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事情複雜的變化一日千里,個人浮沉於資訊爆炸的洪流中,人人渴望一個穩定結構的出現。只要一個簡單的架構,我們就能瞭解這個世界;而且我們也可以改變這個架構,正如同世界自身的變化一樣。人的心態就像是雨水(資訊)下到土地,至於長出什麼植物(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就看個人的心態(土地)了。這個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接收資訊。趨勢大師奈思比在本書提出了11個未來定見,作為讀者預測與迎接未來的必要基本態度(mind set),不論世界如何變化,你都可以利用這11個定見,指引、組織未來的方向。本文將摘選定見3──不要輕忽了統計數字。
#@1@#你平常都是怎樣閱讀報紙的?我都是先從後面版面讀起,先看體育版,因為我喜歡體育運動。我是忠實的體育迷,而且我個人認為,體育報導是最值得信賴的,版面愈往前愈不可靠。如果報導說,波士頓紅襪隊以7:3擊敗紐約洋基隊,我可以100%相信,這不會有錯的。這些年來的報紙前面幾版,往往像是《金融時報》頭版,你會見到像德國總理施洛德(Gerhard Schroeder)大聲狂嘯,推銷一個經濟力量強大的德國。國際事務當然不如體育那樣透明,但它們一樣有統計數字,報紙裡頭就找得到。2005年,德國失業人口增加44,000人,失業率上升到10.4%。不過,德國政府宣布2005年的經濟成長率為1.5%。如果注意統計數字,其實德國的經濟是零成長,2005年上半季甚至是負成長。回到2000年,歐盟各國領袖群聚里斯本,誓言「在2010年前,要讓歐洲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且最有活力的知識經濟體」。當時,歐洲很明顯在挑戰美國的全球經濟盟主地位。如今,歐盟領袖每年都要重申「里斯本議題」—用謊言吹噓的高升汽球。
#@1@#但真相如何?自從2000年「里斯本議題」宣布以來,歐盟與美國在經濟上的爭鋒是逐年敗退。其實,十多年來,歐洲經濟表現一直輸美國。不管宣言是多麼勢在必行、冠冕堂皇,更重要的是執行的措施。如果你想瞭解歐盟及其成員國的表現與走勢的話,你就一定要檢視統計數字。就業率是升或降?達成了多少的經濟成長率?有執行經濟改革嗎?政府能創造的就業機會不多,企業家才能創造新就業機會?創業投資的環境優良嗎?生產力是提高了或是下降?在商界、政界或私人生活中,一旦扯上個人的榮耀,言談與事實間的差距就會愈來愈大。問題不在於聽到的承諾,而在於所隱藏的問題。為了求表現,往往一味的證明自己是對的;千萬不要被人誤導,記得檢視統計數字。策略顧問就是在分析統計數字。公司付幾百萬美元給顧問,請他們提出績效報告。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及其他顧問公司,分析公司的數據、事實狀況與統計數字,分析每個單位與員工的效率與市場,再提供事實分析的建議。他們的收費很高,因為他們大部分的分析都是專業且正確的。諾貝爾獎得獎數也可以用來當作客觀的統計指標,因為它不像文學或和平獎那樣泛政治化。二次大戰前,歐洲獲得109座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美國則只贏得13座獎。然而自1969年以來,形勢逆轉,歐洲拿下90座科學類獎項,美國則抱走了171個獎,國際科學盟主易人。
#@1@#1930年代末到1940年代初,當我還是個鹽湖城的小男孩時,當時最大的恐懼就是冰河時代即將來臨。當年及1970年代的熱門話題是「全球冷化」。1974年,普立茲獎專欄作家獎項得主喬治.威爾(George Will)寫道:「部分氣候學家相信,北半球的平均氣溫到本世紀末會下降2到3度,如果此一氣候變遷成真,由於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加拿大、中國北方及蘇聯)糧食減產,將造成人口大量死亡與社會動亂。」同樣是在1970年代,一群氣候學家在波昂(Bonn)集會,並提出警告:「基於目前的氣候變遷事實,多數樂觀的專家幾乎認定,10年內將產生嚴重糧食短缺(因為全球冷化)。如果國內與國際政策,未將此一幾乎確定的浩劫列入考慮的話,會造成大規模餓死人的情況、各地出現無政府狀態及暴動,後果將更加恐怖。」這個時期最暢銷的一本書是在1975年出版的《冷化:下一個冰河期開始了嗎?我們過得了嗎?》,作者羅爾.龐提(Lowell Ponte)以此議題到處授課演講;他指出,全球一些最保守的科學家都提出警告,一個冰河期在不久即將開始。龐提表示:「全球冷化讓人類面臨1萬年來,最嚴峻的社會、政治與適應上的挑戰;我們所作的決策對我們本身、後代及人類的存續攸關重大。」1975年,新英格蘭《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主編奈吉爾.凱德(Nigel Calder)表示:「新冰河期的威脅,應和核戰毀滅等同視之,它同樣會造成人類大量死亡與浩劫。」好了,你心裡有數了。一樣的論辯,一樣的急驚風。一些當年對全球冷化有歇斯底里反應的科學家,如今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全球暖化效應。2005年秋,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宣布一個讓乘客參與解決全球氣候問題的計畫;乘客多付幾塊錢,他們就用這筆錢來減少飛機碳廢氣的排放。結果每200名乘客中,願意參加的不到一個人。這似乎和氣候變遷的民調結果不相稱,但這項結果是否符合經濟學家所稱的「顯示性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s)呢?也就是說歸說,真的要掏錢的時候,才會反映出人們真正的想法。
#@1@#我們該如何看待環境浩劫呢?2006年1月28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瑞士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演說中表示:「全球一定要致力一個乾淨能源的未來,以避免另一個冰河期的開始。」但是沒多久,2006年2月4日,美國礦物管理能源報告公布:「北極熊的死亡強烈顯示出全球暖化的影響,美國礦物管理局(U.S. Minerals Management Service)的研究人員指出,愈來愈多的北極熊溺斃,顯示暖化效應已經影響到北極冰帽。」我們該相信誰?相信什麼呢?我們該從哪開始探究這個議題呢?從亞馬遜網路書店標示與全球暖化有關的963本書中?或是閱讀與全球冷化與新冰河期有關的1,054本書呢?在這些互相矛盾的論述與建議中,有時真不知該信誰的環境論點。我不可能在未來的2至10年,別的事都不幹,就只為了成為一個環境或永續發展的專家,我只能運用我的經驗與最佳判斷。在這場激辯中,堅持全球暖化的主張占了上風。全球暖化的論調已成為一種信仰,不和他們同持陰黯、毀滅論調的人就是異教徒,都該受到懲罰,都會被逐出會場。我相信環境應該被保護,法規往往也是必須的。不管誰的環境或永續發展的論點是正確的,我支持關注環境,因為清新的空氣與潔淨的水質,實在太吸引人了。但是沒有提出任何實際的統計數字,就誇大問題的嚴重性,扭曲了社會議題的處理先後順序;這樣會讓大眾與領導人,無法做出最佳決策。
#@1@#.環保人士時常誇大問題,以警惕人們並贏得支持。牛津大學生態學家諾曼.麥爾(Norman Myers),在他1980年出版的《沉沒的方舟》(The Sinking Ark)一書中,估計每2天就有一個物種會消失。1999年《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的保羅.范迪維德(Paul Van Develder)寫道:「20年後,動植物學家估計人類的各種活動,加速了物種的絕種率,達到令人咋舌與痛心的每天75個物種。」加起來就是一年有27,375個物種滅絕。現在,你的直覺與常識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但媒體就是一直報導。世界保育聯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在1992年提出的報告顯示,在號稱3,000萬的物種中,一年大約有2,300瀕臨絕種的危險。但沒有人真正瞭解。重覆跨大一些惡果但最後並未發生,這將導致這類報導失去公信力。反過來看,有時一些危險事件因為不夠吸引人,卻也上不了應有的媒體版面。
#@1@#一個女孩穿梭在椰子樹間享受涼爽的海風,突然一顆椰子掉落,她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椰子打得頭破血流。美國有線電視網(CNN)最新消息──椰子殺手又犯案了?棕色惡魔攻擊觀光客?我告訴你,上不了新聞的。椰子殺手沒賣點,它沒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牙齒,沒有劃破水面造成眾人驚恐的魚鰭,有的只不過是椰子熟了加上地心引力,碰巧有個倒楣鬼在樹下罷了。儘管沒人重視,但被椰子砸成重傷或死亡的人,超過被鯊魚攻擊所造成的死傷。但是鯊魚咬人,隨時隨地都會上頭條新聞。有鯊魚!有鯊魚!這就是賣點。佛羅里達國際鯊魚攻擊檔案中心主任喬治.柏吉斯(George Burgess)表示:「全世界一年被椰子砸死的有150人,是被鯊魚咬死的15倍。」根據該中心最新的數據顯示,2002年到2004年3年加起來,全球因鯊魚而致死的人數只有14人。鯊魚攻擊人是新聞,棕毛茸茸的椰子砸死人就不是新聞。《創傷學報》(Journal of Trauma)曾登出一篇由彼得.巴斯(Peter Barss)博士所撰寫,名為〈椰子致傷〉的文章。這篇文章探討發生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9個受傷個案,該文中並無致死案例。巴斯博士指出,巴國的棕櫚樹平均高度達23公尺,一顆椰子可重達1.8公斤或更重;也就是說一顆椰子的下墜時速可達80公里,重力高達908公斤,許多受害者都被打得頭骨碎裂。我認為一直要等到「椰子殺手」電影推出後,被椰子擊傷的受害者才能登上新聞版面。
#@1@#壞事流傳多時。統計數字會變,特別是災害且各方政治力介入時,相關數字改變得更多;體育的數字變化,則比人生其他層面的變化來得少。當災害發生初期,高或低的死傷數字並不可信,最好是等到可靠消息回報。災害傷亡數字是可悲的,就像是2004年的南亞大海嘯,最後死亡人數超過25萬人。但當輿論主導事件的發展時,統計數字往往會下滑。2005年侵襲紐奧爾良的卡崔娜颶風,最初估計死亡人數1萬人,最後有的媒體報導死亡人數高達10萬人。如今我們知道死亡人數是1,000人。夠駭人的吧。20年前的車諾比(Chernobyl)輻射外洩事件,是另一個例子。1986年4月,烏克蘭的核反應爐爆炸時,媒體曾經大幅報導,歐洲將會有大批的動物死亡。德國、奧地利,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人民,開始接受疫苗注射以避免輻射致死。部分專家當時估計接下來的數十年,人類將增加80萬個癌症病例。但聯合國及其他政府機構現在告訴我們,車諾比輻射致死的相關人數為56人,其中47人是廠方工作人員,他們是因爆炸或其後所引發的火災致死;大約有4,000名孩童罹患甲狀腺癌,但幾乎全數治癒,只有9人死亡。人類的天性,就是將資訊扭曲成自己想要的結果。
#@1@#我們要以體育新聞為模範。當一場體育競賽的比數是27:17時,就是這個數字,假不了的。這個結果不因勝負雙方的藉口、讚揚或解釋而改變。在企業界,一家公司不會因為他的執行長口若懸河,業績就表現更好。地緣政治或文化活動不是靠論述來塑造,而是靠做什麼或不做什麼而定型,重點是實情而非報導。我要請你自問,你可以找到像是棒球或籃球一樣信得過的參考數字嗎?如果這些數字不能比較的話,你至少需要一個標準來評估資訊的正確性與相關性。這些都是瞭解現在所應走的方向,也是預測未來的第一步。
#@1@#Mind Set奈思比11個未來定見作者: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譯者:潘東傑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06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