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所有上市櫃公司財報,明顯可見幾乎每一家企業都透過轉投資進行企業的多角化經營;有些公司藉此擴張版圖,造就了企業王國;像鴻海,最近幾年,郭台銘就藉著不斷的併購擴張,造就了鴻海帝國。但是,也有些企業假藉轉投資之名,進行炒作股價之實;尤有甚者,就是利用旗下子公司與母公司間的交易行為或轉帳動作,掏空公司。以生產知名飲料「波蜜果菜汁」的久津實業(編按:已下市,當時股票代碼為1221),就是在92年初,利用轉投資高科技事業名義製造利多消息,當時,股價就從19元漲到最高點30.9元,在差一點就造成軋空行情前,因為主力臨時抽資金而功敗垂成;最後,公司也因為炒股與周轉不靈,黯然下市。
#@1@#從久津、東帝士、博達、訊碟,到今年初的力霸掏空案,無一不是透過旗下子公司間交易與轉帳,一夕之間,就將公司數十億、數千億元的資金大舉搬出。這一連串的大老闆利用轉投資,套殺投資人的戲碼,讓很多投資人都會問,轉投資究竟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中間是否有任何的陷阱?《理財周刊》特別邀請擅長策略管理的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教授湯明哲,以及在外資圈多年的摩根富林明投資長吳淑婷兩位專家,分別站在企業經營與投資等面向,幫助讀者一窺上市櫃公司轉投資的堂奧。《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從企業發展或者投資人的角度來看,究竟一家企業該不該進行轉投資?湯明哲答(以下簡稱湯):當然應該要啊。企業就跟人一樣,有生命周期,投資做新事業就好像生小孩,讓企業的生命得以不斷延續。上市櫃公司的老闆們之所以要進行轉投資,其實只有兩種心態,第一種是所謂的主動式;比如說,看到公司成長的瓶頸,必須找新市場與新產品進行多角化經營,或者是追求更大的企業規模,進行國際化布局。以主動式的投資心態來說,這些企業主通常都會握有主控權。另外一種就是被動式的純投資。這種投資的規模通常比較小,大多數是為了探路,也就是利用一些小投資,試圖找到公司未來可走的路;但這種投資因為介入不深,通常失敗率非常高。吳淑婷答(以下簡稱吳):上市櫃公司進行轉投資,其實各有考量,不能單純地判斷轉投資的行為究竟是對或不對。簡單來說,企業若仍處於成長階段,規模已達中大型,那麼,此時選擇對外轉投資,原則上是可以被認同的;但如果企業仍處於初期成長階段,手頭上營運資金仍不足,此時若貿然對外轉投資,因為本業仍未發展成熟,又碰上投資失利,就很可能拖累了本業。
#@1@#問:哪種轉投資較為健康?吳:企業若到了需要轉投資的地步,基於策略性考量,會有垂直或水平整合的作法,如A公司過去因上游關鍵零組件掌握在外商手中,為了強化採購能力、降低成本,便併購上游零組件公司,我們研究團隊當初就頗為認同A公司的作法;當然,既然有往上游整合,也就會有往下游整合的情形發生,某H公司近年就頻頻併購下游業者;這樣的轉投資,成為H公司的主要成長動力來源。除了垂直整合外,當然也有水平整合。某家過去以生產肥料為主的公司,因本業成長動力已有限,因應房地產業景氣開始復甦,手上的土地資產便成為整合開發的對象;此外,又如行動電話業者轉投資固網業,用來擴大市占率,這些都是好例子。湯:其實,轉投資,就是企業多角化經營的一種手段。在我研究的企業成長模式中,大概就分成兩種,一種是所謂的「機會基礎成長策略」( Opportunity-based growth),也就是說企業看到了機會,抓到了機會而成長,這種機會成長通常都很快速;但是,如果公司沒有新市場的核心能力,或者碰到更專精的對手時,很容易被淘汰出局。所以,任何一個企業主在進行轉投資的考量時,必須評估,自己究竟有沒有能力進入新市場?又憑什麼在這個新市場競爭?另外一種就是「能耐基礎成長策略」(Competence-based growth),也就利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為基礎的成長策略,像是郭台銘的鴻海,能夠成功切入主機板產業,就是因為鴻海在機構設計與製造的實力堅強,加上主機板上的電子零件都已經標準化,能夠降低成本的地方就只剩下機構部分;擁有相關機構零件優勢的鴻海自然比對手更有能力降低成本,取得市占率。這幾年來,很多企業的轉投資都是利用垂直整合,或者產品多角化來延伸核心競爭力,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成功機率自然會大增。
#@1@#問:根據學者的統計,全世界的企業進行轉投資或者是多角化經營時,失敗的比率高達四分之三;那麼,如何才能避免失敗,提高成功率?湯:我認為,轉投資成功的關鍵有兩個,首先是有沒有核心競爭力,如果光靠機會,任何一個轉投資都作不久;其次,則是每一個企業主,在進行多角化與轉投資的時候,究竟有沒有想清楚自己的多角化策略,不能光靠「運氣」。尤其是與本業或核心能力無關的轉投資,一旦項目過於繁雜,碰到不景氣,或是本業陷入成熟衰退期,轉投資往往都對企業造成另一項龐大的資金壓力。就像民國78、79年有很多的上市櫃公司不務正業的跑去投資土地、房地產;後來,碰上房地產泡沫化,這些公司的下場都很慘。吳:我不知道這項數據的調查時間範圍為何,若涵蓋2000年網路時期,轉投資失敗比例當然會很高。但如以近3年來看,我倒是覺得台灣企業轉投資成功機率頗高;當然,「轉投資」也有差別,一種是單純僅投資股權者,另一種則是有介入經營權者,企業主的心態不同,都可能決定轉投資成功與否。轉投資成功的關鍵,根據我的觀察,除了「進入投資(invest)」的時間點要抓得好之外,「退出投資(divest)」的時間點也同樣重要。舉個例子,A公司在四年前轉投資很多跟本業不相干的事業,儘管當時國際機構投資人並不認同這種作法;但是,後來也經營得有聲有色,最近逐步divest這些轉投資事業,獲利也都不錯,算是外資圈評估轉投資策略成功的個案。還有一點,企業若決定要進行轉投資,轉投資領域是否跟本業有關,也是導致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如某家塑化廠商,轉投資塑化領域,因成本夠低、學習曲線較短,在很快時間內獲利就突飛猛進;之後所投資的科技產業,因需要較長的學習曲線,至今,它的成效還在觀察中。
#@1@#問:這幾年來,很多上市櫃公司的大老闆也利用轉投資,進行不當掏空,讓許多投資人受害,站在公司治理與投資的角度,如何看待如此的情況?吳:就我這幾年來的觀察,整體而言,除了一些小公司外,台灣企業轉投資的紀律(discipline)已經好很多;當然,從財務報表上可以看得出哪些企業因本業逐步惡化、必須靠大量轉投資來彌補本業業績的惡化,這從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逐年下滑、負債比逐年提高等財務數據都可以看得出來,若能從財報掌握到這些數據,基本上就有很高的機率,可以躲過企業利用轉投資坑殺散戶的陷阱。湯:台灣這幾年來,確實有不少企業利用多角化之名,虛設子公司、孫公司來替母公司進行護盤;更有甚者,是利用轉投資掏空公司資產。其實,在歐美先進國家,大多數的企業非常不喜歡用轉投資進行多角化經營;大多都是成立事業群,就算要設子公司,也是百分之百持有股權,這都是為了維持公司股東們的權益。畢竟,一家公司要去跟另一家公司合資,或者找其他人成為股東,就有可能損及母公司股東權利;因此,這幾年來,我比較傾向鼓吹以併購來進行多角化,而非採用轉投資的方式來擴張企業版圖。站在投資人的角度,其實可以多多比較,這些企業的大股東或者董事長們,在自家公司的轉投資獲利情況,與他們個人在外投資企業的獲利結果;兩相比較下,究竟哪一邊比較賺錢,就可以看出企業大老闆的心態,究竟值不值得你長期投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