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倫敦市場午盤和紐約商品交易所裡的螢幕上不約而同地亮起了「原油價格突破72美元!」的大字。近兩年來,油價數字不斷攀高;持續上漲的幅度,雖然,已經讓產業分析師由一開始的驚呼到習以為常;只是,大家還是沒料到:去年8月下旬,石油價格突破每桶62美元大關之後,在短短的6天後,被視為重要關卡的70美元,卻如同一張薄紙一般,被輕易穿透。不到半年的時間,原油價格飛速飆高,害慘了輪胎業者。輪胎的主要材料天然橡膠,占成本的6成;它最主要是由原油提煉;因此,油價漲,連帶牽動天然橡膠報價提升,而且,漲幅高達兩成。最近,輪胎業者因面臨成本快速提高,利潤被嚴重壓縮,呈現一片哀鴻遍野。
#@1@#就算是老牌輪胎業者正新橡膠,也難以倖免。「因為原油價格上漲,所增加的成本無法立即轉嫁,去年,正新的營運表現真的比較差,」正新總經理陳榮華坦言。雖然,去年公司仍繳出了EPS1.22元的成績單,但是,相較於前年的2.18元,大前年的3.01元,仍衰退不少。正新算是輪胎業的模範生,它在國際間的品牌知名度直逼自行車業者巨大,以及防毒軟體廠商趨勢科技;即便如此,這一波原物料價格波動的颶風襲來,正新依舊難逃劫難。但是,不到一季時間,正新原本向下墜落的財務數字,卻逆轉直上。去年,因為上游原物料漲幅超過預期,毛利率一度壓縮到剩17%;根據證交所公告的資料顯示,正新首季累計營收為新台幣32億元,毛利率再回到20%,單季稅後純益達6.0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0.53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5.9%,營益率也又回到5.59%。這是在成本上升,價格跟著調整下,正新卻逆勢成長繳出的成績單。1992年從董事長羅結手中,接下總舵手棒子的陳榮華是怎麼做到的?首先,陳榮華分析獲利下滑的成因。「原油價格已經連續兩年走高,但是,我們的產品卻沒有立即跟進調高,才會出現毛利率下降,」陳榮華表示。為了苦思對策,陳榮華好幾個夜晚不得成眠。在那一段日子,陳榮華常常在夜裡驚醒,之後,就無法好好入睡。他在房裡,上床又下床了好幾回,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們走在正確的軌道上(right track),面對這一次的困境,一定有辦法克服。」最後,陳榮華決定採取分批調漲售價的策略,以個別產品分批進行調價,緩和成本持續攀高的壓力。「說服」是陳榮華維繫客戶忠誠度的利器。難道沒有客戶發出怨言嗎?當然有。對於車廠而言,一台車子的定價是固定的,一旦零組件的成本提升,在不容易提高消費者售價的情況下,勢必壓縮車廠的毛利;所以,一旦零組件廠商將成本轉嫁給車廠,車廠當然會跳腳。「一下子就調升了5%~10%的價格,不如,我們換一家輪胎供應商好了。」一度,某大車廠的總公司會議室還發出這樣的聲音。「中油要調漲油價,也會向消費大眾說明是因為反映原油上漲,」陳榮華說。他認為,同樣的道理,正新要調高價格,也是時勢所逼,並非惡意哄抬。於是,站在第一線的業務人員,不斷地向客戶強調:彼此間在生命共同體的關係;具有相互依存的伙伴關係;這一波價格調漲是為了反映成本,大家必須共體時艱,才能度過寒冬。過去的三個月,這些話一直被公司的業務人員拿來說服車廠客戶。
#@1@#陳榮華並以「價值論」迎戰「價格戰」,挽回客戶的心。「對客戶而言,產品能夠順利賣出去最重要,如果,他們只是一味地低價進貨,但是,產品品質不好,最後,銷售不出去,或者,還得低價賤賣,那也沒用,」陳榮華說。他用「價值論」迎戰「價格戰」;結果,不僅維繫住舊客戶,一個都沒有跑掉,還吸引了新客戶的上門。4月,陳榮華親自拜訪中東、利比亞等國,談定了訂單,他運用市場風險分散的策略奏捷,證實了一切。統一投信預估,今年上游原物料漲價空間有限,下半年,輪胎業的整體營運狀況將明顯改善。只不過,陳榮華卻說:「雖然,原油價格回穩,但已經調漲的價格,我並不打算降下來。」他的信心,來自自己的一套「電梯哲學」,也就是說,經營事業應該著力於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而非價格上;這一套哲學仍奠基他的價值論。陳榮華認為,一直在壓縮成本中打轉,只會掉入無止盡的死亡漩渦;因為,代理商每年都來砍價錢;萬一,有一天正新的成本電梯無法再下降時,代理商就會棄你而去、尋找價格更低廉的代工廠;因此,只有搭乘往上升的電梯,「寬廣的市場空間,才是你的」,陳榮華振振有詞地說。因此,陳榮華堅信,唯有找出可以長期維持的競爭優勢,以及對手無法複製的特色,才是企業的致勝關鍵。所以,除了視產品別分批調漲售價外,陳榮華在產品的推陳出新上,也花了不少功夫。
#@1@#「除了一般轎車用胎外,正新也提高越野車、卡客車等高性能、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出貨比重。」正新總經理室經理李宏格表示。在中高階輪胎比重逐漸提高至六成之後,為了客戶提供更高的產品附加價值,正新在面臨上游原料成本上揚時,具有更高的轉嫁能力,也保住了毛利率。多年來,正新在新興市場的耕耘,也開始收成。統一投信預估,今年,正新海外各廠產能滿載,毛利皆呈現成長態勢,包括廈門海燕廠、天津大豐廠及泰國廠,第一季毛利皆成長10%左右;再加上,首季泰國廠出現約新台幣3億元的匯兌收益;今年正新的營收可達 133億元,稅前盈餘24億元,每股稅前盈餘為1.91元;明年毛利表現更好,營收預估為129億元,稅前盈餘33億元,每股稅前盈餘2.63元。「輪胎業是製造業,講求的是一步一腳印的功夫;不過,更重要的是要用頭腦思考未來方向,掌握市場需求,再隨時調整腳步。」5月13日即動身前往美洲,展開為期半個月客戶訪問行程的陳榮華說。38年前,正新不過是一家員工人數不到200名、資本額600萬元的機車及自行車胎代工廠;現在,它的輪胎已行銷全球120多個國家、年產值高達380億元,排名世界第13大的輪胎製造商;正新自創的瑪吉斯(MAXXIS)品牌,在10個美國男孩子中,就有7個人認識它,對這些美國男孩而言,MAXXIS就和麥當勞一樣,陪著他們長大。由此而見,由品牌締造的價值,讓陳榮華得以帶領著正新價格戰中逆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