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董監事回頭大買自家股票時,可以解讀為經營階層看好公司後勢,或認為自家股價太便宜,而陸續回補持股。當然,也可能是有潛在併購者出現,為了保住經營權,而從市場持續買回自家股票。不論是看好公司往後營運,或是為了股權保衛戰,都會造成實際買盤而讓公司股價易漲難跌。所以,從投資角度來看,追蹤董監持股變化,是判斷股價漲跌重要指標之一。從95年第4季董監持股變化觀察,奇美電雖以董監持股增加30萬張拔得頭籌,但這是為了籌措興建6.5代廠而由奇美實業認購所進行的私募,所以並不能算是董監買回自家股票。
#@1@#除了奇美電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力晶董事長黃崇仁總在法說會中為力晶股價抱屈,當然,就連甫於1月22日結束的95年第4季法說會也不例外,而且這次還把面板二虎、大立光、原相等公司牽拖下水,認為力晶的成長力絕對不會輸人。在過去幾次黃崇仁向法人為力晶股價抱屈時,大家總是以口惠而實不至的「口水護盤」視之,不過,這次黃崇仁是來真的了,95年11月及12月分別透過旗下智立投資與智全投資買入力晶股票6,000張與9,000張,這似乎說明了,DRAM類股股價低點已經不遠了,投資人可以開始逢低佈局。除了力晶持續看好自家公司外,「經營之神」王永慶對於自家台塑石化前景所抱持的信心與黃崇仁相比,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95年第4季透過長庚醫院連3個月買入台塑石化持股,合計買超6萬3千餘張。從過往王永慶對於台塑集團股票操作績效來看,未來1季台塑石化股價表現也不容投資人忽視。另外,像遠雄趙藤雄也透過遠雄國際投資於95年12月大舉買回遠雄建設與遠雄港,中纖的王朝慶也透過旗下磐亞投資買回旗下台中銀以及磐亞持股,而包括冠西電、世仰、喬福等公司的董事長亦在95年第4季大力敲入自家公司股票,台股元月行情表現雖然欲振乏力,但這些公司在董事長與大股東的力挺之下,相信股價表現不至於讓投資人失望才對。
#@1@#相反的董監質設過高,表示大股東不看好自家股票,投資人要特別小心。力霸集團淘空案爆發至今依然餘波盪漾,雖因連年虧損導致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加速惡化,加上集團間透過複雜財務操作,利用人頭公司相互背書從銀行套取資金,且完全不設財務防火牆,使得資金黑洞擴大,所以,力霸集團會引爆財務危機或淘空弊案,其實只是遲早的問題而已。除了損益數據與財務比率外,從董監持股與質設狀況也能嗅到力霸集團會驚爆地雷的警訊。還記得民國93年「訊碟案」與「皇統光碟案」嗎?這兩大弊案都為當時台北股市行情投下震撼彈,雖然訊碟案是透過海外金融機構進行「五鬼搬運」,進而掏空公司,而皇統光碟則是利用作假帳方式,虛灌公司營收長達5年。即使弊案手法大不相同,但最大共通點就在於這兩家地雷公司的董監事都將手中持股大量質押給銀行。其中,訊碟光碟董監質設比率從民國89年46.4%逐年提升至76.6%,其中,董事長呂學仁質設比率更是高達78.8%;而皇統光碟董事會質設比率亦從民國90年的32.7%逐年攀升至93年6月的41.5%,皇統董事長李皇葵質設比率更是從34.2%一路上升至43.8%。透過「用股票來換鈔票」的手法,既可以保有經營權,又能向銀行套出現金,對經營者而言,真可說是一舉兩得的好策略,但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變相看空公司營運,「提早」出脫手中持股的方法。或者是說,公司極缺資金,能夠籌措的管道都動用一空,此時董監事只能以質設手中持股管道來籌措資金。但不管是看壞公司、或是籌資困難,這樣的公司其實都潛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投資危機與陷阱。與訊碟、皇統相比,力霸集團董監事質設狀況還真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95年12月上市櫃企業董監質設占持股比率排行榜來看,無論是友聯(第2名)、嘉食化(第19名)、力霸(第18名),乃至於中華銀行(第49名),都是榜上有名,其中,友聯董監質設比更是高達94.7%,嘉食化與力霸董監質設比亦不遑多讓,也都在80%以上,而中華銀行亦達近60%水準。但再進一步來看力霸集團核心經營團隊,也就是王家及旗下「人頭公司」質設狀況,無論是友聯、嘉食化、中國力霸,或是中華銀行,都可以看到從王又曾、王金世英、王令台、王令楣、王令一….等「王氏家族」成員,到亞太固網、嘉食化、中國力霸交叉投資公司,乃至於新達實業、東展國際、欣湖企業、力長企業等多如繁星的人頭公司,質設比重皆在95%以上,簡單的說,力霸集團旗下上市企業董監事經營階層實質所有權早已不是由「王家」所掌握,而是手中握有質設股票的銀行團們所擁有。因此,力霸集團倒不倒,股價跌不跌,其實早與「王家」關係不大,因為手中持股早已「賣」給銀行,現在恐怕輪到這些手中握有力霸集團股票的銀行團大傷腦筋了吧。
#@1@#回頭來看台北股市上市上櫃企業中,董監質設占持股比重偏高的企業,甚至超過力霸集團的企業,其實仍不算少數,像千興鋼鐵就以96.26%高比率拿下第一名,另外,像華夏、台一、九德電子等公司,董監質設比重也高達9成以上,值得令人關注的是如同中信證、中信金、中華電信(主要為大股東交通銀行質設)等大型績優企業董監質設比重亦高達8成以上。在這裏,我們並無意指稱董監質設占持股比重偏高的公司就是所謂的「地雷股」,或是說這家公司在營運上會發生什麼危機,但回歸到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董監質設比重過高的企業(一般標準是以40%為上限),對於投資評價確實具有減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