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可以有很多的零,健康是前面的一;如果沒有健康,再多的財富也是零。」前英業達集團副董溫世仁一語道出健康重要;到了歲末,當你交出漂亮工作成績單時,可別忘了賺錢也要顧到身體的健康。
#@1@#時值陰冷多雨的寒冬,雖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但對這類現代人常罹患的病症,現代人卻鮮少做長期、定期的追蹤和檢查。據統計,美國每年約有150萬人因胸痛送醫院急診,其中,有50萬人被診斷出急性心肌梗塞,25萬人一次發病即蒙主召見;而這些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1/4從未有過胸痛的病史。台灣地區雖沒有相關資料,但由於飲食習慣的西化,還有生活壓力不斷增加,已使得心臟病高居國人10大死因第3位。由於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過勞猝死時有所聞。而因看準現代人的醫療需求,許多高價健檢中心紛紛設立,提供中年高階主管的健康管理服務,但是面對標榜高價健檢的醫療服務,即使是注重健康的人士往往也陷入難以抉擇的猶豫。有些人會以為「便宜沒好貨」,做心臟檢查,當然最貴的最好。其實,看病這回事,跟買東西不一樣,不能用「一分錢一分貨」這麼單純消費邏輯來論斷。
#@1@#就如同自助餐般,有平價的,也有五星級高檔消費。醫院開業提供醫療健檢服務,當然也會針對客層需求,規畫檔次不同醫療產品,然而價位檔次的差別多在服務上,「總不能讓多金美女、百大企業大老闆,也跟市井小民般,擠在沙丁魚般診所間,等護士叫號看病。」一位健檢中心人員說,況且,在健保局苛刻健保給付之際,醫院另闢財源,增設病患自費項目,也是為醫療院所開拓活水財源。一般私人健檢中心做自費詳細的心腦血管掃描,往往花費在3萬元到6萬元不等。
#@1@#走稍微平民路線的市立醫院,民眾一次花費大約在1萬8千元左右。如果是有健保給付的,病人只要付掛號費及門診部分負擔費用即可,便宜些大概千元有找。但是,就病人立場來看,錢是要花在刀口上,值不值得走貴族自費醫療,恐怕還是要回到醫療實質檢查內容做細部比較。面對林林總總檢查項目,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啟宏建議,只要覺得心臟不舒服,第一個動作是先看門診,由醫師問診確認病症,如果再有模糊地帶,無法從心臟檢查健保給付項目得到滿意答案,這時才考慮自費檢查。如果醫師問診的基本功不紮實,即貿然開立一堆檢查報告單,最倒楣的還是病人,花錢又傷身。在新光醫院服務,看健保也看自費健檢的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哲明說:「不論是看健保,或是看自費,詳問病史,這是心臟科醫師基本功,有沒有病,大概可抓出9成。」像有些更年期婦女,誤以為心悸、心跳得很快,就是心臟有毛病,然而經過問診,才知道只是單純的更年期症狀,她們最需要的是控制飲食及規律運動,預防心血管疾病,在完全停經後,再考慮接受精密的心臟檢查。詳細問過病史,醫師會視病人狀況開單做檢查,而檢查項目的內容及多寡,就牽涉到病患醫療開銷。健保局曾訂定詳盡「高貴儀器檢查給付標準指引」,病人需符合治病的條件,健保局才會同意給付,不是病人要求做什麼檢查,健保局都會照單全收。
#@1@#依據健保局規定的心臟檢查指引,健保給付項目有二大類,除心電圖、X光、心臟超音波、運動心電圖、電腦斷層攝影(CT)及磁振造影(MRI)外,另一大類為核子醫學檢查,像心室功能檢查及心肌血流灌注斷層掃描(鉈-201)等。舉例來說,健保局在CT給付十分嚴格,不是病人向醫師抱怨心絞痛、胸悶,醫師就可以開CT檢查單。就健保局立場,健保是用來治病的,不是用來預防疾病的,醫師若未依規定嚴格把關,「隨便」讓病人做檢查,健保局不但不會認這筆帳,醫院也會把這筆損失從醫師薪水扣除。
#@1@#也就是說,由於健保局對於「高貴儀器」檢查斤斤計較,就怕健保浮濫支出,危及健保財務調度,在生命無價最高指導原則,心臟自費診療,自然是生意門庭若市,沒有一個事業有成生意人,願意拿自己生命開玩笑,不怕一萬、只怕萬一。5年前,健檢超高檔收費者,正子造影(PET)排行老大,當時4、5萬元的高級收費,一度引起市場側目。然而,隨著科技進步,當前獨領風騷者,非敏盛醫院的3D立體動態電子束掃描儀(EBT)莫屬,不過3到6萬元不等的心臟檢查費用,也非一般小老百姓所能負擔得起的。一談起EBT,心臟科醫師語帶玄機指出,「它的放射劑量是比PET少些,但是它的影片解像度是差了些。」言下之意透露,經驗不夠老練的醫師,判讀片子會出現誤失,EBT還是有機器本身的盲點存在。在現代生活背後,健康的身體彌足珍貴,心臟的變化,就在一瞬間,醫師還是建議,不要輕忽身體發出的各種訊號,心臟有毛病,就該找身體的顧問做檢查,做好心血管保養,才能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