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要與國際接軌,關鍵在法令的鬆綁;但我在立法院這幾年發現,最根本但最困難在於沒有正確的觀念、國際的視野。」財經學者出身的親民黨不分區立委劉憶如說,審查法案牛步化根源來自朝野無法凝聚共識,其實只要有共識,立法的速度很快,「問題是要有人帶領、建立正確的觀念。」
#@1@#「不過,想通過有國際觀的法案,先得大多數立法委員有正確的國際觀。」劉憶如直言,從政府到媒體都嚴重與國際脫節,源頭還是領導人的問題。而她頗為無奈的說:「台灣會注意與國際相關的新聞,大概就是日月光被凱雷併購這種新聞。但現在,就連台灣的股市也開始『走自己的路』,與國際股市愈來愈不相干。」其實,台灣雖為蕞爾小島,但早在1960年代,就採取出口替代這最適合台灣發展的政策,「當時領導者是有國際觀的。」劉憶如的回顧,對比出目前執政者對國際局勢、世界各國快速變革的漠視。如今,在多國籍企業的商業模式盛行下,過去國際貿易模式的思維已不切實際。而劉憶如強調「多國籍企業」不同於「跨國企業」,這些企業的「全球運籌模式」不再是將產品從這個國家運到另一個國家,而是直接在要輸出產品的國家生產。「以前台灣依賴美國,沒人會認為這會使美國越來越強大,而傷害到台灣;很多人反倒相信美國越強大,台灣受惠越多。如今,台灣企業要依賴中國,卻又說會對台灣造成傷害。」劉憶如接著舉例反駁,一家企業手上有100億資金,若將80億元投入中國,20億元留在台灣,數年之後這100億可能因獲利而增為500億元,則投入中國的資金會擴張到400億元,但在台灣的資金也會成長到100億元,「因為這些公司在外面賺錢,也會反映其在台灣股票市場的股價上。」但政府不是硬將企業的資金留在台灣,就是設定40%中國投資上限,刻意形塑成台灣大、中國小的局面。她說:「如果將這100億資金『鎖』在台灣,幾年後可能萎縮成80億、60億,最後甚至關廠;就像如果把王建民留在台灣打球,根本不會有今日的成就與舞台。」
#@1@#「台灣交易所應當吸引台商回來上市。」劉憶如期許以台灣的股票市場,做為已是多國籍的台資企業募集資金與讓資金回流的基地。其實,台灣交易所的表現在亞洲一向名列前茅,交易量在世界都在前10名之內,熱絡時更能擠進前5名,而且產品類別相當完整,企業只要有潛力就募得到資金,「雖然台灣有很好的基礎,但韓國靠著網路下單的技術與風氣,已快速超過台灣。」劉憶如說。另外,對於各界提出台灣應引進國際人才來台的呼籲,劉憶如也認為立法院的「回應」太慢,由於她發現,過去2、30年,台灣許多傑出人才出國念書後便留在海外,他們的子女多半也很優秀,但要取得台灣國籍卻十分困難。因而劉憶如便提出用「台灣血緣」方案快速引人才回台,她說:「應修法開放給予台灣人在海外的子女台灣國籍,父母只要有一個是台灣人即可。」談到吸引人才的提案,劉憶如興緻勃勃,但回到立院,看著行政部門、朝野立委只想著一個又一個的選舉,「這些法案,大家也就不太積極了!」劉憶如的語氣中,似透露著她對台灣要脫離困境的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