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星期,身處台灣島上的2,300多萬人民,不斷接受同樣的疲勞轟炸;每天在電視上看到的新聞,竟然繞著兩則新聞轉,一個是台開弊案,另一個則是南迴搞軌案。有企業界老闆戲稱,乾脆把要辦的活動挪到台東李家隔壁去辦好了,因為每天駐紮在那裡的媒體就有6、70家,不怕沒有媒體曝光;而繞著台開弊案轉的媒體,更是破百。被喻為美麗島的台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1@#上星期我在錄製「全民拚理財」節目時,邀請了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丁克華、台開監察人暨知名律師尤英夫、檢改會檢察官劉承武共同參與證券制度的弊端這個議題的探討,希望可以為我們證券市場上的種種制度把脈。其中,尤英夫律師還是在台開案爆發,婉拒所有媒體的訪問後,首度應邀曝光。他直指媒體要爭氣,不要只看表面的資訊就單面的解讀,提供給大眾錯誤的訊息;劉承武檢察官更是表明,從來沒有一個節目或媒體邀訪他談論的是制度上的檢討,每個人都想知道弊案的最後會怎麼發展,想要了解更多八卦內容。我們很慶幸,在身為媒體的角色上跳脫追逐八卦的框框,追求對未來更有建設性的議題探討。弊案,早在不同政黨執政前就多得不勝枚舉,制度與政策面的執行問題,卻乏人問津。突然間,大家關心的只是弊案的發展、像肥皂劇一樣的八卦劇情,行之有年的制度弊端卻沒有人來過問。陳總統好不容易公開表示要下放權力,不過,大家對他的信心顯然不夠。控制、集權是工業社會的特徵;在現代化的世界裡,授權、下放權力卻是這個社會的要求。
#@1@#不過,我卻認為,授權、下放權力得有幾個先決條件:1. 團隊的工作能力很高,又是專家時;2. 團隊的成員能夠稱職時;3. 團隊的領導人能夠以身作則時。有了這幾個條件,授權、下放權力才能適用、才能奏效,而不會淪為只是輿論壓力下的輕率決策。我常認為,古人的偉大道理往往能撼動人心、驗證時代的發展。所以身教大於言教,正是不變的道理。團隊的領導人如果無法以身作則,麾下的成員只會上行下效,最終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