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Wikipedia)在近年甚囂塵上的Web 2.0應用概念當中,可能是最廣為人知的一個網站,這套由使用者自行創造出來的百科全書現在的規模已經是大英百科全書的42倍,並且每個月被閱讀超過70億次,不過或許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創辦人威爾斯並沒有因此而成為百萬富翁—-至少到現在還沒有。而他想到的解決之道,是把維基百科變成「人民的Google」。
#@1@#維基百科的創辦人威爾斯曾經擔任過證券交易員,同時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企業家,不過他創辦的這個網站卻還沒有讓任何人發大財。維基百科網站成立於2001年1月,早在MySpace(2003)和YouTube(2005)之前,但是卻缺乏獲利的營運機制。威爾斯在2004年成立了一家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Wikia,致力於為維基百科打造營運所需的相關基礎建設,以及規畫得以獲利的營運模式。Wikia一開始的作法是利用維基百科的模式,號召志願者成立各種主題網站,然後使用Google AdSense,按照網站點閱次數(click-through)收取網路廣告費用。這類的wiki網站經營者都是私人企業,並未公開營收數字。但可確定的是,目前為止,沒有任一個網站的人氣接近維基百科。根據 Nielsen/NetRatings的調查,去年7月份WikiHow吸引110萬名訪客,Wikia訪客人數超過27萬人,其他的wiki網站到訪人數則太少,未能達到Nielsen/NetRatings測量的門檻。於是威爾斯決定另闢蹊徑。根據美國知名科技財經雜誌Business 2.0報導,在去年12月,威爾斯出人意料地宣佈,Wikia將推出一個開放程式碼的搜尋引擎,換言之—一個由使用者所共同創造的Google。不過和Google不同的是,Wikia不會將其核心技術的搜尋運算程式當作最高機密保戶,反而會完全公開,讓外界的使用者來協助改良它們。如果結果真如威爾斯所預期,Wikia的搜尋引擎將能夠做到數學運算式無法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得到以常識判斷的搜尋結果。
#@1@#不過曾經協助威爾斯創辦維基百科,之後於2002年離開的桑格(Larry Sanger)則表示,威爾斯之前也曾經提出這個構想。「威爾斯早在維基百科開始之前就曾經嘗試呼召眾人建立一個搜尋資料庫。」桑格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他試過好幾種方式,不過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成功。這次很可能也不例外。」威爾斯在接受Business 2.0雜誌訪問時也承認,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一開始做出來的東西或許會很爛。」他表示,「不過我們會把它放在我們的首頁上,然後請大家來修改,看能不能把它做得更好。我的座右銘是『及早公布,經常公布(Release early, release often)』,封閉的測試版不是我的風格。」由網民一同來打造一個比Google更棒的搜尋引擎,乍聽之下似乎有些荒謬可笑,不過話說回來,由一群互不相識的陌生人一起創造一部碩大無比的網路百科全書,這樣的想法也曾經被人笑是痴人說夢。不過Web 2.0的時代已然來臨,維基百科和其他集合使用者之力而發光發亮的網站如YouTube和Flickr,已經讓世人了解到網路真正的力量,或許Google在不久未來的最大對手,不是微軟或其他產業巨擘,而是藏身於網路虛擬空間當中千千萬萬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