅成了孩子們理財的「模範」,更提供子彈,成了他們的「幕後金主」。「我媽媽答應我,如果我要投資,她願意資助我,」臉上不脫稚氣、但說起話來有模有樣的政大證券研習社社長彭怡萍說。陳培志的父母,在他就讀建國中學一年級,哥哥也還是大一新生時,同時給了他們兄弟倆一筆投資基金,鼓勵他們早早上戰場,親身體會一下股市的殺戮氣息;他們父母的邏輯是:早受傷、早痊癒,早點練就強健的投資體質。
#@1@#除了父母作靠山,資訊取得便捷,也使得新一代投資高手的表現青出於藍。64年次,但在大學時期就已經縱橫股海的林欣模指出,現在的大學生投資股票,資訊取得比以前容易太多了,相關的研究分析報告,俯拾即是。「1995~2005年是新金融商品百花齊放的年代,期貨、選擇權紛紛出籠,選擇多、機會多,投入的人自然也變多了,」寶來財富管理副總廖銘燦表示;他進一步強調,現在,各種投資商品的進入門檻降低,幾乎每一項商品,只要備妥10萬元,就可以進場操作;因此,吸引了喜愛冒險的學生競相投入。相較於一般社會人士,學生投資高手展現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衝勁。他們偏好投資風險高的金融商品,投資手法更為大膽,其中,有人還沒搞清楚股市,就搶進槓桿比率達200~700%的期貨市場;或是融資買進、融券當沖;敢衝、敢賭的膽識,令人咋舌。政治大學財管系二年級學生葉宏鈞在今年2月10日開戶後,3月份切入權證市場,操作績效200%;剛剛才考完期中考的他,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又涉獵另一項金融商品──選擇權。另外,仍在美國攻讀金融碩士的林姓同學更神,靠著網路下單操作期貨,獲利比率高達700%。股市豈會是天天過年?進場下單,只要輕敲幾個鍵的功夫;只是,遇上股市狂跌時,這群孩子投資王怎麼面對?儘管,現在投資股票的功力幾乎已經練就到了「穩賺不賠」的境界,但是,潘介瀚與張震銘也曾經慘賠過。張震銘就表示,「不要把全部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這種分散風險的觀念,儘管是老生常談,但卻很少人真正做得到;一看到某一支股票猛飆,就會不由自主地將所有的錢押下去;結果,股票一跌,心血全泡湯。葉宏鈞就苦笑的說:「剛開始投入權證市場時,沒看準大盤盤勢,賠了10萬元,我足足待在家裡三天,閉門思過。」對於這一群來自校園的出柙猛虎,投資界的前輩們怎麼看他們?廖銘燦認為,大學生提早有投資理財觀念,基本上是正確的。已經舉辦三屆「證券投資智慧王」的證交所公關主任謝菁菁也表示,參加模擬投資競賽有助認識股票市場,藉由比賽,可以從中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並熟悉證券交易法規。不過,廖銘燦還是要提醒這一群孩子們,要證明自己投資眼光奇準,或者投資自己的夢想,都要有基本面作支撐;做好產業基礎面的研究分析,一步一腳印才能真正從金融市場中賺到錢。年輕人多半被成功經驗吸引,孰知,股市中更不乏悲慘的故事。《一個投資者的告白》一書作者安德烈‧科斯托蘭尼,靠著投機操作各種跨國性金融商品,獲取一生無虞的財富,卻也曾因為融資買賣而遭斷頭;這些年輕的投資者,也應記取前輩血跡斑斑的教訓。對於可能遇上的投資風險,這些孩子們竟也樂觀以對。「其實賠光也沒關係啊,因為,金額都不大;但是,我可以賺到經驗。我不想在我玩起100萬,或是1,000萬時,才遇到慘賠的狀況。」害羞的台北大學財政系二年級林吾軒,有信心地回應著長輩憂心的看法。台大證券研習社社長陳韋翰也有一套自己的邏輯,進出投資市場,可以是投資,也可能投機的行為;而他們要做投資決策前,會進行縝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