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家電子業紛紛藉買回庫藏股作為員工選擇權準備,台積電是否有這方面的考慮,尤其是大股東飛利浦將逐步出脫台積電持股?」摩根士丹利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古塔(Sunil Gupta),在10月28日台積電第3季的法說會上,丟出這麼一個問題後,原本沉悶、靜默的現場頓時躁動了起來。由於前一日有聯電的法說會、同一天又有奇美電的法說會「搶人氣」,台積電第3季法說會的會場顯得比較「冷清」,但古塔的提問正是近來外資關注企業如何管理好「資本結構」(capital structure)的議題,無怪乎與會投資法人都睜大眼睛看台積電如何回應。當然,台積電財務長何麗梅清楚這個問題不能逃避,只得中規中矩的回答:「台積電資金用途有五種,根據重要性排序,分別為營運資金、資本支出、非自然營運成長(多指企業併購)、現金發放、買回股票。因此,買回自家公司股票,並非資金用途的首要考量。」
#@1@#這1、2年來,飛利浦為了追求整體企業獲利穩定,已逐步出脫手中景氣波動幅度較大的半導體事業部門持股,台積電與LPL都是出脫持股的標的。雖然台積電表示,買回自家公司股票是「第五選擇」,但有外資建議,台積電若能順勢逐步承接飛利浦的持股,不但可擴大對股本的掌控,也可降低因出售股票而動輒造成股價波動。港商德意志證券半導體分析師陳政隆就說:「以台積電的能力,一年從飛利浦手中買回2%到3%的持股,綽綽有餘!」他再以今年台積電前3季營運現金流量說明,預估今年應可達到60億美元的水準,扣掉26億美元的資本支出、20億美元的現金股利,加上台積電未有併購計畫,就算是以台積電目前股價買回飛利浦2%至3%的持股,總計需10億美元,「買完之後,台積電仍有4億美元可供平日營運資金用。」陳政隆說。即便明年台積電資本支出可能較今年略微成長至30億美元,陳政隆相信,在營運現金流量可望繼續成長至65億美元之際,台積電仍保有買回飛利浦手中持股的彈性,甚至還有多餘的資金可以挹注到財務報表中。
#@1@#從台積電公布的第3季營運與第4季預估的數據,法銀巴黎證券半導體分析師陳慧明認為,頗符合巴黎證的預期,而由於台積電新的45奈米製程進展順利,將在明年第3季試產,且又多了Flash產能可占總營收1至6%,因此明年的展望相當不錯。只是,對於台積電如此的營運成績,外資似乎仍覺力道不夠。陳慧明便再一次點出外資對台積電買回自家股票的強烈「期待」:「若能在資本結構管理上更有彈性,那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