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從2002年以來就處於蓬勃成長的狀態,這應該是最好的時光。就如同過去的蓬勃發展期,一般預測美國的失業率會下降──實際上也的確如此。美國工作者每年的生產力都在提高,這通常會造成是普遍的加薪。但是這次經濟蓬勃,薪水袋並沒有變厚,2006年年中的時薪中間值在經過通膨調整之後,反而比2004年還下降了2%。美國工廠裡的工作大部分都已經外移到海外或自動化了,藍領工人賺的錢比1973年時還要少,白領工作也開始流失。那些經常失業的人必須接受減薪,才找得到新工作。而大多數保住工作的人,加薪的速度也比不上通膨的速度,和生產力的增加相比就差得更遠了。許多勞動力的變化已經展開,而隨著愈來愈多公司將工作外移並在其他方面改變以適應印度和中國的興起,這些變化在未來應該還會加速。美國人可以感受到來自印度與中國的擠壓,但他們同時也受惠。這些國家的興起以及因此而大量增加的全球貿易,代表著本來對中產階級會是生活水準降低的情況被更低的商品價格給抵銷了。消費者是大贏家。
#@1@#這可以稱為「沃爾瑪矛盾」。沃爾瑪向中國、印度和其他低薪資國家的工廠購買商品──有時候是之前沒人知道會用得到的商品,為美國民眾帶來幾乎不可抗拒的低廉價格。對於有穩定工作的人來說,價格不斷下降,減輕了薪水停滯所造成的痛苦。沃爾瑪已經變成美國舉足輕重的角色,甚至還促使自己為店裡(以及競爭者)的供貨設下「中國價格」,而那種壓力又促使許多公司關掉在美國的工廠,轉而向國外的低薪資工廠購買貨品。這種矛盾便是:沃爾瑪的成功以及熱中於在沃爾瑪購物的消費者造成了美國工作的外移,但又減輕了美國工廠失業工人適應的痛苦。不管社會整體的獲益為何,真正感受到痛苦的是美國的失業民眾,他們想要有責怪的對象。禍首有許多。有些變化是循環的,美國人只消照照鏡子便能看到加害者之一。但在美國與全球經濟底下的廣泛變化具有意外的根由與無形的環節相扣,想要定罪於一或修改結果,反而會造成意外的後果。比方說,有些美國人因為企業無止境地削減成本而將之妖魔化,因為削減成本常導致企業在美國國內裁員,在國外另行雇人。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好處都會以低廉價格的形式帶給消費者。有些是花在貪婪的企業主管報公帳住的房子裡價值6千美元的浴簾上。但有許多好處是直接反映在公司的財務報告上,而那些獲利可以引發股價上升。有些獲利是以較佳股利的形式回饋給投資人。
#@1@#對於印度與中國興起所造成的經濟質變,西方世界應該要如何回應?那些害怕會被即將到來的改變所傷害的人,通常會訴諸保護主義。而預期會受益的人則傾向於堅持自由市場應該有不受拘束的自由。不管雙方的說法有多麼駭人,兩種選擇中沒有一種真的有效。對於歐美這些已開發經濟體,每一個外包到海外的工作都在中產階級的生活結構留下一個小洞;每一次的裁員都引發失業者家庭的心靈創傷、尋找新工作的艱難,領悟到原來失業者在全球經濟正在進行的變化上站錯了邊。要求訴諸保護主義的呼聲愈來愈高。就有美國參議員在2006年威脅要對中國進口的商品都課以27.5%的重稅,以報復其低估的幣值。另外有些政治人物對準了印度,要求要對移往海外的白領工作設限。不管這些努力一時讓人多麼滿意,長期卻很容易造成反效果,就像主張改變匯率一樣。而且,科技讓保護主義更難推行:要阻止載著外國工廠製造的貨物的船停靠在美國的港口比較容易,要規範──甚至估量──什麼樣的服務透過電腦線路或電話越過美國到海外去,就不是那麼容易了。除此之外,因為全世界的供應鏈已經緊密交織在一起,在邊境間來往運送的大部分都只是產品的部分零件,而不是準備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成品,保護主義要成功施行是很困難的。
#@1@#今天的消費者要知道某個產品的某個零件是在哪個國家製造的,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從實際層面來看,顧客不可能會在意、也不可能知道他們的電腦程式是在印度還是美國寫出來的。對顧客來說,不管他們的報稅會計、電話接線生、貸款專員是穿著莎麗在德里工作,還是戴著棒球帽在巴爾的摩工作,都沒有什麼差別。「愛用國貨」運動以前行不通,現在也還是行不通,而沒有這項運動,經濟應該會更為全球化,工作仍會繼續流向低薪資國家。經濟學家一致認為,為了因應印度與中國的興起而以保護主義為對策,不管它在個人層面或政治層面上有多麼吸引人,長期而言,會讓世界上大多數的人民──不管是富裕國家還是貧窮國家的人民──過得更不好。經濟學家估計,國際貿易每年對美國經濟約有1兆美元的助益。根據麥肯錫公司的研究,美國企業轉到印度所花的每1塊錢,都創造了1.46美元的新財富。印度、中國或菲律賓之類的工作輸入國保留了其中的0.33元,其餘的1.13元都是美國的。根據麥肯錫的研究,輸出工作的國家藉由更有效率的企業運作,以顧客享受到低價或企業有較高獲利的形式,賺得了跨國製造出的價值的78%。當全球經濟的每一部份都順利運作時,所有的參與者都受益。有一種明顯的模式在這十年中形成:中國成了世界工廠,美國成了世界買家,印度則開始變成了世界的後檯辦公室。
#@1@#今天美國的挑戰是要為來自印度與中國的強烈競爭做好準備。美國該做的事情很清楚:它必須加強教育與經濟的基礎,促進持續讓美國在科技上居領導地位的創新,因為美國文化與經濟的許多部分都是由科技所支撐。現在是美國下定決心提高競賽層次,在新的全球關係中競爭的時候。不要去理會保護主義。不要去理會自行其是的自由市場。要迎向挑戰,美國必須選擇第3條路:全國上下必須專注於創造工作機會。要為競爭的風暴做好準備,美國必須回到基本面。最具關鍵性的基石就是教育。「美國勞動力的競爭力要靠強健的教育基礎,尤其是要在資訊科技業成功所必須具備的數學與科學技能,」英特爾公司董事長貝瑞特(Craig R. Barrett)說。「我們應該提高眼界,不要再容忍我們已經具備的平庸。」政府必須要重整12年國教制度,家長則必須更嚴格地要求孩子為將來要面對的艱難競爭做準備。「10年前,世界人口有一半沒有參與(競爭),現在他們都加入了,」貝瑞特說。就在大學教育對國家競爭力愈來愈關鍵的時刻,美國的大專院校卻從1990年代初開始變得讓人愈來愈讀不起了。如果這股趨勢持續下去,預計在未來15年中,美國工作者擁有高中文憑與大學學位的比例將會下降,所得也將跟著下降。
#@1@#美國也得穩住財務基礎。美國的兩項赤字──預算赤字與經常帳戶赤字──都來到了歷史新高。龐大的預算赤字表示政府雖然有必要改進教育和加強基礎建設,卻難以找到可用的資金。值此時刻,美國人還是不知節制地花費;集體來看,他們花的比賺的還要多。根據商務部的資料,2005年美國的儲蓄率來到負0.5%,所以美國人變成了淨借方而不是淨儲戶。如果印度人和中國人1年能賺到5千美元並把其中的1千或2千元存起來,那麼1年賺4萬元的美國人應該每年至少能存下2千元來──但美國人並沒有存錢。有時從世界的另一端來看事情會比較容易。「知道我搶走了別人的工作並不是感覺很好的事情,」在孟買替達美航空接電話的席藍.喬瓦第(Sheelan Chawathe)說。他提供了一些建議:「不要每一年半就換一次車,把去高級餐廳的次數減少為1周1次。如果你們減少開支,可以維持相當高的生活水準。」畢竟西方一般的生活水準,仍舊是大多數「搶走別人工作」的印度與中國工作者夢寐以求的。
#@1@#美國的基礎建設也需要加強。「如果你到甘迺迪機場和上海機場去,你認為哪一個是比較進步的國家?」魯賓在指責紐約國際機場的破敗狀況時如此問道。同樣地,中國道路的狀況也比美國的要好許多,在最早開始讓車輛普及的底特律汽車廠附近,高速公路坑坑洞洞、缺乏照顧。雖然網際網路是在美國發明的,今天美國在高速寬頻的網路連結上卻遠遠落後亞洲的領導國家。在日本、韓國、歐洲的大部分地區、甚至就連印度和中國都有可靠而先進許多的無線電話網路。提升破敗的基礎建設除了讓美國比較有吸引力留住高科技工作之外,還有另一個好處:可以創造不能移往外國的低科技工作。那些營造、設管、鋪路的工作機會對於工作即將移往海外的人來說,形成了一張天然的安全網。要讓美國維持食物鏈上端的狩獵者地位,較新的基礎建設、較強健的經濟基礎和較佳的教育體系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還有一項重要的元素:創新。它必須像是創造了網際網路的那種創新,因為網際網路革命性地改變了世界工作的方式,或甚至像發明iPod的那種創新也可以,因為iPod改變了世界聽音樂的方式。美國要長久立足於世界,端視其能否激勵創造出未來的工作所必須要有的創造力與創新。美國要促進發展就應該增加對基礎研究的資金。
#@1@#不管聯邦和地方政府是不是會充滿戰鬥力地迎向印度與中國興起所帶來的挑戰,大部分的責任──以及後果──將會落在各個家庭的頭上。美國人民應該要預期到改變並對之欣然接受,而不是像上一代一樣準備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做同樣的工作。美國人民必須對失序的狀況有所準備,要樂於接受再教育以提升技能,並在新工作機會來臨時要做好準備更換職業。例如,一個實驗室科學家可能會擔心藥物測試工作被移往印度。在理想的狀況下,他可以轉守為攻,積極接受再教育而成為奈米科學家。適應成功並迎向挑戰的人,比較可能會有穩定而成長的收入。但很多人並沒有能力快速轉換成迎合地方性客戶的工作──亦即不會輕易被移往海外的工作。因此,許多美國人在擴展的全球勞動市場裡會變得比較缺乏競爭力。在工作外移到工資較低的地方之後,他們的收入便會縮減。這些人將會需要一張安全網來接住他們──一張儲蓄較多的個人安全網,還有一張政府提供的安全網。
#@1@#「離職的工作者理應接受再教育,」摩根史坦利的羅奇談到他所謂的「不可避免的全球勞動力套利」時這麼說。自由市場固然該讓它自行運作,對於生計被這進行中的巨大變化所打斷的人,政府和企業雙方也都該為其提供安全網。因為工作外包而忙著省下大筆金錢的企業應該從獲益中取出一小部分,提供給被他們開除的美國工作者。聯邦政府也該幫忙。布魯金斯研究所表示,只要為每個工作者花25美元投保,就可幫助離職者接受再教育或找到新工作。競爭力委員會則建議仿照退休帳戶的形式創造「終身學習帳戶」。這種帳戶可以讓工作者存入免稅的積金,雇主提供的積金則可享稅款抵減,帳戶內的積金可以用於支付訓練課程的學費。
#@1@#預測哪些工作未來會吃香是件很難的事情。從2001年開始,美國創造了約170萬個健康照顧業的新工作,還有超過90萬個和住家相關的新工作──像是房地產經紀人、房屋建築商和房屋貸款經紀人。可是在過去5年中,美國失去了110萬個曾經受人豔羨的資訊科技工作,很多都是工作移至海外的結果。經濟學家布蘭德(Alan Blinder)說,美國人應該專注於不能外包至海外的職業──需要個人和雇主待在同一個城市裡的職業,不管是藍領工作還是白領工作。有很多人相信,美國日益嚴重的所得不平衡會製造出大量服務性的工作,以為日漸增加的美國新貴服務。例如高檔的美髮師、個人訓練師、衣櫃設計師、花店經營者,或是收費昂貴又樂於到府服務的醫師──這些都很難被移往海外。說服美國企業將數以萬計的工作移往美國的印孚瑟斯執行長尼勒卡尼(Nandan Nilekani)同意布蘭德的說法。「大家應該注意不能用電線傳送的職業。如果有人是心臟外科醫生,他們就不會被取代。但如果他們是醫事放射師,在班加羅爾的人透過電線就能檢查X光片了。」雖然美國接下來會面臨混亂,美國人不應該認定那是最糟的狀況,而應該讓自己準備好以攫取會隨之而來的新機會──雖然連專家也無法確定那新機會會是什麼。人民應欣然接受這一點,並昂然走向通往因印度與中國興起而形成的新世界的道路上。如果連內向的印度和共產主義的中國都能改造自己,美國也可以。