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放八吋晶圓赴大陸投資一事,再度撕裂執政黨內部薄弱的共識。在台灣高濃度的政治氛圍中,任何話題,一經點燃,最後的下場,都是被歸類為政治問題。於是,專業議題還來不及分門別類,就草草地劃入政治科別。一而再,再而三,使得台灣僅存莫名的情緒,少了專業論斷。輕率劃分問題屬性,為的是怕觸碰敏感部位。什麼是台灣的敏感部位?那就是:欠缺安全感、自信心;這樣的情緒,衝撞邏輯判斷,自然無解。台灣廠商的全球布局,如今,也成為一道政治命題。只是,誰知,跑不掉的台灣土地,卻能自己說故事。一場產業大遷移,設備可以搬走,空留著的廠房很快就被拆毀,依附土地而生的企業家,忙著跑到另外一個國度,繼續撰寫企業成功的第二章(Chapter Ⅱ)。但是,一塊千萬年養成的土地,隨著物換星移,它們仍在原處,兀自彈唱著自己的故事;其中,有繁華、沒落,有崛起、坍塌,更有再生的喜悅。最近,土地的故事該從何談起呢。本期《理財周刊》的封面主題「新資產飆股」要與讀者分享:一群傳統產業,將事業外移;但是,土地仍在;於是,它們開始在這塊土地上植入新苗;曾經,這些企業靠著賣車子、毛巾、電鍋、布料、雨衣......,寫下成功故事(Success Story)的第一章;如今,一一做起了土地開發商,也跟著蓋豪宅;在股市,變身成為「資產股」;此刻,它們緊握住筆,飛快地寫下企業成功故事的第二章。在資深記者許立佳策畫執行的封面主題中,我們看到勤益、三洋、台南紡織、廣豐、大同、裕隆、達新的轉型軌跡,也感受土地生生不息,所釋放出驚人的說故事力量。力霸終於出事了。一家嘉食化,拖垮整個集團;其實,早在5年前,嘉食化的財報已預知死亡紀事。回歸財報基本面,向來是本刊的主張。資深研究員柴煥欣藉由本期《解讀智庫》,再一次為投資人分辨:哪些是財務體質健全的公司?哪些可能是力霸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