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證券副總經理張智超,4月即將要過36歲的生日;他擁有成功的事業,與數千萬的財富,和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張智超的財富與成功,一切都要從他的學生時代談起。時間是民國85年的初秋。這天早上沒排課,剛考上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的張智超,一早起來,他拎著早餐,幾個死黨,趕在早上9點以前,準時在「號子」報到。羅斯福路3段巷子裡2樓的永利證券,是他們固定看盤的地方,這裡,是他們夢想的起點;只是個大學生,他們的夢想是什麼?就是要賺大錢。開盤的時候,證券公司裡熱鬧烘烘,早已擠滿了人。張智超和同學找到可以容身的地方,拿出三明治,大口吃起來,眼睛卻盯著看盤螢幕的電視牆,好一會兒,才想到手上的三明治,隨意地再吃一口。就這樣,張智超一直看到中午12點收盤(當時股市收盤時間),當天股市表現不惡,幾個同學的持股帳面價值又多了不少。
#@1@#張智超從讀政治大學的風險管理系的時候,就曾經積極地檢視自己未來該走的路。曾經在高中、大學聯考共重考3次的他,在政大讀書的時候,已比其他同學成熟,他考上大學不久,有天他自己寫下3個致富成功的可能:科技新貴。超級業務員。投資高手。張智超認為,自己讀的科系,恐怕與電子業無緣;於是,他開始考慮第2個可能。當時,系上老師在壽險公司擔任高階主管,他就在大三的時候受老師舉薦,在瑞泰人壽從事業務工作;由於,勤奮認真,居然在2個月就創下30萬元的業績,拿下新人獎。「但是,我沒有從業務工作得到自我實現的滿足,」張智超回憶,「最後,我抓住唯一的可能--投資。」當時,一本書和一部電影,讓他更堅持要走投資這一條路。它們正是:巴菲特所著的《勝券在握》,以及提姆.羅賓斯(Tim Robbins)所主演的《刺激1995》。巴菲特的投資心法,加上電影中所描繪的銀行家主角,在誤判入監服刑20年的鐵窗人生,就是靠著「財務能力」得以生存,最後越獄成功。鏗鏘的投資故事,與動人的劇情,為張智超的人生定了調:先考財務金融研究所,再成為專業的投資人士。接下來,張智超開始學習買賣股票。當時,有朋友認識未上市的盤商,他就買了台育證券,賺了一倍,讓他初嚐投資的甜頭。從此,他意氣風發,想要從股市中大賺一筆。
#@1@#張智超與股市結緣,得由他的母親談起。張智超的母親吳思瑩當年是復興北路知名的卡迪亞美髮連鎖生意的負責人,平時,也喜歡玩玩股票,有事沒事,也跟客人聊聊股市。有一天,在張智超去圖書館前,吳思瑩親手拿她的帳戶和印章給他,等同把持股都給了兒子。她從78年股市大崩盤的時候,就被股市套牢,在這幾年裡,自認「不會玩股票,反而被股票玩」,索性把手中的「殘股」全給這個么兒操作。張智超檢視母親的持股,想想不如把它全部賣掉、重新布局,股票都賣掉後約相當於35萬元的資本,張智超以融資買賣進軍股市。民國85年,股市成交量漸漸擴大,張智超看好證券股,一路以融資買進;以21元的價位買進台育證券15張,半年不到就以32元的高價賣出;群益證券也以40元買進、110元賣出……,就在25歲那年,他晉升為百萬小富翁之列。「我當時認識的產業不多,比較了解證券,所以多選擇證券股,剛好當時證券股的表現十分亮眼。」張智超說。不久,他就開始研究電子股。「有一次,我一天就賺了一輛車(帳面上多了50、60萬元),」張智超回憶,那時他投資國巨、日月光等電子股,賺的速度非常快,還偷笑母親怎麼那麼不會理財,像他這樣做做功課,幾個零就入袋,「現在想起來,真的很不懂事。」意氣風發的他開始作白日夢:如果一天就可以賺到50萬元,那麼保守來算,不需多久,就可以賺到100萬元,那40歲就可以抱著1、2億元退休了……。名氣,也追隨著張智超而來。他開始接受一些平面媒體的專訪,擔任電視台的解盤分析師,儼然是一副「校園投資神童」的代表。而他仍不忘每天花8小時以上的時間拚命讀股市分析的報章雜誌和書籍,並且在指導教授楊朝成的協助下,還自創一套技術分析指標「Ellis Index」(Ellis是他的英文名字),作為股票買進賣出的依據。1年不到,他又賺到第1個500萬元,而當時母親吳思瑩賣掉房子,有一些錢,就加碼給張智超操作,帳面金額又快速增加到700、800萬元。只是,就在畢業前,自認為是「股神」的張智超,卻面臨不同的命運。
#@1@#對自己投資自信滿滿的張智超,正要入伍;然而,張智超從115元買進的智邦電子,連續3天跌停,一下子跌到80元左右、跌幅近3成;由於他是以融資買進股票,這個跌幅對他來說,幾乎可說是面臨斷頭。張智超一時慌了,趕緊騎車到行天宮拜拜,祈求老天幫他賺回來,然而,這只是他投資受創的首部曲。接下來國巨、日月光也慘賠。結果,好不容易賺了的幾百萬元,卻在1個月內蒸發了3、400萬元。「我覺得行天宮好像不靈,又騎車去饒河街的慈祐宮拜拜,緊張地念念有詞,要菩薩保佑我。」他說,可是都無濟於事。事實上,當時母親的事業已經開始走下坡,為了家計,原本位在信義路四段的高級住宅也賣掉,改到景美租房子;由於,張智超的兄姐已經各自獨立,就剩下張智超和母親一起住在租屋處,兩人各租一間8坪的套房。當時的張智超,就把母親賣屋的餘錢花掉一大半了。「我真的很對不起媽媽,那時候我們家住在21樓,我還想過要跳樓,一了百了,」張智超說,自己持股最高紀錄曾經持有800萬元的價值,下部隊前僅剩100多萬元,想到媽媽後來加碼的血汗錢,就讓自己賠掉了1棟房子。他躲在被窩裡痛哭:就算是工作到50歲,可能都還賺不回來了。
#@1@#歷經婚變、事業凋零的吳思瑩,這下子連過去打拚的錢也嚴重縮水;可是,她卻對加碼給張智超投資股市這件事情,不曾感到後悔。「當孩子在痛苦的時候,什麼都不用講。」白手起家的吳思瑩說,「投資股市是他要走的路,就算是幾百萬的錢賠掉了,我還是鼓勵他,繼續投資。」張智超還想賭下去,不願認賠,麻木地讓股價繼續跌;退伍的時候,他只剩下10幾萬元了。軍中的張智超,依舊偷取空檔時間讀更多股市分析的書籍,並且重新檢討過去慘敗的經驗。如今想來,是一個很難得的學習經驗,他說,「年輕時的失敗,是最好的學習經驗。」他的第一分工作在怡富投顧擔任半導體分析師。每天固定7點鐘到公司,開始研讀資料、產業分析、拜訪公司,下午時間幾乎都是在竹科,結束拜訪行程後,回公司再繼續研讀國內外的相關報告。在這個階段,他深入了解股價與基本面互動的道理。張智超回憶,因為當兵前後的慘賠,成為他心中揮之不去的挫敗陰影,想要戰勝這種挫敗的感覺,就是提醒自己要更加努力。往往張智超熄燈離開辦公室的時候,已經是接近午夜時分了。
#@1@#「我笑稱自己是7-11的產業分析師,」張智超說,這番觀念的調整,與實力的增加,奠定日後成功的基礎。這時的他,又重新回到電子的領域投資。他以10元買下京元電子,不到半年就賺了8成;全懋以23元買下,34元賣出;而當時的股王威盛,在200元買下,以400、500元賣掉;還有以8元買下的漢磊,不到半年就衝到25元,以及30幾元衝到70幾元的力晶,加上以融資買賣的方式,他幾乎賺了2倍。這段時間,張智超等於是「重返榮耀」--把10幾萬元的資產,變大為200萬元,而這筆數字持續操作下,在他進日盛的時候,第2次賺到了500萬元。這一次的500萬元,和校園時期的500萬元不同,來得更踏實,也從此只增不減。其實,張智超在剛擔任分析師時,也不全然自信滿滿。剛入行的他,看到身邊的同業多是頂著國外名校畢業的光環,開著雙B的名車往返竹科,而且有些廠商對於這種身分的分析師較為禮遇,願意邀他們單獨見面、深入訪談;相較於自己拿著土碩士、搭統聯客運,都是和其他同業一起會晤廠商,比較之下自卑感油然而生,他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比他們更強!在89年2月起1個多月,半導體的景氣良好,台積電股價甚至一度漲到218元,整個電子業供不應求的市況,甚至包括當時的投資金童分析師也喊進台積電;但是,這時張智超卻注意到台積電的客戶nVidia等廠商,對景氣的預估表示保守的態度,而且台積電的產能利用率已經高達108%,可以說是居於景氣循環的最高峰,他力排眾議要賣出;當時,同業還私下揶揄他:是不是腦筋燒壞了?全部的人都看好電子股榮景,他卻像一隻烏鴉般地唱衰它?然而,台積電的股價卻沒有因此再衝上去,一路下跌盤整,甚至在91年10月的股價只剩下38元。「因為,我曾經在學生時代經歷多頭和空頭,所以我不容易被市場氣氛所影響,如果真要說有什麼勝出的原因,那就是我在唸書的時候所經歷的失敗,讓我之後在分析或操盤都堅守執行力。」張智超語重心長地說。沒有人知道,在求學的時候播下的種子,會在未來結成什麼果實,直到他們功成名就,回頭看自己走過的痕跡,才會慶幸曾走過的路。
#@1@#隔年,張智超進日盛證券,當時公司想要從眾多的操盤新秀中挑選一名操盤手,十幾個青年才俊中,只有一個名額。在模擬操盤的半年試鍊中,他告訴自己:該停損就要停損,並且徹底執行,要堅守投資紀律。由於跟他競爭的同事中,有些是電子科系背景,或是企管碩士,實力也很強;但是像他這樣在學生時代,就全力以赴在投資上,而且有過血淚經驗的投資經驗,並不多見。「我比別人有更多操作經驗,吃的苦頭也比較多,所以操盤時,我的績效還能夠抵抗多空行情,從同事中勝出。」當張智超的推薦績效、模擬績效已經遠遠超過其他的競爭者,那個操盤新秀的缺額,就由他奪下。成為操盤人的他,已經從投資自己的錢,轉移到幫別人投資;而他在日盛的紀錄,從1千萬元的模擬資金,到實地操作的2億元。而他晉升為主管的時候,已經能夠有10億元的授權金額了。「該賺的時候我就大膽去賺,市場行情不對的時候,我就立刻把錢鎖住。」他說,目前的他,授權金額已經高達20億元。
#@1@#92年底,大眾證券釋出自營部主管的缺額,由於張智超過去的表現優異,受到總經理王登立的青睞,他說,「王總是我的恩人,他非常授權我。」張智超的這番體悟,其來有自。由於公司聘任操盤手多根據績效表現,所以當操盤主管表現不佳的時候,不但要扛大責,而且同事關係會變得很詭異。帶領團隊的他,和王登立取得默契:與其大賺大賠,不如堅持穩定獲利的策略,才是對投資人和公司最有利的方向;近3年來,他的事業處是公司獲利的6、7成。目前36歲的他,是大眾證券投資事業處副總經理,擁有數千萬的資產;他萬萬沒想到,原來,自己真的可以在40歲的時候,就考慮過著半退休的生活。而張智超在去年在淡水附近買了一間房子送給母親,可以讓她天天看得到淡水的夕陽;他曾因投資失敗,讓媽媽失去一間房子的錢,現在,他因投資成功,讓媽媽住進一間新房子。從校園投資神童到專業操盤手,張智超在10多年來不僅財富增加不少,而投資境界更是超越過去的自己。好在,他的投資人生起步得早、跌得早,所以他的退休大夢,也提早來報到。原來,在學生時代的失敗與成功,都是一種人生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