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86年政經解嚴以來,台商赴大陸投資的金額就有增無減;雖然,兩岸之間在政治上未曾有解決方案,不過,在經濟上彼此之間的關連性早就與日俱增。對於台灣來說,不僅是對大陸出口依存度愈來愈高,因為台商投資大陸而對台灣經濟所產生的影響,也隨著投資金額增加而提升。本文就以台商投資大陸,以及台商捨台灣而就香港上市的情況加以分析討論為題,提供做為擬定投資策略的參考。
#@1@#台商赴大陸投資的金額究竟有多少,各界說法不一。根據美國國務院的統計,這個金額可能高達2800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8兆4千萬,接近台灣每年的國民生產毛額;不過,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的統計數字,上市櫃公司核準赴大陸投資的公司將近700家,約占所有上市櫃公司的7成,投資的總額則為5300多億,明顯較國務院估計的數字少了許多;至於,央行總裁彭准南則表示,台商赴大陸投資的金額大約在1000億美元,約當是新台幣3兆3千萬;陸委會的數字則是490億美元。這麼多數字,究竟那一個數字是正確的,可能沒有任何一個官員可以答得出來。這與台灣政策要求台商赴大陸投資須採間接投資的方式有關。於是,台商在投資大陸時,都是先到維京群島或是百慕達等第3地成立控股公司後,再轉投資到大陸,或是經由香港或是新加坡等第3地再轉投資大陸;因此,經過投審會核準赴大陸投資的金額,應只反應實際情況的一部份;實際的金額應遠大於官方數字;所以,美國國務院所估計的數字,可能比台灣任何一個官方機構所預估的數字來的準確,也就是說,台商投資大陸的金額可能早已超過新台幣8兆元,規模驚人。
#@1@#要提到台商赴大陸投資的歷史,時間點必須拉回到1980年代中期。當時,台灣剛解嚴,環保及勞工意識逐漸抬頭,再加上股匯市及房地產皆呈現飆漲,以及工資上揚,種種因素匯集在一起,對企業經營來說,因為台灣的各項成本都呈現上揚,不利於企業的營運獲利。剛好,當時中國大陸正處於改革開放,為吸引外資投資,提出許多優惠措施,像是租稅優惠「二免三減半」等措施;除此之外,由於大陸擁有廣大低成本之土地,勞工供給充足,工資又低,相對於台灣當時的情況,很多台商自然而然的就被大陸的各項優惠措施及低成本吸引。至於投資地區,初期以廣東地區為主。因此,大多數較早到大陸投資的台商,都以廣東地區為主要聚集地,之後,再逐漸往北移動;近5年來,則以上海及蘇州一帶為主,也由於台灣的資訊電子業大量赴大陸投資,生產電腦及手機等資訊通訊產品,使得大陸已成為全球第2大的電子資訊硬體產地。這些電子大廠大多以華南為電子加工基地,蘇杭一帶為資訊產品生產基地,至於研發基地,則以青島、天津、北京為主。
#@1@#自從台股從2000年的萬點跌落以來,最高的指數位置出現在今年5月初的近7500點;相較於國際股市近3年來的大多頭來看,台股表現相對落後許多;整體台股的本益比不到15倍,部份個股的本益本甚至10倍不到;這與當初台股動輒2、30倍,甚至40倍的本益比相較,不可同日而語。這對台股的投資人來說,台股自然失去了當初的吸引力;同樣的,對於已上市或未上市的公司來說,掛牌的誘因自然大幅減少。因此,部份老闆於是決定赴海外掛牌上市。一方面可免於台灣政府受制於兩岸政策,另一方面,則可以為自己旗下的公司找到較好的資本市場,以期公司的市值能因而增加。這也是台商因應政府大陸政策而想出的因應之道,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樣的大陸政策,只有讓台商更遠離台灣,與台灣之間的關連性愈來愈低。雖然,金管會等相關政府機構正積極推行「國際版」以吸引台商返台掛牌,而這個概念到目前為止仍停留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基本上,只要管制的措施不改變,要吸引台商回台掛牌或投資,無異是緣木求魚,這從鴻海子公司富士康,捨台灣而赴香港掛牌,即可得到應證。
#@1@#自從富士康在去年2月3日在香港掛牌以來,這家以替Nokia及Motorola代工生產手機的手機製造商,市值從剛掛牌的265億港幣,增長到現在的1600億港幣,相當於206億美金及6500億台幣。在不到2年的期間內,市值一下子增加5倍,超過聯想電腦247億港幣,相對於富士康市值增加5倍,同一期間,聯想的市值只增長57%,其間的差距可見一般;這也是為何富士康能取代聯想,成為香港恒生指數的成份股的重要原因。若以它的股價及今年每股盈餘來看,富士康目前股價約是2006每股盈餘的30倍左右;相對於台灣目前電子股不到20倍,有些更只有10倍左右的本益比來看,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顯然是下對了赴香港掛牌的這步棋。但是,這對於台灣股市來說,很明顯的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為,像富士康這種本身賣相較佳的公司,自然會是香港或是新加坡等地交易所極力拉攏的掛牌公司;對鴻海來說,並沒有一定要在台灣掛牌,只要其他股市的掛牌環境較佳,不論是對股東或該公司員工來說都較為有利,而這也是台灣股市吸引力逐漸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以更具體的措施吸引台商回台掛牌,可能就不只是像「國際版」的空泛想法而已,而是必須有真正能吸引像富士康這樣公司回台掛牌的實質誘因。
#@1@#由於目前台灣政府對於大陸投資仍採管制措施,在此管制下,香港的特殊地位,反而成為吸引台商赴港掛牌的重要原因。正如香港交易所的高階主管所言,他們把自己定位為分享中國大陸快速成長的大門,這與國內目前的「積極管理」政策是截然不同的策略。也因為如此,部份仍未掛牌的台商,都興致勃勃想到香港掛牌,再加上受到富士康成功經驗的激勵,赴港掛牌上市儼然已成為多數台商的共識及選擇。有鑑於此,香港寶來證券於是與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合作編製了「香港上市台資企業指數」,簡稱T-Share指數,目前共有40多家台資企業在香港掛牌;由於台商企業紛赴香港掛牌,已逐漸形成所謂的群聚效應,這也使得台灣繼中國大陸之後,成為香港新股掛牌的重要來源地區。目前來說,台資企業在香港上市的總市值約在3300億港幣,約港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的4%。
#@1@#這些在香港上市的台資企業中,市值最大的,當然首推鴻海集團的富士康,市值高達1600億港幣;其次是早在1992年就赴港掛牌的製鞋大廠裕元工業,目前市值將近400億港幣,這也是台資企業赴港掛牌的先鋒部隊,其股價從當初掛牌時的1.18港幣,上漲到現在約24元港幣,漲幅高達近20倍,是目前赴港掛牌的台資企業中上市掛牌後漲幅最大的公司;至於市值第3大的,則是以方便麵起家的康師傅,目前的市值約在320億港幣左右。由於香港在1997年回歸前是英國人屬地,因此,所有制度皆完全承襲自英國,金融制度也不例外。英國的金融體制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因此,其金融制度已相當完整及成熟。香港的股市在這樣的制度下,不論是從自由度或是成熟度來看,都不是台灣股市所能比擬,例如,若以股市的參與者來看,台灣股市中,散戶佔成交值的比重約在7成左右。相對來看,香港股市則是以機構投資法人為主,約佔成交比重的6成左右;其中,香港本地及國際性投資法人各約佔3成;此外,香港的最大優勢就是在於其高度自由的經濟體制,對資金的流出及流入完全沒有管制,所有資金皆得自由進出,這對於吸引大型的國際投資法人來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機制。相對來看,台灣外匯進出管制就沒有那麼自由。至於,在審查及監督管理上,皆依循明確而公開的法令規範,遊戲規則都定的相當清楚,減少人為因素的判斷及干擾,時效上亦較為快速。台灣在這些方面都仍有改善的空間;像是上市公司辦籌資時,皆須通過證交所及證期局的審核,美其名是為了保護投資人的權益,殊不知,企業經營及投資賺賠原本就是盈虧自負,風險原本就該由投資人自己評估及承擔,主管機構要做的,頂多是確保這些公開資訊的正確性。
#@1@#由於台灣主管機關父母官的心態太過強烈,總認為政府有義務保護大眾的權益,假若我們的政府真的是如此大有為,為何每次的競爭力評比,政府的評鑑結果永遠是在後段班。台灣政府官員父母官的心態有多嚴重,從偶然的機會與一位外資機構高階投資主管的訪談中得到了應證。眾所皆知,台灣經濟最大的優勢從來就不是政府機構,而是民間企業;因此,有競爭力的應是民間企業而非政府機構。可惜的是,偏偏是較沒有競爭力的政府機構有權可以管較有競爭力的民間企業,實際情況就發生在金管會督管的業務上。有位金管會委員以其本身是教授的身份,覺得自已是個專家,應該有義務要去照顧自己的「子民」;問題是,理論與實務還是有段不小的差距,「或許」其在學術上有一定的成就,但這不代表它非常了解實務面的運作,像這種自以為是的父母官心態,其實是阻礙台灣資本市場向前進步的石頭。
#@1@#有這種心態的官員總覺得別人都不懂,自己最懂,因而產生了強烈的使命感。殊不知,這些每天賺賠自負的民間企業,它的算盤可能打得比這些官員精多了,如此一來,就非常有可能會產生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競爭力較弱的引導競爭力較強的,也是台灣資本市場一直無法與世界同步接軌的重要原因。官員們,放手吧!少了你們的「照顧」及「保護」,我們不會因而被騙或上當,或許我們可以活的更好,台灣的競爭力可以再向上提升,整個社會可能也會更加進步。說到台灣企業的競爭力,這些父母官若注意財經新聞,其實不難找到佐證的資料。像是大陸境內的創匯排名,經常可看到台灣的鴻海及廣達等公司,眾所皆知,台灣經濟最大的優勢從來就不是政府機構,而是像郭台銘這些日夜奔波的企業家;這些到大陸設廠的台商,經過多年的努力後,很多都已達到開花結果,以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鴻海認列來自大陸投資的收益即高達113億台幣,對鴻海每股盈餘的貢獻高達2.27元,應是台商企業中最會賺錢的公司;其他像是生產鋁鎂合金的可成從大陸投資認列的金額也高達近26億元,華新麗華及南亞則分別認列了22億及14億多,鴻準則在10億元左右。不過,若以每股盈餘的角度來看,則是以可成的6.23元最多,占它上半年每股盈餘9.3元的三分之二左右,生產模具沖壓的及成認列大陸投資的每股盈餘為3.69元,位居第2位,其餘像台表科、華宏新技、鴻海等,則分別有2.4元、2.33元及2.27元的每股獲利,是來自於大陸投資的認列。這還只是枱面上的部份,相信其他枱面下的部份應該還要更大。整體來看,若以每股盈餘貢獻的角度來看,從大陸轉投資認列的獲利,前20名的公司當中,電子股就占了19家,其餘1家則是生產不鏽鋼的建錩實業;這表示,就移轉生產基地來看,電子業藉著降低勞工及土地成本,將效益實質反應在獲利上,顯示就赴大陸投資來看,的確是可以產生一些對於營運上的助益;這樣的情況,隨著赴大陸投資的企業家數及金額的增加,情況將愈來愈明顯;也因此,如何預估各家公司來自大陸投資所產生的效益,對於台灣的投資人來說,已愈來愈重要;這樣的現象在中國大陸經濟的影響力愈益增強下,台商企業來自中國大陸的獲利將與日俱增。在這種不可避免的趨勢下,對於台資企業在大陸的營運狀況掌握良好與否,將是未來投資台商企業的致勝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