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表現症狀為疼痛、無法受孕和囊腫,三者不必然同時發生,但常互為因果,例如巧克力囊腫不處理,會導致不孕、疼痛,子宮、卵巢、骨盆腔沾粘,時間一久疼痛加劇,最終也會造成不孕。
三十五歲的A小姐結婚三年多都沒懷孕,月經不固定且伴隨些微經痛,工作繁忙的她以為只是周期性的經痛無傷大雅,直到有一次劇烈疼痛、身體冒冷汗緊急就醫,才知道自己患了「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孕症婦女患子宮內膜異位症 機率高達五成
類似A小姐的案例並不罕見,根據統計,二十五歲到四十五歲的婦女中,有五%至一○%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其中不孕症的婦女檢查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機率更高達四○%至五○%,已經是現代最常見且棘手的婦女疾病之一。
什麼叫做「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其他地方生長,原本子宮內膜應該要在子宮正中間的位置,現在跑到子宮內膜區以外的地方,像是輸卵管、卵巢、骨盆腔、腹腔等,跑到卵巢生長,就叫做「巧克力囊腫」,滲入子宮肌肉層裡,就形成「子宮腺肌瘤(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成因很複雜,目前被認可的學說有三種,第一是經血逆流,子宮內膜脫落後,隨著經血逆流到輸卵管、骨盆腔,內膜組織附著在骨盆腔腹膜前後側或卵巢表面,是比較典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第二種是局部性的侵犯,通常是在做子宮手術、刮除子宮內膜出現破口,子宮內膜組織滲透到子宮肌肉層裡生長,成為子宮腺肌瘤;第三種是隨著血液循環跑到更遠的地方,如肺腔、鼻腔等,造成咳血,是比較罕見的案例。
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何彥秉表示,其實每一次經血來時,或多或少會有經血逆流的狀況,子宮有三個出口,兩側的輸卵管及下面的子宮頸,月經來時,子宮的肌肉層會有規律、有韻律地收縮,把經血由上往下擠,經血便從子宮頸的方向往陰道排出,但若子宮收縮不規則或強烈的痙攣,經血就會逆流往輸卵管或骨盆腔方向移動,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的情況發生。
另一個原因是免疫系統的失誤,有一些經血本來就會從輸卵管流到骨盆腔,這時身體的免疫力系統會像清道夫一樣,把流出去的子宮內膜組織細胞清掉,如果免疫系統的清道夫失常,無法將殘留在骨盆腔的子宮內膜組織清掉,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病灶,隨之而來的沾粘、疼痛,常讓女性患者痛苦難受。
續發性疼痛 隨時間推移越來越嚴重
大部分婦女都是因為經痛、不舒服而開始找醫生,何彥秉指出,並不是所有的子宮內膜異位症都會有症狀,因為卵巢和骨盆腔的神經較少,有些人卵巢長十公分卵巢瘤還不覺有異狀,有些人開始有疼痛、不舒服的症狀,照超音波發現卵巢長了二公分的巧克力囊腫,因人的體質而異。
有些女性在青少年時期、月經初發時也會有經痛,稱為原發性的經痛,這種經痛通常會隨著子宮頸的成熟而慢慢消失,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經痛不同,好發在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之間,女性荷爾蒙刺激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病症達一定程度而產生的經痛,是續發性的疼痛,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疼痛會越來越劇烈。
臨床上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有四種方式,一是觸摸式內診,子宮內膜異位症除了在卵巢上長出巧克力囊腫之外,在病灶之處常有組織纖維化或硬化結節,觸摸時會感覺到疼痛。另外,也會有沾黏的現象,卵巢、子宮和骨盆腔容易沾黏在一起,無法輕易移動,即可得到初步的診斷。
第二是利用超音波檢查,超音波可以明顯看見硬化結節或巧克力囊腫的位置。第三是抽血檢查,採用CA 125血清指標來衡量,CA 125一般是用來檢查卵巢瘤的指標,臨床發現CA 125數值高不見得是罹患卵巢瘤,很有可能是巧克力囊腫或子宮腺肌瘤。
如果超音波或抽血檢查都沒有異狀,觸摸時還是有些微疼痛感,無法判定是否是子宮內膜異位症,醫生就會訴諸傳統的黃金標準─腹腔鏡─來檢查,腹腔鏡是比較侵略性的診斷法,能追根究柢找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兆。
避孕藥、黃體素 降低女性荷爾蒙
子宮內膜異位症表現症狀為疼痛、無法受孕和囊腫,三者不必然同時發生,但常互為因果,比方說,巧克力囊腫不處理,會導致不孕、疼痛,子宮、卵巢、骨盆腔沾粘,時間一久,疼痛加劇,最終也會造成不孕。因此,不管是從哪一個症狀開始,都必須謹慎處理,一般會以藥物、手術或輕微的抽吸引流介入治療。
如果患者暫時沒有生育的計畫,會先以藥物來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對女性荷爾蒙的依賴性很高,通常醫生會使用避孕藥或黃體素降低女性荷爾蒙來控制排卵,避孕藥裡面有黃體素可降低女性荷爾蒙,並使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萎縮,疼痛的症狀會慢慢改善。
如果黃體素不見療效,則會升級使用男性荷爾蒙來壓抑女性荷爾蒙,但是副作用較大,可能造成肝指數上升、長青春痘、皮膚容易出油,甚至聲音像男生一樣粗糙。
假設以上兩種方法都無法解決疼痛,就會採取比較嬌貴的方式─施打停經針,讓女性荷爾蒙下降到停經以後或青春期以前,然而,停經以後的更年期症狀,像是燥熱、潮紅等會一一浮現,如果患者無法適應,可以回補少許女性荷爾蒙緩解症狀。
另外,子宮腺肌症所引起的劇烈疼痛,如果患者暫時沒有要懷孕,可以在子宮內放置含有黃體素的避孕器,緩慢釋放五年,同樣可以有效控制疼痛。
過去沒有腹腔鏡以前,巧克力囊腫必須開腹腔處理,因此,若非巧克力囊腫大到非得開刀不能解決的程度,醫生絕不輕易動刀,自從腹腔鏡手術盛行且越做越細緻,開一個洞、兩個洞就可以完成手術,不是很大的巧克力囊腫也被拉去開刀,何彥秉坦言,有些還沒懷孕的女性,做了腹腔鏡手術之後,手術過度清除,卵巢受傷,卵子庫存量不足,懷孕機率反而下降。
何彥秉強調,做巧克力囊腫的腹腔鏡手術之前,一定要審慎評估,學理上,囊腫在五公分以下,不一定要手術,再來,如果兩側都有囊腫,開刀一定要盡量保守,為日後的卵子留一線「生」機,第三,巧克力囊腫容易復發,過去曾開刀刮除部分卵巢,第二次動刀恐造成生育困難,甚至不孕,都必須謹慎考量。
當然,還是有但書,倘若巧克力囊腫大於五公分以上,或好像有複雜的東西在裡面,不排除有惡性腫瘤的可能,這時立即開刀確有其必要且正當性。
「現在的趨勢是將病人分門別類,用越不傷害她的方式來處理越好」,很多研究顯示,不是很大的巧克力囊腫,用藥物控制可以有效縮小囊腫,等到某一天女性想懷孕,再依體質狀況施打排卵針或做試管嬰兒助孕,如果兩者都不行,最後才會考慮動手術。
懷孕期加哺乳期 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壓抑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患者一開始就考慮做試管嬰兒,可用抽吸引流的方式讓囊腫縮小,再進行試管嬰兒助孕,事實上,懷孕本身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式,懷孕期加上哺乳期,有一年多月經不會再來,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壓抑的作用,和吃避孕藥及黃體素控制女性荷爾蒙有一樣效果。
大部分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人做完手術,分類在第一級、第二級的患者,受孕的機率比較高,占全部手術的三分之一,其餘三分之二可能要以人工試管來受孕。
至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人做試管嬰兒成功的機率有多高?何彥秉說明,跟同年齡層比較起來,成功的機率差不多,通常稍低一點,誤差值在五%到一○%容許的範圍,唯一困難的是,如果曾經做過手術,卵巢功能受傷,無法產出一定數量的卵子,受孕成功的機率自然大幅降低。
增強免疫力 減少復發機率
如何避免子宮內膜異位症再度復發?有一個家庭三姊妹都患有巧克力囊腫,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另一方面,可能是共同生活習慣或環境荷爾蒙導致,環境荷爾蒙和女性荷爾蒙結構相似,會誘發子宮內膜異位症,生活上盡量避免接觸含有塑化劑、雙酚A、防腐劑、定香劑的產品,甚至連含有香氛的香水都要少擦少聞。
另外,前面說到,子宮內膜異位症跟免疫力系統的清潔有關,維持正常的生活習慣、充足的睡眠,增強免疫力可減少復發的機率。
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的機率很高,一般女性在耳濡目染之下都知道這疾病的存在,何彥秉提醒女性,如果有經痛的症狀,不要輕易忽略,若確定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要提早治療,如果無法用很輕鬆的方式懷孕,唯一重要的是,要把卵巢(卵子)的庫存量保護好,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卵巢製造卵子的功能較好,將來懷孕的機率還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