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來空城計使得眾生佩服諸葛亮的英明,嘲笑司馬懿的愚蠢。然而司馬懿做到孫子兵法的「能而示之不能」,脫出功高震主之能將必死的宿命,才是歷史的真正贏家。從歷史的證據來看,空城計純屬虛構。三國演義以蜀漢忠、曹魏奸為價值觀,嚴重扭曲歷史。作者羅貫中活在文字獄可布的朱元璋時代。當時文人寫詩著書一不小心,就可能引起抄家滅族之禍。所以他下筆必然相當謹慎。
#@1@#空城計記載在三國演義的第95回。當時,司馬懿的分析判斷正確,直接攻取街亭。諸葛亮用馬謖不當,痛失咽喉通道,必須倉皇退兵。而諸葛亮又做出錯誤決策--身為總司令卻執行運輸補給的參謀作業,以只有5000人親自運送糧草回去。此時,司馬懿與二子司馬昭,帶領15萬大軍,前往西城。他必不是為了奪取糧草,而是因為諸葛亮正在西城,才決定如此迅速而重大的軍事行動。他只是沒有想到諸葛亮狼狽不堪,逃戰兩難,還好諸葛亮創意的逆向思考,故意大開城門故弄虛懸。為何司馬懿不揭穿他的騙局?他可以派出數千精銳直攻城門,迅速抓取在城門上彈琴的諸葛亮。即使中計,損失有限。而若成功,戰局將定。從西方的賽局理論分析雙方行動方案,司馬懿的緊急退兵不合情理。司馬懿內心密思的答案藏在前面的第91回。當時曹丕40歲,在位7年去逝。年輕的曹叡繼位為大魏皇帝。諸葛亮大驚說:「曹丕已死,小孩子曹叡即位。對方的所有部屬都不是對手,不足掛慮。只有司馬懿深有謀略,現在擁有雍、涼的兵馬,倘若訓練完成時,必定深為我們之大患。」年輕的曹叡由於高階管理的理論與經驗不足,自然對擁權重臣司馬懿產生疑忌。諸葛亮利用對手老闆的心裡弱點,密遣人往洛陽到處造謠,說司馬懿看不起年輕沒有軍事經驗的老闆,有取而代之的叛逆之意圖,想使司馬懿自死於曹叡之手。結果曹叡中計大驚,其他政敵趁機打落水狗。
#@1@#其中有的說「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誅之。」有的說「司馬懿深明韜略,善曉兵機,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為禍。」結果司馬懿僥倖解甲歸田,逃得一死。諸葛亮聽到這個好消息後非常高興的說:「司馬懿手握兵權。如今對方既中計遭貶,我還有什麼可以擔憂呢?」接著寫下前出師表給老闆阿斗,開始出征。如果不是後來諸葛亮節節勝利,司馬懿豈有重新出頭日?司馬懿寧可面對空城計裝出受騙,甚至後來諸葛亮病死後,更演出「死諸葛嚇活仲達」,讓蜀軍安退成都。他一再避免蜀漢完全潰敗,以避免自己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厄運,以時間與資源養育他在魏軍的社會資本。將領就是君王的鷹犬。若無強敵諸葛亮,曹魏又何以養虎為患?豈會容忍司馬懿生存到他的孫子司馬炎開創晉朝?朱元璋稱帝後,殘酷的整肅開國武將文臣,羅貫中以司馬懿為例遙指朝政。台灣高階主管不要只從島內各種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去思考問題,應當擴大國際眼界,才會看到複雜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