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磚四國當中,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多人口大國。近年來印度經濟成長迅速,都市中產階級不斷興起壯大,再加上英語通用的便利性,使得這塊南亞次大陸在過去十多年來吸引到不少外資的青睞。然而,經過如此長時間的經營,許多外商終於體會到,印度市場這塊大餅就像是咖哩一樣,聞起來很香,吃下去卻辛辣嗆喉。
#@1@#據估計,目前印度的10億人口當中約有3億屬於中產階級,過去3年以來印度每年的經濟成長率都達到8%以上。印度政府預計,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本會計年度內,印度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金額將達到120億美元。不過這個數字與中國去年所獲得的694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相比,則立即相形見絀。外商直接投資,對於印度維持經濟快速成長和實現全面富裕的目標,是不可或缺的動力。的如果印度政府要實現5年內公共和民間基礎設施總投資達到3500億美元的計劃,就必須吸引到更多的外資。印度政府從1990年代初期開放外商投資,早期僅限以和當地公司合資的方式,後來部分產業逐漸允許外資獨自經營。但即使是現在,外國企業如果要想進入印度龐大的零售、消費性金融、電信和媒體等市場,仍然必須選擇一家當地廠商作為夥伴。除了法律和制度層面以外,印度在文化、社會階級和經濟基礎設施等方面,也存有許多令外商無法適應的障礙。
#@1@#但是真正令外商感到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卻是和印度的合資夥伴在企業經營上出現分歧、在公司發展計劃上發生矛盾、或是在分享合資企業的利益方面產生了衝突。合資雙方能否順利化解彼此在經營中的各種歧見,不但決定了該合資企業是否能夠繼續順利營運,甚至還牽動著印度經濟能否持續快速成長。可是有鑒於目前許多合資企業的問題紛紛浮上檯面,一些外國公司已經重新考慮大力拓展印度市場的計劃。以法國知名的食品企業達能公司(Danone SA)為例,它和印度的Wadia Group在加爾各答合資創立了一家專門生產糕點製品的公司Britannia Industries Ltd.。Wadia家族和達能控股的一家英國公司各自持有Britannia四分之一的股份,其餘股份則在股票市場上公開交易。最近達能計劃獨自再投資另外一家印度企業時,卻被Wadia Group告上了孟買的法庭。不過達能和Wadia Group都表示,雙方不會因為目前的齟齬而拆夥。根據印度政府的一項規定,外商若有意在現有的合資企業以外另行設立一家獨立的子公司或合資企業時,如果新公司的業務項目與現有合資企業相同的話,那麼這家外商必須首先獲得原先印度合資夥伴的「同意證明」。麥肯錫企管顧問公司(McKinsey & Co.)在2005年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從1993到2003年期間,在印度成立的25家主要對外合資企業中,只有3家能夠存活下來。這份調查將合資經營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咎為:印度的合資夥伴未能投入足夠的資金以推動合資企業迅速成長,而令急於拓展印度市場的外資夥伴大感失望。設於孟買的金融諮詢機構Zoom Cortex總裁約翰.班德(John Band)勸告外資:「來印度設立合資企業的外商應該預先做好失敗的打算,真的失敗了也應該坦然面對。」
#@1@#當然合資企業也有皆大歡喜的成功範例。1984年,日本本田汽車公司(Honda Motor Co.)與印度自行車製造商Hero Cycles Ltd.合資建立了專門生產機車的Hero Honda Motors Ltd.,本田和Hero Cycles背後的孟賈爾(Munjal)家族各持有26%的股份,其餘股份則在股票市場公開交易。現在Hero Honda是印度機車工業的龍頭,年產約300萬輛,幾乎占有整個印度機車市場的半壁江山。目前這家日印合資企業正計劃在3年內將年生產能提高到500萬輛以上。不過,根據麥肯錫公司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在印度的外商公司只要一有機會,還是寧願選擇從合資企業中抽身出來獨自經營。自從印度政府放寬對投資銀行業的限制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就立刻和過去3年的印度合資夥伴分道揚鑣,獨立發展業務。美林公司耗資5億美元將其合資公司DSP Merrill Lynch印度夥伴所持有的大部分股份購回;高盛則以7.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與印度Kotak Mahindra Bank Ltd.公司合資成立的企業之持股全數出售,儘管這家合資企業的經營將況相當良好。
#@1@#另一方面,許多原本張開雙臂擁抱外資的印度企業,現在也對她們的外國夥伴有諸多不滿,甚至對於新的外商直接投資意興闌珊。由莫迪家族控股的印度Modicorp企業集團,從1990年代開始陸續和摩托羅拉(Motorola Inc.)、華德迪士尼(Walt Disney Co.)和全露(Xerox Corp.)等知名跨國公司創立了一系列的合資企業,該集團董事長B.K.莫迪(B.K. Modi)還因此獲得了「合資先生」(Mr. Joint Venture)的綽號。可是近10年來,莫迪所成立的合資企業已經先後有10幾家拆夥解散,其主要原因若不是因為合資雙方意見不合而分手,要麼就是印度政府修改法令允許外商獨自經營某項產業,而致使外資自合資公司抽腿。莫迪現在將合資企業看成是一切麻煩的根源,並認為合資經營會妨礙印度企業創立自有品牌。
#@1@#美商Guardian Industries在1989年與莫迪家族控股企業Modi Rubber Ltd.在印度成立了一家生產玻璃的合資企業。後來印度政府修改法規,允許外商在印度獨資經營玻璃製造廠,於是Guardian開始自立門戶,儘管Modi Rubber試圖加以阻撓,甚至不惜對簿公堂,但由於並未獲得印度政府的支持,致使如今財務陷入困境的Modi Rubber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外國競爭對手在印度市場大展身手。然而,就整體趨勢而言,印度政府目前仍然必須仰賴外資,因此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法規鬆綁,允許外商在更多產業項目中獨資經營。就外資的角度而言,此舉將可避免因合資企業經營上的衝突,而使得拓展市場的腳步受阻。但是對於印度企業而言,如何因應外資由夥伴關係轉變為競爭對手的衝擊,將是經營上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