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際併購的案例愈來愈多。除了外商併購本國企業外,也時有本國企業併購外國企業的案例(尤其是先進國家的企業)。以後者而言,最常問的問題是:究竟本國企業是買何種資產呢?是品牌、通路、客戶、技術,還是人才?若前述問題有一明確的答案,那下一個問題是:若已併購外國企業,所買之資產確實為本國企業所掌握了嗎?這其中的變化是:人才、客戶可能會離開;技術的價值不若想像中的高;通路的其他供應來源可能基於競爭的考慮,而不繼續供貨;品牌價值因己之能力受限而無法發揮。
#@1@#因此,併購後的結果,常常不若預期,早期宏碁併購康點(Counter Point)、高圖斯(Altos)及近期明基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都是足資借鏡的例子。當然,併購案的失敗也與本國業者的能力有關:跨國管理能力不足,以致無法有效的管理新併入的公司(尤其是新併入的公司也有國際業務時);跨國整合的能力欠佳,以致無法將新併入的公司與原有組織相融合,使新併入公司的資產無法在新團隊的領導下發揮功能。所幸,最近仍有些本國企業的跨國併購已產生正面效果。第一例是喬山健康科技,於1995年買下一美國公司而擁有Vision此一品牌(喬山原為其代工廠商)後,將業務仍委由外籍總經理負責,而生產由喬山負責。3個月後,美國公司就開始賺錢,此後就開始了美國公司設計健身器材的外型、推動品牌及布建通路,而喬山負責研發新產品、零組件之生產與組裝產品的合作,其績效甚佳。
#@1@#成霖則是第二例,其於2004年併購財務出問題的德國衛浴配件廠Lenz,取得相關產品的智財權、銷售通路、機器等資產,並裁撤德國的生產線,轉由中國的生產線填補產能。而後,成霖在歐洲的業務比重,由02年的1%成長到05年的6%。何以這些傳統產業的台灣公司,在買下先進國家的企業後,反而能展現較佳的結果?經歸納後有以下論點:若是併購一家業務複雜且經營很好的外商,本國企業一則要付出較高的取得成本,二則在併入後很難以己之能力提升其營運績效。基於此考量,因而被傳產台資企業併購的多是遇到經營難題的外商。深思在被併的公司中,那些資產是本國企業所能掌握和利用(exploitation)。掌握是指,本國企業要能鎖住(lock-in)資產,不能只是「預期」能鎖住,這就須經過調查,或已取得對方承諾;所謂利用,是本國企業能否在其他業務利用此一資產,如將外國研發人員調至總部工作、同一通路亦可銷售本國企業原有之產品等。只有可被利用的資產,才有擁有的價值。再者,須確認本國企業有那些能力(優勢或資產),能補被併企業的不足。若非植基於本國企業已有之能力,則如何能在付出現金後,可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如1年)改善被併企業的業績呢?跨國併購是一漸受重視的成長策略,在決定是否併購一家外國公司時,本國企業因多為中小企業,資金、能力均有所限制,一個失敗的案例可能拖累原有的事業,因此更應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