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賣牛奶花生湯的公司,在廣告上強調,花生湯所用的土豆是電腦仔細挑選出的,品質掛保證,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更讓人好奇的是,電腦真的無所不能到可以撿土豆嗎?其實,電腦不只可以撿土豆,連滾土豆也難不倒它。當電腦具有各種數位IC執行運算與判斷功能時,就可以處理每顆土豆的重量資訊,就可以撿選土豆,可以處理滾土豆機器的溫度資訊就可以控制溫度,把土豆煮到鬆軟可口;不過,前提是要先有類比IC將每顆土豆的重量、滾水溫度等「類比資訊」轉成數位IC「看得懂」的「數位資訊」,電腦的運算與判斷能力才得以發揮。
#@1@#將外界傳遞的物理資料如:重量、溫度、光線、顏色、聲音、電流等連續訊號,轉成數位IC能處理資料的數位訊號,是類比IC的任務。因此,簡單來說,類比IC是數位IC的翻譯員;隨著電腦開疆闢土積極跨入各種消費性電子產品,並積極從桌上走進客廳與廚房,企圖讓各種家電在電腦的進駐下,變得更聰明;亦步亦趨跟著數位IC腳步走的類比IC,重要性也與日俱增;甚至,可以這麼說:若無類比IC進行資料轉換,安置在設備內的數位IC將英雄無用武之地。IC設計包括數位IC與類比IC的產業中,類比IC比重雖不大,但整體市值自2004年來,已破300億美元,以15%至20%年成長率持續提升;此外,類比IC市場並無出現如英特爾(Intel)或超微(AMD)兩家獨占微處理器市場的現象,也無DRAM大廠寡占記憶體市場的情形,因此,類比IC設計廠商有較大的競爭與成長空間。
#@1@#目前,台灣類比IC的產值占全球市場的比重仍不及2%,國內系統業者90%的類比IC仍購自國外。隨著台灣類比IC廠商技術能力提升,台灣類比IC產業將受惠於進口替代效應,成長空間更大,平均年成長率約24%;其高毛利與成長穩定的產業特性,勢必吸引更多競爭者加入。然而,由於設計者必須具備製程、電路設計與半導體物理特性的整合能力,只有經過千錘百鍊的老師傅才能勝任這項任務,而且,如果提供系統的電流不穩,甚至會讓整個系統燒掉;因此,硬體廠商對晶片供應商的認證相當嚴格,時間長達2到3年,所以市場跨入門檻高;在此情況下,新進者不易在短期內介入,更遑論成為價格破壞者。隨著消費性與手持式電子產品功能更多元,所需要的零件與電力更多,且多數零件的電源電壓並不相同,使市場更重視電源的管理能力。好比說:在手機鋰電池裡,放入負責監管各組cell不要過充電(會爆炸),與欠充電(會老化)的管理IC、液晶面板電源管理IC,則在無VGA信號一段時間後會自動關閉背光燈管、手機進入待機狀態時,除了通訊模組外,其他元件將進入省電狀態。
#@1@#如前所述,在電源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下,類比IC中又以電源管理IC的成長性最被看好,因此,近幾年來多家切入類比IC的台灣廠商,紛紛以電源管理控制IC為主要目標,包括立錡、類比科等廠商(見表);廠商主要的產品為 PWM IC、LDO與MOSFET等;其中,又以具備PWM技術,推出PWM IC產品的廠商較具競爭力,包括:立錡、類比科、圓創、致新。立錡以切入主機板內建的CPU用PWM IC起家,目前為全球第3大主機板電源管理IC供應商,全球市占率達16%至20%;隨新世代規格的推出,有機會更進一步提升該領域市占率;此外,立錡近幾年積極擴展至其他領域,如手機、網通、面板、數位相機等;其中,網通、手機與面板等市場成為今年後的主要成長動力來源。
#@1@#在主機板領域已有立錡盤據下,筆記型電腦(NB)、手機電源管理部分也有致新等業者占據下,IC產業資歷較淺的類比科選擇專攻當時還未成氣候的面板市場,經過長期努力,國內如:友達、華映、廣輝等主要面板廠都已成為其客戶;LCD相關產品線在國內市占率已達24%,面板產品之毛利率約可達40%,高於同業;為增加產品多元性,積極跨入LED用PWM IC,已通過華寶認證。以光儲存驅動馬達起家的圓創,目前該項產品已占營收比重達50%,近年受到大陸光儲存驅動馬達廠商低價搶單的影響,使得單價、毛利率大幅滑落,該項產品毛利率僅10%以下,成為公司獲利能力衰退的主因;加上2001年跨入數位相機(DSC)用PWM IC市場,在Maxim、立錡、類比科等競爭者加入後,領先光環不再,使得業績遲遲無法改善。不過,圓創於2005年第4季率先推出七通道、高效率、高整合度的數位相機PWM IC,已送件公司包含普立爾、佳能、華晶科等廠商,以普立爾為主要業績來源,預計在2006年下半年開始產生效益;此外,也開發相機用驅動馬達市場,以避開殺價競爭激烈的光儲存驅動馬達市場,並積極跨入面板用PWM IC,主要客戶為奇美、彩晶。此外,專攻筆記型電腦用LDO產品的致新公司,上半年受到Intel CPU降價影響市場買氣,導致出貨量不佳,致新業績也因此疲弱不振;但隨著市場買氣回籠,筆記型電腦廠出貨量明顯放大,帶動致新7月營收創下今年新高;此外,近期亦積極跨入筆記型電腦用PWM IC與手機用LDO市場,預計最快9月可見到成果。隨著筆記型電腦銷售回溫與新產品挹注下,下半年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