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欄在第314期「向歐洲中小型精緻國家學習」一文曾探討了「歐洲二瑞」(瑞士、瑞典)的競爭力,這次要與讀者分享的是「歐洲三蘭」(芬蘭、荷蘭、愛爾蘭)的特色與創舉。它們的條件跟台灣相仿,皆非資源豐沛的大國,卻因為選對了產業發展模式,在全球化發展上大放異彩,值得台灣學習與參考。
#@1@#所謂的國家經濟發展策略,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政府對資源分配的不對稱,並非壞事;重點在於確定好策略位置,集中資源去發展少數企業或產業,以做到全球領導企業為目標,芬蘭的諾基亞(Nokia)就是一例。140年以前,諾基亞是一家木材業起家的傳統廠商,現在搖身一變成為科技大廠,除了企業的成功決策和執行力外,關鍵因素還有政府集中資源支持這家企業的發展。當初若不是芬蘭政府每年提撥大筆的技術研發費用,傾注資源給這家企業,並勇敢對其他企業說「不」,就沒有今日的諾基亞。這種聚焦發展的決策,就好比老鷹餵食的方法。老鷹是一種兇殘的動物,牠把鷹巢蓋在高山峻嶺的峭壁,母鷹每叼一隻蟲餵食時,就任由小鷹們互相搶奪,而非平均分配食物給每隻小鷹,也就是看誰搶得兇就給牠吃,即使有小鷹因此餓死也在所不惜;這種汰弱留強的方法,讓存活下來的小鷹成為未來最能適者生存的老鷹。
#@1@#愛爾蘭長期被英國長期統治達8、900年,直到第2次世界大戰後才獨立。它在1994年前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約1.4萬美元以下,是歐盟中吊車尾的國家。但是2005年的調查顯示,愛爾蘭的GDP達到4.3萬美元,預計今年更將超過5萬美元。換言之,10幾年來,GDP成長了3倍。它是怎麼做到的?關鍵就在於國家政策,讓外資貢獻了GDP的成長。為什麼世界大廠都要選擇愛爾蘭為泛歐的生產中心、轉運營運中心,甚至是行銷服務中心?首先,愛爾蘭政府從1993年起,提供外資極低的稅賦,只收10%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因此吸引很多國際企業從事國際避稅,甚至選擇到愛爾蘭成立歐洲總部。舉例來說,從美國出貨的100美元貨物,賣到法國要賣150美元,這50美元的利潤在法國要扣除40%的營業稅,就是20美元;但若透過愛爾蘭這個避稅點,在愛爾蘭賣140美元,轉運到法國賣150美元的情況下,雖然轉運要扣兩次稅,但是轉到愛爾蘭只須付10%的稅,只要4美元,再賣到法國後也只要付4元的稅,全部加起來只要8美元,遠比20美元划算多了。所以,國際大廠寧可先出貨到愛爾蘭,再轉運到其他歐洲國家。低稅的政策除了讓愛爾蘭成為歐洲轉運中心,很多國際大廠把泛歐總部也搬到愛爾蘭,這也使得愛爾蘭成了企業的資訊中心。因為,愛爾蘭政府為了方便這些國際級企業,就收取低廉的國際電話費用。如今的愛爾蘭,是歐洲10幾個國家的情報、服務、營運重鎮,宛如歐洲經濟的新營運中心。台灣過去一直想要成立亞太營運中心的夢想,但愛爾蘭光靠一個低稅制度與配套措施就做到了,這很值得我們反省。事實上,愛爾蘭並非一夕就成功,當初也因失業率太高,所以靠降低稅賦,以引進外資而增加就業率。甚至還曾祭出猛藥:凡外國企業每僱用一名本籍員工,愛爾蘭政府就相對負擔一半的薪水,現在這帖藥雖已取消,但是它的經濟也因此提振不少。雖然愛爾蘭因少點稅收,吃虧在先,卻吸引大企業到愛爾蘭發展,最終占了大便宜。國民所得不僅提高,還吸引很多歐洲人才到愛爾蘭工作,在增加的20%的人口中,以白領的技術移民為主,國家競爭力因此增強。可以說是「低稅負、高獎勵」的方案,讓這個國家富強了。其次,愛爾蘭人口不過420萬人,但每年政府所提撥的研發經費和台灣差不多;有趣的是,台灣的經濟政策是發展幾十種領域,但是愛爾蘭只把資金放在資/通訊、奈米和生技產業,其他都不做。哪個效益大?值得大家思考。反觀,台灣採取「加稅」和「發展項目過多」兩種方式,政治決策凌駕經濟,將帶來短多長空的規畫。同時,台灣幾乎年年有選舉,產生政黨輪替或選舉支票的壓力,逼迫我們的國家的政策走短線;而愛爾蘭的政務官執政時間較久且穩定,可以給執政者較長遠的規畫與執行。
#@1@#荷蘭地理面積跟台灣人口差不多,在地理上是在德、英、法3國中間,也曾被這些國家統治過,可是它卻有飛利浦、殼牌石油、聯合利華、荷蘭銀行,甚至還有海尼根啤酒等知名企業。這些全球企業在荷蘭國內的產值都不超過20%,甚至不到10%,但是荷蘭就像是地球上的經濟殖民種族一樣,在16世紀成立東印度公司的時候,就懂得要到別的國家尋找資源,並在別人的土地上、用別人的勞力,以自己的know-how(專業知識)和腦力創造出高質化的產品,再賣給別人。然而,荷蘭人賺到的錢不拿回國內,而是繼續在別人的土地利滾利。荷蘭的模式就像是病毒模式,病毒無法單獨存在,必須依附在活體上,就好比荷蘭在別人的領土創造更多的商機,如果我們也能領受到他們的成功模式,就會對「產業外移」釋懷。很多人要問:學習荷蘭,對於台灣有何裨益?回答這個問題前,要看你指的是台灣的土地,還是中華民國國民;如果台灣的人民都富有了,那麼國家也就富有了,至於是在哪一塊領土淘金,不是很重要。台灣何妨學習荷蘭,讓中國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附體?將來再去東歐、印度、東南亞等找其他的附體再發展。「二瑞三蘭」這5個歐洲國家和台灣條件相仿,卻在國際上走出自己的路;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我們最需要的是決心與魄力,以及是否願意改變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