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創光電以其獨特的經營模式,在景氣波動劇烈的面板產業中硬是殺出一條血路,無論是穩定獲利,或是富爸爸鴻海集團資源相挺,讓國際機構投資人願意掏出鈔票累積持股,也讓其他面板大廠得隨時注意這個潛在競爭對手。奇美電子就是深受威脅最深的一線面板廠,尤其是當改名為佳士達的明基從友達調來熊暉操刀後,已獲得外資圈「佳士達與友達」等同於「鴻海與群創」的看法,在垂直整合路上一直走得模擬兩可的奇美,也終於敲定與香港掛牌的冠捷科技簽訂備忘錄,以新台幣34.34億元的金額取得7.68%股權,坐實了市場傳聞。
#@1@#消息傳來,外資圈的反應並不一致;甚至,有人拿這個案子跟宏碁收購捷威進行比較,原因是奇美跟宏碁一樣,都是老早就開始談併購,但因上半年股價表現欠佳,都有不得不併的壓力;差別僅在於奇美付給冠捷的溢價幅度小於宏碁付給捷威的溢價幅度,即使如此,奇美的溢價入股仍受到外資圈質疑。瑞銀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林育民直言:「群創的經營模式堪稱獨特,卻也沒有太高的進入障礙,在奇美與冠捷策略聯盟後其優勢已宣告被破解。接下來,群創得開始煩惱明年面板產能來源;因為,明年還是面板大好年。」冠捷應該會從中段開始做、走向友達與佳士達的合作模式,再怎麼看,冠捷應該是這項策略聯盟案的最大贏家。從面板產業角度來看,摩根士丹利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王安亞是持樂觀看法的,他認為,垂直整合已是面板產業必走之路,這樁策略聯盟案將給予面板廠與組裝廠各在產業淡旺季時有調配產能的條件,加上奇美僅拿出第2季末現金部位的1/5金額,對兩造來說,應可共創「雙贏」局面。但撇開產業面來看,港商里昂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蘇穀祥並不同意奇美在這個時候,以溢價來收購冠捷股權,「現在,面板產能奇缺,冠捷上半年營運一路被群創壓著打,沒有用折價收購就算了,竟然還多付了8%的溢價,從消息公布當晚,與買方客戶聊天之後的反應來看,顯然並不是很贊同。」
#@1@#林育民表示,根據他的瞭解,奇美與冠捷策略聯盟從去年就開始談了,價格從去年的產業供過於求談到今年的供不應求,中間的變化應該會很大;但對奇美而言,最重要的應該是經營模式拉回到虛擬產業分工的基本道路上。唯蘇穀祥指出,奇美電與冠捷僅簽備忘錄,由於外傳奇美內部已有監視器組裝業務,未來極有可能是將這塊業務用換股的方式、資產作價給冠捷,如此一來,就不必拿出34億元,也就沒有該不該用溢價來買的質疑聲了!不過,王安亞倒是建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認為,若攤開冠捷的股東結構,除了新加入的奇美外,最大股東就是飛利浦與中國長城,而中國長城的背後大股東則是創投CEC,這樣股東結構對奇美其實是很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