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能說動嚴長壽、賀陳旦、童子賢、柯文昌等企業家站在第一線,同聲反對政府興建蘇花高速公路?什麼人能影響證嚴法師,讓她破天荒針對公共建設發言,說出「要開的路,也已經夠多了,台灣真的不大,所以,不要再破壞森林了」?什麼人能逼使政府高層重新思考,一條一千億新台幣的高速公路,帶來的到底是交通便利,還是無窮的禍害?這個人並非政壇大老,不是企業巨擘,更不是宗教領袖,而是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偉文,還得靠當牙醫師養活自己。然而,李偉文透過反對蘇花高,擴大了台灣環保運動的參與面向,使環保運動不再只是環保團體的運動,也是宗教界、企業界、藝文界的運動,他所發出的聲音撼動了執政當局,但他所造成的影響才正在開始。
#@1@#不過,李偉文說動嚴長壽等企業家挺身而出,憑藉的不是與企業家們有深厚的交情,也不僅是對環保的理想與熱情,而是荒野保護協會深耕11年多的草根力量。成立於1995年6月的荒野保護協會,目前轄有10個分會、100多個義工團體,數千名義工分布於全台,堪稱全國最具規模的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簡稱NGO),它的成功,靠得是嚴格的管理方法。難能可貴的是,台灣大多數NGO連存活都十分艱難,但荒野保護協會卻在逆境中不斷成長。兩者的分別在於,自2000年民進黨執政以後,不少NGO反倒變成了政府的外圍組織,靠著接政府專案維生;然而,荒野保護協會卻堅持以小額捐款維持社務,即便目前一年的支出高達新台幣3000多萬,政府專案所占的比例依然只有2成。李偉文曾寫道,他一周看診的時間約為30多個小時,擔任環保義工的時間卻有40多個小時,後者不但賺不到一毛錢,還得常常自掏腰包。問他為何要為環保運動投入這麼多心血?一身童軍打扮、沒有牙醫師架勢的李偉文,笑著說:「你要聽官方版答案,還是個人版的答案呢?」兩種答案都令人動容。「官方版的答案是:環保問題是所有人的『共業』,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李偉文特別解釋何謂「共業」,「『共業』就是我們循規蹈矩,但別人做錯、做壞,我們卻得一起倒楣的事。環保問題便是如此,土石流的受害者,可能什麼壞事也沒做,這種事情,我們再怎麼乖也沒用!」個人版的答案是:李偉文從小參加童子軍,對大自然有著深厚的感情,而從學生時代到就業、創業,陸續創辦過數個服務性社團;一直到35、36歲時,還與朋友們一起辦讀書會,成員有1、200個,多為各領域的中產階級,而他一直想把這群人關懷的面向,從旅遊轉向社會面,「關鍵在於我遇到了作家徐仁修,於是,決定共同籌組荒野保護協會。我說服朋友們加入的理由是,我們都是環境污染的受害者。」
#@1@#「沒有錢與權的問題,組織就不會分裂。」李偉文相當樂意與其他NGO分享經營組織的心得。他認為,組織只要有了錢,必定衍生路線的問題;然後,組織內部便產生權力鬥爭,甚至還會出現黑函。因此,荒野保護協會反其道而行,採用極端的理想性來管理,規定「有權利決定事情的人,絕對不碰錢」,而且參加活動還得自己付錢,「沒錢,才好做事。」反其道而行,使荒野保護協會快速成長。目前,該協會擁有400名永久會員,每位會員繳交2萬元會費,但這800萬會費全部提撥為儲備基金、不予動用;義工沒有誤餐費、車馬費,20多名專職人員只有固定薪資,沒有加班費;李偉文說,荒野保護協會的經濟處於恐怖平衡,「我們寧可苦哈哈的,讓每個義工想做事情時,自己出錢又出力。」也就是說,荒野保護協會只募人、不募錢,想做事的人必須自己想辦法找錢,而李偉文更從創會之初,便堅持協會的行政成本,必須來自小額捐款;與政府、企業合作專案的大額款項,每一塊錢都得專款專用。「在荒野成立之前,台灣沒有出現過這麼大的保育團體;有荒野之後,還是只有荒野有這麼大的規模。我有信心,這種方法放到其他團體,一樣可以成功。」李偉文說。李偉文更認為,其他NGO如果採取同樣的管理模式,將比荒野保護協會更成功。因為,保育組織還是NGO中的弱勢團體,因為標的不明確,沒有人會感謝它的努力;而且,還常常檔人財路;但即便如此,荒野保護協會都可以發展至今日的規模,其他NGO沒有失敗的理由。
#@1@#很多人相信,環保團體與企業界處於對峙狀態。然而,李偉文透過反對興建蘇花高,讓嚴長壽等企業家變成了環保急先鋒;他們的媒體吸引力,遠遠超過環保團體所能想像,「媒體所挖掘的事情,比我想像得更可怕,現在,我才知道,蓋一條蘇花高,東部的交通要為之癱瘓10年。」「為何我們會找嚴長壽?這得追溯到幾年前,嚴長壽曾在報章上發表一篇文章,文中陳述了他反對建蘇花高的理由。協會人員看到之後便嘗試與他聯繫,最後終於獲得他首肯,一起開記者會。」李偉文相當感謝嚴長壽,因為其他企業家幾乎都是嚴長壽所號召來的,而這群企業家的呼聲,已不容民進黨政府小覷。其實,荒野保護協會與不少企業互動良好。例如7-11每年捐出100萬,贊助協會保護溼地、水生植物;台灣大哥大每年也捐出100萬,贊助協會保護海洋;偉創電子今年更捐出400萬,贊助協會舉辦弱勢家庭兒童親近大自然的營隊,「單親家庭、外籍配偶的兒女,沒機會接觸大自然,自然教育也十分缺乏。」李偉文認為。李偉文指出,環保運動必須有更多不同的人參與,才會喚起更多人的熱情。「政府、企業都一樣,裡頭有進步的力量,也有保守的力量。要瓦解敵人,得從碉堡內部,環保團體要懂得連結進步的力量,這些公務員、企業家其實也是社會大眾,也有權利關心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