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廣義的觀點而言,其實美國在一七○○年即已有代用貨幣的發行流通,用以輔助法定貨幣的不足。一九二九年,美國遭逢經濟大蕭條,百業待興,政府乃參酌德國古典經濟學家格塞爾(Gesell)的自由貨幣理論,加以修正後引進美國為折價輔幣(Stamp Scrip),廣為流行,此為第一次區域貨幣發行風潮。迄一九三三年羅斯福總統上任施行新政,禁止區域貨幣發行,風潮遂告終止。
一九九○年代美國經濟低迷,期間美國金融業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槓桿操作,席捲全球,獲利豐厚。金融業盈餘佔全體企業收益四成以上。金融業收益豐厚,其投機操作卻在九○年代以來,持續引發世界金融風暴。
二○○八年百年一見的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美國亦深受其害。歐洲經濟學家認為,金融危機的主因為貨幣淪為投機工具,背離貨幣原始功能所致。並認為金融各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仍應重視金融經濟的道德面。
在一九九○年初美國景氣低迷時期,企業外移,地區失業問題惡化,區域貨幣發行流通需求殷切,因而造成第二次區域貨幣發行風潮。
其後,金融風暴頻發,美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偏鄉地區衝擊日深。為期因應,美國各地積極發行區域貨幣,型態日益多樣化。發行目的除了為振興地方經濟外,並藉由區域貨幣的發行與流通,激發地方居民生命共同體意識,並進而隔絕防杜貨幣投機產生風暴的衝擊,甚而落實環境保護,影響迄今。
美國第二次區域貨幣發行最大特色為,發行型態依據各地區情況而多樣化。區域貨幣並因應IT科技的進展,由紙幣提升為電子貨幣甚而虛擬貨幣以及區塊鏈技術。同時信合社等社區銀行亦基於基層金融業與區域貨幣發行流通的目的相同,均以深化地區居民自助助人的共識,促進地區經濟活絡為目標,因而積極參與。
區域貨幣盛行美國,並在歐亞各地快速普及。歐洲經濟學者Guillaume Vallet在其最近著作中指出,面對近年來,日益頻繁金融風暴的衝擊,經濟學者已體認到,區域貨幣已然成為新型經濟(a new kind of economy),同時得以深化居民的社區共識(social links)。意義重大,值得國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