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以為投資很難,甚至認為想要高報酬時,一定得同時負擔高風險。本書作者菲爾.湯恩可不這麼想,他強調,只要學會「巴菲特投資第一定律」,每個小散戶每周只花15分鐘,就可以在幾近無風險的狀態下穩賺15%。《有錢人就做這件事》不僅是美國200萬小額投資人的股市新聖經,更是紐約時報排行榜第一名的暢銷書。本刊摘選第一章及第三章,將介紹什麼是第一法則,以及第一個M(意義),說明投資人對企業的了解程度的重要性。
#@1@#首先,你必須了解,字面上來說,第一法則就是:「不要賠錢」,但實際的意義是有把握地投資。所謂「有把握」,是因為你以優惠價格購買極優異的企業。所謂「極優異」,其實包含三項簡單要素。第一,「極優異」意指這企業對你有意義:你對它有足夠的了解,如果能夠的話,你想擁有這家企業,你會以擁有這家企業為榮,這家企業反映你的價值觀。第二,「極優異」意指這家企業符合一些財務健全性及獲利力的標準,特別是,它必須有所謂的「護城河」(moat)。第三,這家企業必須有優秀的管理團隊。不過,光是「極優異」還不夠,我們必須以優惠價格買進這家公司的股票。所謂的「優惠」,指的是有非常大的「安全利潤」(margin of safety,簡稱MOS);就我個人而言,以5毛錢買進價值一塊錢的東西,就是不錯的安全利潤,因此,一旦我知道這家企業的價值,我就想以一半的價格買進,很顯然地,這麼做將使我在未來的某個時點變得非常富有。要知道一家企業的價值,並非易事,但也不是不可能。若一家企業是「極優異」的,那麼,它必然是一家可預測的企業,若可預測,我們就能決定價值。若是一家無法預測的企業,我們就不可能知道它價值多少。
#@1@#第一投資法則可分為四個簡單明瞭的步驟:1. 找到一家極優異的企業;2. 知道這家企業的價值;3. 以相當於價值一半的價格買進這家企業;4. 重複上述步驟,直到你變得非常富有。我在學習第一投資法則時,領悟到了這個事實:一項東西的價格並非總是等同於它的價值。例如,若我想買一輛新車,在我走進經銷店之前,我已經對這輛車的價值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我知道它的真實價值,我知道它的售價是介於某個範圍,我不打算支付經銷商所開出的任何價格。但是要是我不知道這輛車的價值呢?經銷商賣給我的價格可能比這輛車的價值要高出許多。若我支付20萬美元購買一輛真實價值只有10萬美元的朋馳汽車,等到我出售這輛車時,我將會賠許多錢,可是,若我能以5萬美元購買這輛車,等到我出售它時,我就能賺錢。把股票當成企業來購買,也是相同的道理,差別只是股票沒有張貼於窗戶上的標價,我們必須知道標價是多少,然後以更低價格買進。若我們不會期望汽車的售價能確實反映這輛車的實際價值,那麼,我們為何要期望企業的售價能確實反映其實際價值呢?企業和汽車及其他可販售的商品有一個重要的差別:企業的標價(真實價值)係依據它能替業主(亦即股東)產生多少未來盈餘來決定,第一法則投資人可以檢視一企業,很快地知道此企業未來能產生多少盈餘,並由此算出此企業的標價,這就是我將要教你如何做的事。一旦你知道如何計算一家公司的標價─亦即這家公司的價值,不論市場上的售價為何,你就能開始有把握地投資,並堅守第一投資法則。
#@1@#至於如何尋找極優異的公司和優惠價格?我們可以檢視「四個M」:意義(meaning)、護城河(moat)、管理團隊(management)、和安全利潤(margin of safety)。欲了解四個M的精髓,其訣竅在於把它們轉化為你在評估一企業是不是個好投資時所必須問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1. 這家企業對你有意義嗎?2. 這家企業有寬廣的護城河嗎?3. 這家企業有優秀的管理團隊嗎?4. 這家企業有很大的安全利潤嗎?問題一:「這家企業對你有意義嗎?」所要求的是,唯有在你願意以這家企業當成你的家庭未來100年的唯一財務支柱下,你才能買進這家企業。換言之,你最好要知道自己買的是怎樣的一家企業,因為若此企業倒了,你的家庭生計將因此陷入困境。另一個要求條件是,你必須把自己當成是這家企業的唯一業主;換言之,你最好要知道這家企業的營運情形,並確定它遵奉令你覺得安心的一套價值觀。問題二:「這家企業有寬廣的護城河嗎?」這家企業必須有能力對抗競爭者的攻擊,就好像抵抗企圖攻陷城堡的軍隊一般。換言之,你最好要能準確地預測這家企業的長期未來。問題三:「這家企業有優秀的管理團隊嗎?」你必須對負責營運此企業的人所作所為有信心,就好像他們把這家企業當成他們的家庭未來一百年的經濟支柱一般。換言之,你最好要能相信他們不會為了他們本身的短期利益而欺騙你、犧牲你的利益。問題四:「這家企業有很大的安全利潤嗎?」知道這家企業的價值,並且能以遠低於其價值的價格買進。換言之,你購買此企業的價格最好要夠便宜,便宜到足以使你在日後出售它時不會賠錢─即使是你當初評估錯誤而買了它,也不會在賣出時虧錢。買企業 不是買股票第一個問題:「這家企業對你有意義嗎?」隱含了另外兩個問題:(1)你想擁有這整個企業嗎?(2)你對它有足夠的了解而能夠擁有這整個企業嗎?當我在尋覓採購一家優良的企業時,我總是告訴自己:「菲爾,若你買這家公司,你將擁有這整個公司和它所隱含的一切東西。」就算我只是透過購買股票的方式,擁有這家公司的一小部分,我仍然一再地這樣告訴自己。我之所以一再複述這句真言,是有非常重要的理由:這能使我把自己想成是這家公司的業主,而不是一位股票投資人。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第一法則投資人,這點非常重要。若我們購買一家企業時,把它視為一家企業,而不是當成購買股票的投機行為,它就會變成個人的東西。我想要這家企業變成像是我個人擁有的東西。這是決定把我們的錢投資於何處的一個重要起始點。
#@1@#我們決定投資的企業將是我們支持繼續營運的企業,例如,若我們買進可口可樂公司,這隱含的是我們認同並支持這家公司,實際上就等於是我們想要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我們認同該公司做生意以繼續擴張的方式。若我們購買的企業在位於第三世界的工廠剝削童工,就形同我們支持剝削童工,或許你可以接受這樣的行為,但重點是你必須對你所投資而擁有的企業引以為榮,能夠驕傲地告訴別人,你是這家公司的股東。我要明確指出的是,我撰寫這本書的目的並不是要告訴你該投資於哪些公司,而是要教你如何尋找好的投資,你應該自行選擇5或10家你最喜歡的公司。把投資你的錢想成是播種於土壤,想像你種下什麼瓜的種子,就會收穫什麼瓜,把你的投資視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決策。當你購買任何企業時,切記「10-10法則」:除非我願意擁有這家企業10年,否則,我不會擁有這家企業10分鐘。「10-10法則」只是考慮投資的一種原則,實際上,我們可能在今天買進這家公司,1個月後就把它賣掉,3個月後再買進同一家公司,幾星期後又把它賣掉。購買一家企業時,我們將擁有它10年,但這並不排除我們會一再重複買進、賣出此公司。奉行「10-10法則」的理由是:它能使我們變成更有紀律的投資人。大多數的投資人認為,由於股票市場起起伏伏,因此他們的某些投資持股將會賠錢。在這種預期下,他們把投資多樣化,以降低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可是,沒有一個企業業主會以如此機運不定的態度來看待他所擁有的幾個事業,認定就是避免不了會賠錢,你能想像一位企業業主為了降低他的風險而多買幾個事業嗎?這是多麼瘋狂的觀念?若他擁有的這家企業風險太高,多樣化而擁有5家企業又怎麼可能會使第一家企業的風險降低呢?若第一家企業的風險太高,他應該賣掉這企業,買進另一家他更了解的企業才對。「10-10法則」使我們謹記去想想我們願意擁有這家企業多久,這樣,我們才能總是從長期投資者的角度來思考。身為第一法則投資人,我們將只投資擁有少數幾家企業,因此,我們必須確保我們擁有的是好企業─不會使我們賠錢的企業。我們大可以耐心地等待,直到找到極優異的企業和極優惠的價格,並且要養成直到確定不會賠錢時才投資的習慣。若這家公司確實是極優異的公司,價格確實是很優惠,我們就知道將來不會賠錢。不過,話說回來,你到底該投資擁有怎樣的企業呢?你和我是否該擁有相同類型的企業呢?你和我是相同類型的人嗎?我們喜愛及了解相同種類的東西嗎?不消說,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各有不同的才能,我當河川導遊時,引導的每一位遊客各有某些方面的獨特性。此外,每個人的目的也不同。一個人的行動應該跟自己本身協調一致,這指的是你的投資必須投你所好,和你這個人能協調一致。那麼,你應該投資於怎樣的企業呢?投資於你所了解的企業,那些企業往往是能和你這個人協調一致的企業。
#@1@#我一再強調,第一法則的目標是要有把握地投資,才不會賠錢。若我們不了解我們購買的企業,那麼,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將不清楚這家企業的未來會如何,若不知道這家企業的未來會如何,我們又如何知道這家企業現在的價值呢?很顯然地,我們必須先了解這家企業,才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預測此公司的未來,並評估出它現在的價值。因此,在尋找一家極優異的企業時,我們得先從自己已經十分了解的企業中找起。你大概會疑惑:必須了解一家企業到怎樣的程度?舉例來說,若你非常喜歡早餐玉米片,你最喜愛的品牌是奇瑞爾(Cheerios),這是通用食坊公司(General Mills)旗下的品牌,這家公司從未令你失望,那麼,你能說你真的了解此公司嗎?抑或你應該對奇瑞爾品牌的幕後製造與零售流程有詳細的了解?你是否必須知道其供應鏈、包裝盒的製造過程、勞動成本、行銷與廣告、貨架空間的爭取方式?這些全都是好問題,但已經超出我所謂的「了解你要投資的企業」的範圍。第一個M(意義)只是第一步,若你喜歡奇瑞爾,並對生產此品牌的通用食坊公司有好感,這就足以通過第一個M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