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電腦近期動作頻頻,除了因應國際機構投資人的期盼,提早完成品牌與代工分家時程,並在人事上進行大變動外,7月24日更積極擴大光學領域版圖,以發行新股的方式換來佳能13%的股權,讓旗下產品線更為完整。
#@1@#外資圈對華碩下這著棋的評價,普遍來說是給予正面肯定。因為,13%的換股比率並非觀察重點,對華碩而言,短期考量點應是降低自身在和碩的持股比重、取得客戶的信任;中長期考量點,則是補齊數位相機這一塊,讓產品線更為齊全。美商高盛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金文衡表示,華碩與佳能的策略聯盟,某種程度上會讓人聯想到鴻海併購普立爾、偉創力吃下柯達的前例。版圖獨缺數位相機這一塊的華碩,在入股佳能後,未來不排除將進軍自有品牌的數位相機,這對原本已經擁擠的數位相機市場將是另一項重大挑戰。瑞銀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謝宗文指出,若考量除權因素,1:1.71的換股比例,華碩等於以9%的折價換到佳能股權(7月24日收盤價計算);再考量到可以取得3至4席董事席次,並可指派董事長,等於可以先為和碩卡位,對華碩而言,真是賺到了!港商麥格理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張博淇指出,雖然表定是由華碩發新股2982萬股,但未來極有可能是由和碩發行,對華碩而言,降低和碩持股、降低客戶利益衝突的質疑乃是當務之急,以和碩來發新股,不但可以自身持股,又可以讓員工認股,更可爭取到一線客戶訂單,算是真正的「一魚兩吃」。張博淇認為,預期華碩未來還會再找一個策略聯盟對象,並尋找更好機會將佳能併購下來,因此對華碩而言,入股佳能是「中性偏多」,但短期內對營收與獲利不會有立即的挹注,但長期而言有助於集團資源的有效整合。謝宗文認為,說不定過不久後會看到華碩推出自有品牌的數位相機,佳能在數位相機領域的零組件與組裝能力,可作為華碩的生產後盾,更何況華碩自有品牌筆記型電腦與手機也逐漸嶄露頭角,這些都需要光學零組件的支援。
#@1@#港商里昂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陳豊丰認為,綜觀鴻海與普立爾、偉創力與柯達的例子,光學大廠與電子製造服務業者(EMS)結盟不見得能討到便宜,從日後訂單流失就可以看得出來,但對EMS大廠而言,進軍光學領域就等於買下一個保險,也由於擁有更多解決方案,給予客戶的印象分數很重要。陳豊丰與張博淇表示,就他們這陣子的接觸,現階段類似佳能這樣的光學廠很積極找尋策略聯盟對象,只是製造端與製造端進行策略聯盟會比較奇怪,佳能這回找上華碩,應該算是比較合理的組合。至於佳能大股東能率投資在讓出13%股權後的持股已不到1%,其實已經有逐步獲利了結(cash out)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