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貌岸然的管理大師眼中,「班底」兩個字,可能會被視為一個禁忌名詞。直覺上,它給人結黨徇私、搞派系分化的負面觀感。因此,在工作場域中,我看到許多不明究理的管理者,刻意迴避、劃分彼此,為的只是要告訴大家:我是無私、公平的。其實,經由我的觀察所得:過度扭曲與包裝後的職場人際關係,往往會破壞正常的工作流程,嚴重影響作業效率。事實上,想要成就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班底。差別是:你的班底能為組織創造正面的建設性,還是負面的破壞性?這中間的關鍵在於:你們這一群人在一起,都做些什麼?班底,會因內部成員集結做出來的事不同,而變身成為型態不一的團體。在街頭巷尾論長道短,大家指為三姑六婆;夜夜沉溺於酒林肉池,吃喝玩樂,被稱為酒肉朋友;結夥搶劫,盡做些不法的勾當,我們會以幫派共犯形容他們……;成就這些無意義、甚至是傷害社會的事,也需要有班底;但是,這些人為周遭環境帶來的是破壞,並不是我在此處想要討論的重點。對於班底,我們選擇認真探究的部分,當然是在企業中,正向且具有建設性的團隊。一個好的團隊,就是一個好的班底,緊密串聯彼此的繩索,不是枉顧是非的豪氣,或是埋怨、糜爛、墮落……,而是「理念」與「信任」。在一個班底裡,因確信彼此已經建立了共同的「理念」,所以,知道對方總是在同一個軌道上,與你並排快步前進;這時,該做的不過是:當對方累了、倦了,步調慢了,適時地回過頭來,伸手拉他一把。基於「信任」,你可以毫不掛心,放由他在天涯海角。此刻,你的心裡由衷地相信:不論處於任何情境,你的夥伴將信守專業及該有的堅持;因著確信彼此是班底,你知道可以用愛心說誠實話,直接而清楚地表達,不必修飾包裝言語;至於,接收的一方也不懷疑:這是出於善意;如此,當然就不會把這些直言不諱的真話刻在心板上,列入秋後算帳的名冊裡。接下來,看似矛盾的事會在組織內發生。原來,你以為這樣的組織,大概已經進入孔子的大同世界裡,一片祥和溫馨,其實不然。表面上,它不會是一團和氣,反之,必然會發生衝突,也可能常常出現摩擦,只是,有共同理念的班底,會有它修復裂痕的機制;一次次的摩擦與衝突,帶來的不是漸行漸遠的關係,而是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路排除困難;因為彼此了解,建立更緊密的結合,所打造出來的流程,一環緊扣著一環,可以轉動出最高的工作效率。在我周圍,有不少老闆朋友,在他們的公司裡,看到許多人汲汲營營地想成為老闆的「班底」。但是,終究不得其門而入;結果,「班底」沒做成,反倒換來同事們一陣譏笑:又來個逢迎拍馬的小李子。其實,想成為老闆的班底,有什麼難的呢?不過,就是拿出專業,把事情做好罷了。所以,如果,你已經繞了一大圈,請趕緊回到原點。仔細想想:你該如何成為老闆的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